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张弛 《世纪桥》2010,(1):42-43
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年)是中苏关系史中最重要的转折时期。这一时期,苏联对中共和中国革命的态度与立场由消极冷漠转向积极支持,苏联与国民政府的同盟关系转化成为与中国共产党的同盟关系。这一转变直接影响世界格局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抗战时期苏联援助中共武器问题初探孙艳玲抗战时期苏联对中共的武器援助问题是苏联与中共关系史上的一个悬案,一般认为中共没有从苏联直接得到武器援助。但根据现有档案和有关史料,抗战时期苏联确曾根据中共要求,秘密援助过机关枪、步枪、炮弹、手榴弹、子弹等武器和军事装备。援助主要集中在1940年以前,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一问题更多地与苏联请求中共采取军事行动配合作战纠结在一起。与苏联给国民党的大量军援相比,苏联向中共提供的武器援助在数量上很少。同时,与抗战期间苏联向中共提供的上百万美元的资金援助相比,武器援助所发挥的作用也很有限。之所以如此,除苏联和共产国际自身存在一定困难等客观因素外,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苏联的对  相似文献   

3.
通过“红色丝绸之路”前往莫斯科 1928年5月,周恩来装扮成古董商人,在邓颖超的陪伴下,经大连、长春、吉林、哈尔滨前往莫斯科,参加将要在莫斯科举行的中共“六大”。这是周恩来第一次去苏联。  相似文献   

4.
王志明  于桂兰 《求实》2003,(Z1):98-99
1956年4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中共召开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两次会议在中共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拟就党在八大前后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作一些分析。 一、探索的历史背景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只能借鉴苏联经济建设模式。毛泽东后来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解放后,三年恢复时期,对搞建设,我们是懵懵懂懂的,只能基本是照抄苏联的办法,但总觉得不满意,心情不舒畅。对此,中共第一代领导人都有同感。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抗日战争的需要,重构了自己的外交战略,将联合、拥护苏联,反对一切帝国主义战略转变为既联合苏联又积极争取美国等西方国家支持的新战略。在新外交战略的重构过程中,以斯诺为代表的国际友人对延安的访问、报道,不仅宣传了中共的新主张,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共外交战略的重构进程。  相似文献   

6.
《支部生活》2011,(6):51-51
1956年,王明以“到苏联治病”为由到达莫斯科后再也没有回国,并陆续在国外发表一系列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他在1971年写的《中共五十年》一书第二编第五节《蓄意毒害王明并摧残他的健康》中大肆造谣污蔑,对延安整风时期的所谓“王明中毒事件”进行恶意歪曲,攻击毛泽东强迫他住院治病,“然后通过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李富春,指示主治医生金茂岳用含汞的药物逐渐毒害他”。  相似文献   

7.
中共“八大”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改革的最初探索曾忠恕,蔡俊桃在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国家的主要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和发展生产力"①,我国进入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时期。按照苏联...  相似文献   

8.
米高扬于1949年1至2月访问中国,回到苏联后,就此次中国之行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了一份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被作为绝密文件发至苏共中央主席团委员和候补委员。米高标的“报告”已在沈志华著的《毛泽东·斯大林与韩战——中苏最高机密档案》(1998年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一书中全文公布。米高扬在“报告”中,就中国共产党对待各资产阶级政党的政策有如下一段文字:“我党中央不同意中共的下述观点:中国革命胜利之后,除中共外,所有党派都应退出政治舞台。毛泽东在1947年11月30日的电报中说:‘在中国革命彻底胜利时期…  相似文献   

9.
陈媛 《党史纵横》2011,(12):12-14
中国共产党与莫斯科有过长达40年的密切关系,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与毛泽东代表的中共在国共两党关系和中国革命问题上存在重大政策分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共与苏联、共产国际的关系,影响了中国的革命和历史进程。毛泽东与莫斯科在抗战时期的政策分歧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共合作的问题,二是抗日战争胜...  相似文献   

10.
自全面抗战爆发到德意日结盟,蒋介石对苏联的认知影响着他对中共问题的因应。苏德缔约前,基于苏联援华制日及苏日地缘政治博弈,蒋介石逐步淡化对苏联长期持有的疑惧敌视心理,臆断苏联"为己不能不助我",并且视中共为阻碍中苏关系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苏德缔约后,蒋介石疑惧敌视苏联的心理被苏联反复无常的行为重新激化,逐渐演成"苏联阴谋"的新认知,并形成了将中共问题和"苏联阴谋"挂钩的思维与决策模式。在德意日结盟之前,蒋介石在应对中共问题时深受这一思维与决策模式之影响。无疑,置身危局中的蒋介石在调整对战时苏联因素、苏联与中共关系的具体认知之同时,并未根本改变其对苏联之疑惧敌视心理,与对中共的敌意。  相似文献   

11.
本文所述的是新中国诞生前后遇到的一极重大的外交纠葛案。“沃德事件”当事人安格斯·沃德是美国老资格外交官,1925年便被美国国务院外事处派往海外,先任职中国沈阳,后派往苏联,前后在中国任职9年,在苏联任职10年。1946年沃德再赴中国,担任美国驻沈阳领事馆总领事。1948年11月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沈阳。由于当时中共还未建立正式全国性政权,沃德及其领事馆的地位问题,便成为中美间必须正视的外交难题,这也是国际法上无先例可循的新课题。沈阳解放前,美国国务院曾指令沃德“寻求与共产党地方官员对话的机会”,①沃德为贯彻这…  相似文献   

12.
德日法西斯崛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苏联在全力应对希特勒德国的同时,又力图避免与日本发生战争,制定了通过开辟陆路交通线,从物质上援助中共及其领导下的红军,达到制约日本、保全自己的战略,"打通国际路线"就是落实这一战略的重要方针。"打通国际路线"既是苏联的需求,也是中共的需求。中共中央及红军在长征后期和长征结束后积极实施这一方针,对中央决策和红军的军事行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为了打通国际路线,取得苏联援助,中共及红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但是,由于国内外局势的变化,特别是苏联与共产国际的原因,中共及红军始终未能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总结借鉴。  相似文献   

13.
1894年,彭述之出生于湖南省隆回县,后考入北京大学。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彭述之作为中共最早的党员之一,被派往苏联留学。留学期间,彭述之非常活跃,与瞿秋白、罗亦农被称为中共党内“留苏三领袖”。  相似文献   

14.
1949午9月至10月.苏联著名作家法捷耶夫、西蒙诺夫一行43人在中国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狂飙式的“苏联旋风”。当时,一位新闻工作者这样写道:“没有10月1日这一天再能使人这样感动。这不但是因为看到人们纵情狂热欢呼自己新国家的诞生.而且。还因为看到从遥远的莫斯科来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给我们直接带来了伟大的、光荣的友情。”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率领的苏联文化艺术科学工作者代表团在新中国诞生前夜来到北平,这是在奉行“一边倒”外交方针年代里中苏邦交的一支美好序曲,惊动了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为首的中共高层。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时至今日仍可圈可点……  相似文献   

15.
在即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时候,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历经12年编著的《中共福建地方史(社会主义时期)》一书,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这是我省在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是继《中共福建地方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出版之后我省党史事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16.
近日,古巴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访问莫斯科,这是古巴国家首脑自“冷战”结束以来对俄罗斯进行的首次访问:自苏联解体后,古巴与俄罗斯的关系一改苏联时期的“热恋”状态,各个领域的联系大为减少?俄罗斯和古巴这两个兄弟国家是如何走向疏远的?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考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共产党党史论著中,长时期来采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的提法。随着遵义会议资料的披露和党史研究的深入,这一提法正在逐步修正。本文拟对毛泽东在中共党内领导地位确立和巩固的过程作一考察。一、遵义会议,毛泽东进人党中央领导核心,"洛-毛体制"形成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的党员和中共创建者之一,1923年中共三大时成为中央局委员。1927年八七会议至11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他是政治局候补委员。1928年六大,他当选为中央委员。1931年六届四中全会被补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1934年1月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相似文献   

18.
1948年夏,中共参加了对南共民族主义的批判。所谓南共民族主义,实际上是南共对苏联和斯大林执行独立自主路线的表现。在这方面,中共与南共有颇多相似之处。中共参加这次批判,并没有对南共对内、对外政策进行具体指责,主要表明自己决不走第三条道路,以便消除斯大林的误解,以达到与苏联建立战略同盟,粉碎西方孤立新中国的目的。今天应历史地看待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一 1928年,莫斯科。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中共代表瞿秋白走上讲台,向苏联同志作《中国革命与共产党》的演讲。瞿秋白在演讲中说:“党孕育在‘五四运动’中,以1920年为其开端。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早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其主要成员是一批知识分子,总书记陈独秀曾在北大担任文科学长的职务,李大钊曾是北大图书馆馆长,张国焘是北大的学生,周恩来是南开学校的学生后又留法勤工俭学。1927年“四·一二”政变及“七·一五”政变后,蒋汪合流共同屠杀中共,危急时刻共产国际开始着手改造中共,1927年7月中旬,把原中共中央政治局由11人缩小至5人。1927年八七会议上,共产国际又照搬苏联成功的经验,吸收工人进中共最高决策层,会议成立的临时中央政治局中吸收了工人代表向忠发、顾顺章等人,1928年在莫斯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