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龚林芳  杨洲 《学习导报》2014,(14):11-12
当前,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湖南将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要求与文化领域自身的特点相结合,把深化改革和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相结合,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文化产业转型升级,让文化软实力“硬”起来。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并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进一步明确了文化产业地位,进一步明确了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文化产业必须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产业规律,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文化产业,是扎实推进文化强国、文化强省,提高文化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内容。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3.
创意是当今世界最受关注的关键词之一,以创意为动力引擎的创意产业已成为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新兴业态,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意义与作用巨大.山东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内容创新不足、区域布局和结构不合理、新兴业态不突出、创意人才资源匮乏等诸多问题,需要大力实施创意山东计划,不断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和结构,积极推进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和品牌打造,着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资本的融合发展,加快建立完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强化创意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1,(Z1):68-69
<正>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这必将有力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5.
宋亚辉 《唯实》2015,(7):76-77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文化体制改革"做了总体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从法制化视角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对于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当前江苏文化产业政策所面临的问题政府与市场关系有待厘清。政府和市场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两只手",根据侧重点的不同,文化产业的发展思路可以分为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两种模式。近些年的发展状况表明,政府主导模式在江苏文化产业发展初期是有效的,但从长远来看。  相似文献   

6.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定位;发展文化产业,是驱动文化强国建设的新引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强国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文化产业振兴战略;要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将发展实绩纳入干部年度考核体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要繁荣文化市场,细化促进文化消费的具体措施;要树立国际视野,积极有为推进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7.
陈英子 《新长征》2011,(12):16-17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在《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落实国务院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时期要使文化产业成为我省新支柱产业的发展方针。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要求,也是打造文化强省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政府层面,如何针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制定适合本区域实际特色的政策法规.优化政策环境,冲破现有的瓶颈与障碍,最大限度地挖掘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都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殷宝平 《江淮》2012,(2):2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满足人民多样化精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近年来,建阳市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进程中,着力探索创新,找准文化产业发展与社会效益提升的最佳结合点,文化产业发展已初见端倪。  相似文献   

10.
郭新茹  顾江 《唯实》2009,(6):80-85
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其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极。十七大以来,江苏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应着力培育新型文化市场主体,健全各类文化市场,加大文化创新力度,增强文化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打造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文化建设在国家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加强文化建设,一要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提升:文化事业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素材,优秀文化产品也可以转化为新的文化资源;二要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推动文化企业跨界重组;三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文化管理职能:实现管理方式法治化、管理主体多元化,完善文化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12.
张敏 《理论建设》2012,(1):108-11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这可以说是党和国家赋予文化产业的最高战略地位,为文化产业在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宏观政策背景。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种不容小视的“软实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最终力量。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城市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文化产业的发展,而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为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也是推动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南昌,需要大力提升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大繁荣大发展。  相似文献   

14.
叶南客 《唯实》2003,(7):78-81
江苏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 ,在文化战略和公共政策研制的宏观层面 ,2 1世纪江苏文化产业必须以体制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推进文化大省建设 ,走法制化、产业化、民族化和现代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5.
强卫 《党建》2011,(11):39-40
青海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把文化产业打造成重要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增强青海文化软实力还面临诸多困难。因此,推动青海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键是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切实遵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始终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特别是要进一步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推进文化自强,实现青海特色文化和文化产业的跨越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作为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如何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需要从发展现状、差距和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潘谷平 《唯实》2022,(8):29-31
数字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内容为核心,依托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进行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的文化产业新业态集群,具有技术更迭快、生产数字化、传播网络化、消费个性化等时代特征。当前,数字文化产业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数字技术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十四五”期间推动江苏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篇章的核心动能。一、江苏数字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政策文件有支撑缺体系。  相似文献   

18.
张本沪 《奋斗》2014,(4):58-5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专门对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新的部署。哈尔滨作为龙江省会,经过多年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文化资源富集、文化特色突出、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的基础比较坚实,特别是哈尔滨市在举  相似文献   

19.
<正>正安县对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大量的实践和探索,依托县域特色文化,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探索出文化产业集聚发展的园区路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作出了全面部署。基层文化事业的方向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浅析基层农村文化发展的现状以及滞后原因所在和政府为农村文化制定政策路径选择、农民自己在新的形势下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