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月25日到31日,第二届全非人民大会在突尼斯首都举行。出席大会的有来自三十个国家五十个政党和群众团体的一百四十多名代表。会議針对当前非洲形势,就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加强团結和反对新殖民主义等問題进行了討論,并通过了关于爭取非洲独立的总政策、关于非洲經济發展問题、关于非洲統一問題、关于阿尔及利亞問題等一系列的重要决議。会議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它将大大鼓舞非洲人民爭取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爭。  相似文献   

2.
由联合国召开的第二次海洋法会議于3月17日至4月26日在日內瓦举行,共有八十多个国家参加(我国席位为蔣介石集团分子窃据)。会議的目的是解决領海寬度和捕魚区范圍问題,这是1958年第一次海洋法会議未获解决的两个重要问題。这次会議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国家和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国家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在領海寬度问题上的斗爭。許多国家在会議上提出了自己的提案,所有这些提案归納起来可大別为两类:(一)在領海寬度问题上主要分歧是六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斗爭日益發展壮大。在非洲,民族独立运动最近又有了新的高涨。仅在今年6、7月間就有馬里联邦、馬达加斯加、刚果、索馬里兰四个国家宣布独立。到今年10月尼日利亞独立后,在非洲二亿四千万人民中,就有三分之二以上取得了政治独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在加紧进行斗爭,  相似文献   

4.
8月12日至18日,“美洲国家組織”外交部長会議在智利首都聖地亞哥举行。美国及拉丁美洲二十个国家的外交部長参加了会議。会議自始至終都充滿了激烈的斗爭。会議的进展表明,美国已不能像过去一样称心如意地操縱美洲外長会議了。自今年6月古巴开始实行土地改革以后,由  相似文献   

5.
11月23日阿尔巴尼亞駐华大使帕里夫蒂举行招待会,庆祝中阿两国建交十周年,習仲勛副总理出席了招待会。 11月25日首都各界人民隆重举行集会,坚决支持刚果和非洲人民爭取民族独立的斗爭。  相似文献   

6.
2月4日,华沙友好合作互助条約締約国政治协商委員会在莫斯科举行了高級会議。参加这次会議的有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員会第一書記、部長会議主席赫魯曉夫同志,华沙条約其他締約国家阿尔巴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波兰、罗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的党的第一書記和政府首脑。我国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候  相似文献   

7.
世界和平理事会特別会議于5月8日至13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这次会議是在世界和平运动进行了十年光荣斗爭和进一步开展新的斗爭的情况下召开的。参加会議的有七十多个国家的三百多名代表。会議听取了理事会副主席約翰·貝尔  相似文献   

8.
阿卜杜勒·拉赫曼及其在馬來亞的統治集团,在作为英帝國主义的走狗的同时,經过好几年同美帝國主义私下勾結,现在已經暴露出他們是美帝國主义在东南亞的头号代理人了。这就是拉赫曼在同美國官員經过三天会談之后,于1964年7月25日在華盛頓同約翰遜政府簽訂的协議的实質。美國毫不隱諱地同意要支持英國制造的“馬來西亞”陰謀的实現,要訓練拉赫曼的傀儡軍隊,并供应拉赫曼集团在其反对北加里曼丹政府和印度尼西亞政府的骯髒战爭中可能时刻需要的  相似文献   

9.
当对德战爭于一九三九年爆發時,馬來亞在大英帝國战略中所承担的職能是生産橡膠和錫來供应战爭机器的需要,以及使英國能够以这些东西來換取在租借法案以前的那些日子里对進行战爭有重要作用的“美元”。真的,在報紙上的新聞報道中馬來亞被称为“美元的兵工厂”整个馬來亞的人力,都要被吸收到这項工作中去,卽使那些想回到本國去参加到軍隊中去作战的歐洲籍英國屬民为了馬來亞更需要他們的理由,他們也領不到出境証,离開馬來亞。  相似文献   

10.
东南条約組織是其美国組織者們为了縮小廣大的东亞和平地区,另建一个殖民地战爭地区釆和它对立,並把它作为殖民主义列强的主要工具而組織起来的一个侵略集团。它是美、英、法及其他殖民主义者在1954年馬尼拉会議的“东南亞集体防务条約”基础上組織起來的一个新的战爭性“神聖同盟”,其目的是要在这个重要战略地区准备侵略战爭,和鎮压亞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美国在东南亞建立軍事集团的目的,首先是企图通过馬尼拉条約来巩固殖民地列强的  相似文献   

11.
今年6月,在馬來亞共産党領導下,馬來亞人民爭取民族解放的武装斗爭進入了第十五个年头。歴史学者可以吹毛求疵,可以詭辯,政治分析家可以挖空心思,从一切答案中找出最后的答案。但是无論結果如何,他們都迴避不了这样的結論:縱然敌我力量絕对懸殊,馬來亞共產党領導下的馬來亞人民解放运动(包括游击隊和輔助性的非战斗組織),已經表現出非凡的頑强性和坚韌性。这种武裝斗爭的时期,貫穿着被压迫民族为自由而斗爭的歷史上偉大的时代。这个时代發生  相似文献   

12.
美國总統肯尼迪1963年4月24日在華盛頓同馬來亞联合邦“付总理”拉扎克会談时,重申他对“馬來西亞”計划的支持,这証 实了美帝國主义及其东南亞条約組織的同伙們的意圖,是要利用“馬來西亞”作为当前对东南亞挑釁的一部分。老撾的紧張局势同“馬来西亚”一脈相連 在美國授意下策动出來的老撾緊張局势的重演,是1963年4月3日在巴黎举行的半年一度的东南亞条約組織第18次軍事顧問会議,和4月8日举行的东南亞条約組織部長理事会会議的  相似文献   

13.
6月22日朝鮮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內閣副首相郑一龙率領的朝鮮工业参观团自5月31日至今日在我国参观訪問后回国。 6月23日由哥倫比亞科学院院長、自由党参議員罗德里格斯率領的哥倫比亞議会代表团自6月15日至今日在我国参观  相似文献   

14.
(一)总論印度尼西亞現在是个主权国家。她是站在維护和平和独立发展的国家陣营中的一个国家。印度尼西亞虽在1945年宣佈为独立的共和国,但她却曾一度被1949年召开于海牙的“圓棹会議”的协定所束縛,而陷进过强烈依靠外国資本的狀态中。荷蘭帝国主义者,共背后站着一个以追求奴役一切东南亞国家为長远目的的美帝国主义集团,不願尊重印度尼西亞人民的意志,直至現仍在佔領着印度尼西亞领土分之一的西伊里安。印度尼西亞,就經济上說是一个带有沉  相似文献   

15.
美帝国主义为了破坏日內瓦协議的实施,策划印度支那地区新的战爭,威胁东南亞和世界和平,在南越一手扶植起吳庭艳反动政权,作为执行其侵略政策的忠实代理人,以实現变南越为殖民地和軍事基  相似文献   

16.
国际裁軍談判由于美国的破坏,已經中断了两年。在苏联不懈的努力和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要求下,美国才被迫同意恢复裁軍談判。3月15日,在日內瓦开幕的东西方十国(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馬尼亞、保加利亞、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意大利)裁軍会議共进行一个多月。会議表明,美国等西方国家絲毫沒有改变过去的立場,根本无意裁軍。目前双方非正式商定談判自4月29日休会到6月7日。苏联主張十国裁軍会議应討論全面徹底的裁軍間題和制定全面徹底裁軍条約,但是以美国为  相似文献   

17.
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新形势非洲民族独立运动的烈火正在越燒越旺盛。非洲人民正在以前仆后繼的英勇斗爭写下他們的民族独立运动的輝煌的篇章。 現在,絕大多数的非洲国家和絕大多数的非洲人口都已卷入民族独立运动中。大体上来說,非洲的国家和地区可以分成  相似文献   

18.
軸心國家垮台后,印度尼西亞是第一个从殖民主义桎梏下解放出來的國家。在荷蘭殖民統治的350年間,印度尼西亞一直都在反抗着它的压迫者。二次世界大战期間,印度尼西亞共產党領導下的工業無產者与种植園無産者以及民族資產階級,不僅在其反日斗爭中擺脫了國家新主子的桎梏,同时也把那些与帝國主义朋比为奸的封建集团加在他們身上的鎖避粉碎了。通过这場極其慘烈的斗爭不單導致了一个民族的,和社会的革命勝利,也赢得了1945年8月17日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成立。然而,一切帝國主义者,特別是其荷蘭代表人,对其在东南亞統治制度有嚴重后果的失  相似文献   

19.
美帝国主义在1950年6月25日發动了侵略朝鮮的战爭,6月27日出兵霸占了我国領土台灣,同时加强了在印度支那的战爭部署,妄圖以軍事力量扼杀亞洲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阻挡整个亞洲人民力量的胜利前进。十年来,美帝国主义在进行軍事侵略的同时,还施用了顛复破坏,威胁利誘,伪装欺騙等手段,推行其妄圖奴役亞洲各国人民的侵略  相似文献   

20.
苏联部長会議主席赫魯曉夫同志,从2月10日到3月5日;应邀訪問了印度、緬甸、印度尼西亚和阿富汗四个亞洲国家。在訪問期間,赫魯晓夫先后同这四个国家的政府領导人就当前国际局势中的重大問题和相互关系中共同关心的問題进行了友好的真誠的会談,分別發表了联合声明或联合公报,并签訂了多項协定。赫魯曉夫对这四个亞洲国家的訪問是和平友好的訪問,因此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