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较高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了其较高的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反过来又有效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但是,县域间的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差别较大。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主要表现在政府对普通高中和学前教育的投入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存在脱节现象。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需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保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落实教育行政问责制,将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度纳入考核指标;建立省管县的教育财政管理体制;健全教育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调发展与区域政策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协调发展作为综合性公共政策议程,被赋予有关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意涵,由此也导致区域政策经历着不断的创新过程。我国要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还应在区域政策创新、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相关法律体系、加强跨区域合作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基于灰色理论的青少年犯罪预测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方法对青少年犯罪进行趋势预测。根据某地区统计资料建立灰色动态数列预测模型,对该地区未来几年青少年犯罪进行预测研究,通过算例可知,预测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相似文献   

4.
运用灰色预测理论,建立旅行社接待人数和营业收入的灰色模型,对广州旅行社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广州市旅行社应主动改革,以适应动态的市场变化与行业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5.
作者就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探索及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变迁做了回顾总结,并从方法论的角度对不同历史时期我党一生区域发展理论和区域发展政策方面的贡献作了概括与梳理。  相似文献   

6.
所谓"灰色区域"(Grey-aera Measures)仅仅是一种形象化的提法,是介于法律没有做出规定和法律做出明文规定的边缘地带,因其法律地位不明确、透明度较低而极易成为被利用的法律漏洞.本文所指"灰色区域"特指多边贸易体制规则中依附于保障措施而衍生的一种逃脱法律管制的办法.本文通过对它产生、发展及一系列特点的分析,阐述它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区域协调发展机构是专门负责区域规划,制定区域政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构.目前很多国家都通过立法特别设立了协调区域发展机构,其对于区域协调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在这方面的法律层面的立法几乎是空白,因此没有依据法律规定设立的专门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而现今存在的一些根据政策法规设立的协调区域发展的机构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制定专门的法律,并基于此设立专门的区域协调发展机构,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区域协调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山东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建立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建立分工合作机制,建立区域整合机制,建立支援欠发达地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还必须有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党领导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继承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协调布局思想、承袭中国共产党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借鉴国外关于区域均衡发展的前沿理念,提出了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其理论内涵包括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动力、价值旨归、方法论、战略部署及领导力量等六个方面,是一套内容丰富、科学完备、逻辑严谨的完整理论体系。这一系列论述,不仅丰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引领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也为世界各国解决区域发展失调问题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0.
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论述了交通事故系统的灰色性,并采用GM(1,1)灰色预测模型对交通事故进行实证研究。根据某地区交通事故的统计数据建立灰色动态数列预测模型。灰色预测模型是一个微分方程,称为GM模型(GREY MODEL)。GM(1,1)则是1阶的,1个变量的微分方程型模型,这种模型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比较,求解较易,计算量小,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学理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学说.自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区域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区域经济学研究还主要局限在对企业、产业和城市的区位选择、空间行为和组织结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我国区域经济均衡、非均衡、协调发展历程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均衡发展战略、非均衡发展战略、协调发展战略三个阶段。理论研究表明,在一国范围内构建协调的区域经济关系对于在分工基础上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整合国家的整体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都有着深远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建国以来我国主要经济指标变异系数变化的考察,剖析在不同时期我国区域发展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建国 5 0年来 ,宏观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由改革开放前的区域经济平衡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战略、再到 90年代中期以后的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转换。区域经济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的实质 ,是要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与协调发展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研究成为新的经济学热点问题。知识经济的兴起,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为区域经济的实践、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注入了大量新内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我们将这些研究成果概括为新区域经济观。本文概述区域经济学研究内容、层次与范围的拓展,分析区域经济理论创新和实践案例,探讨新区域经济观如何支撑五个“统筹”与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和内涵,指出了脚踏实地的奋斗路径,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光明前景。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条契合中国国情、与世界各国共谋进步的发展道路,是人类文明形态的伟大补充与创造,与西方现代化模式具有本质不同。本文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分析了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然性、必要性和正确性,阐释了区域协调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联系,讨论了如何以更高站位、更优质量、更新面貌、更高效率全方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从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提出增长极模式、创新试验田模式、推进要素自由流动等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陕西区域产业布局及重点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地域禀赋差异明显,从产业分工优势出发,关中可依靠高新技术及其辐射作用率先发展,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模式;陕南立足绿色产业,走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陕北发挥能源优势,走节约能源、高效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实现三大区域错位与互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产业转移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是区域经济实现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今天,积极主动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已成为后发展国家和地区加快产业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加快我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进程,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协调发展度模型,通过甘肃省经济系统与人口系统的时间序列数据,对甘肃省经济人口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近十年来甘肃经济发展与人口的协调发展处于不断改善的进程中,从1998--2007年甘肃省经济与人口的协调度系数在不断的增大,而甘肃省14个地州、市的协调发展类型四年间没有太大的变化,且协调发展度的前后排序也没有变动。  相似文献   

19.
区域创新网络不仅是国内外经济界、地理界、产业界共同关注的理论前沿,而且也为我国解决现实区域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区域创新网络是融合区域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创新经济学、经济社会学、经济地理学等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理论,因此,区域创新网络的理论基石也是多角度的。  相似文献   

20.
区域政府间合作治理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成为了当今公共管理实践中最受瞩目的趋势。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核心就是合作治理,该理论的发展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通过区域经济发展中新公共治理理论的演进分析,为我国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创新和区域发展实践提供合理的决策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