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夏,又一波大学毕业生求职的潮峰涌来了,数以百万计的年轻人为找工作南北转战。东西奔走,各种悲喜故事又轮番上演。兴奋、懊丧、冲动、失落写满了年轻人的脸。就业的压力让临近毕业的“天之骄子”们喘不过气来。为了就业。有的学生甚至提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有的家庭甚至在思考“举一家之力、倾一家之产”去供养一个大学生是否合算?难道大学生真的多了吗? 与此同时,值得人们去关注、去思考的是:许多的中小企业正在为“用工荒”发愁。农村大量基层组织急需一大批有知识、有技术的年轻人带领农牧民脱贫致富。一边是为找工作发愁。一边却是“用工荒”,二者的脱节,说明了什么问题呢?我们的政府、我们的教育者。我们的家长及大学生们,难道不该好好地认真地去思索吗? 今特编发下文,鄂尔多斯市的做法,你认为是否有所启发呢?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金钱”二字,我就不由得想到了与“金钱”有关的许多事情:有的人为了它,昧着良心去坑蒙拐骗,到头来,既害了别人,又害了自己;有的人为了它,连自己的父母妻儿、朋友兄弟也可以出卖;有的人为了它,不惜以身试法,挪用公款,贪污受贿,最终银挡入狱;还有的人在革命年代经历了严峻的考验,毒刑拷打、死的威胁都没有降服,而今却抵挡不住金钱裹成的糖衣炮弹的进攻……金钱的诱惑力量是如此之大.简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人为你卖儿卖女.有人为你去坐牢……钱啊,你这杀人不见血的刀……”金钱果真是一把杀人的刀吗?金钱其的…  相似文献   

3.
徐忠友 《今日浙江》2008,(23):74-75
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国门逐渐打开,而且范围越来越大,随之便形成了一次新的“出国潮”。我省丽水、温州、宁波等地一大批有海外关系、有出国创业愿望、有一技之长的中青年,飘洋过海到外国工作和生活。其中有的去开餐馆,靠“一把菜刀”打天下;有的是去做生意的,以“一双皮鞋”赚大钱:也有的是继承先辈的产业,或靠自己的知识与技艺闯世界。目前,  相似文献   

4.
夜思     
《中国妇运》2012,(1):46-4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古圣人的至理名占,深刻阐明学和思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多花时间去“学”,多动脑子去“悟”.然而,繁忙的工作中,怎么安排才能做到潜心地学、静心地思和透彻地悟呢?这是事业历程的关¨点。放眼世界,善挤时间、善用时光、善于思考者,不仅成就…代名人,更是造就一份伟业。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在日夜航行中于凌晨发现“新大陆”,创造惊世壮举;法国巴尔扎克面包加蜡烛,成就一个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5.
许大律师     
刘聪玲 《台声》2011,(9):55-55
“聪玲,我来北京啦。”接到台湾许文彬大律师的电话,一点都不奇怪,他来大陆的次数实在太多了。 “我们在说,遍插茱萸少一人。你什么时候来台北啊?”这时候,他一定是跟大陆记者在一起。  相似文献   

6.
下基层切莫“嫌贫爱富”陆志宏工作队下基层蹲点是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办法。但有些机关干部缺乏全局意识和吃苦耐劳精神,只愿到城镇附近或经济生活条件好的乡镇去“锦上添花”,不愿到偏远或贫困的乡村去“雪中送炭”;有的企业领导、乡村干部或农户也把机关干部下去蹲...  相似文献   

7.
台商在海南     
90年代初,当“千军万马”涌向海南大搞房地产时,一批有目光的台商也悄悄斥资在海南开发农业。他们有的种花植果,养猪养鱼,从事高科技农产品加工;有的引种育苗,开发休闲度假农业,投资领域覆盖海南省19个市县,很多人还在这里安家落户。今天,当房地产市场不够景气之时,这些投资农业的台商却硕果累累。“天涯海角”是吾家在素有“天涯海角”之称的三亚市崖城镇生活7年之后,46岁的台商洪肇铭已是彻底的海南农民模样:黝黑的皮肤,沾满土灰的凉鞋,闽南普通话接近海南音调。洪肇铭说,早在1988年他就来大陆,先在广东开发农业,觉得那里…  相似文献   

8.
日本古代大陆移民在日本史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称谓从“归化人”、“渡来人”到“大陆移民”的演变反映了大陆移民研究的定向历程;大陆移民东迁的主要流向是“中一朝一日”路线,移民东迁符合“推一拉”理论。  相似文献   

9.
北京动物园有个“动物幼儿园”, 里面的“小朋友”全是我们动物。而到幼儿园的我们中间有的因为妈妈一胎多子,养不活那么多兄妹,也有的是因为妈妈初胎,没有养育经验而来的,只好去了“幼儿园”;还有的是因为妈妈产后无奶,没办法养活我们;最气愤的是妈妈产后只照顾自己,使我们成了弃儿,等等。不过我们来到了“幼儿园”后,情况不同了,饲养员阿姨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爱护我们,我们生活可快乐了,“阿姨”真比妈妈还亲。“动物幼儿园”  相似文献   

10.
韩秀萍参加工作30年,有着20年警龄的她退休后又反聘回局,在北京市宣武公安分局保安公司五中队管理科科长的位置上继续发挥余热。2001年10月1日下午5点多了,在北京宣武区广外某单位,十几名保安员百无聊赖,有的躺在床上看杂志;有的一边听录音机一边呆呆望着窗外;有的围在桌子旁下棋。门忽地被推开了,进来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孩子们,快搭把手把菜接过去,咱们也过节喽。”“大妈?大妈您咋来了?”保安员们惊喜地围上来,接过大妈手中沉甸甸的肉和蔬菜,并簇拥着大妈坐下。“傻孩子,大过节的,我不来你们吃什么?!…  相似文献   

11.
几百年前,大陆人“从唐山过台 湾”,落地生根,建设台湾;50年前起,海峡两岸隔绝达数十年,老死不相往来;约15年前,台湾当局开放岛内民众到祖国大陆探亲;而今天,台湾人纷纷到祖国大陆当“台干”、做“台劳”,经商,工作,生活,寻梦。一个新的社会群体 随着台商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发展,台资企业越来越多,从台湾岛内到大陆台资企业工作的台籍干部与工程技术人员也不断增加,于是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出现这就是所谓的“台干”。目前在大陆的“台干”是越来越多的趋势。 过去,尽管大陆“台干”的工资待遇较岛内高得多,但毕竟是远离…  相似文献   

12.
编读问答     
问:台湾居民来大陆应该如何办理台胞证,有效期是多久,如遗失应该怎样处理? 答:第一次前往大陆的台胞,应先到设在香港的中国旅行社,即“港中旅”,提出要来大陆的申请,之后即可办理“台胞证”。该证件属于临时性证件,适用于台胞来祖国大陆观光、探亲、短期商务考查等事宜。可以说,台胞在取得该证件后,就取得了来往大陆的合法资格。台胞证有效期为三个月。  相似文献   

13.
安东 《台声》2007,(7):44-47
20年间来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累计已逾万人,每一个来大陆上学的台湾学生.来之前都知道大陆学历还不被台湾认可,但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来大陆求学,他们很多人不是为学历而是为了专业和大陆的环境而来。不论是跟随父母生活在祖国大陆多年的台湾学生,还是从岛内来大陆来求学的台湾学子,以及毕业后在大陆谋求发展的台湾青年。他们来大陆求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他们看好了这里“市场更大,机会更多”。“在大陆才有一种中国人的感觉”.“承认不承认学历是一回事.能不能学到知识和本领又是一回事”,“掌握更多的本领,才能更好地为祖国报效”。这些话也让记者看到了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的一份心意.一种期盼,一个梦想。值此台湾学子求学大陆20年之际,《台声》杂志邀请4位20年间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讲述他们在祖国大陆的求学、生活,工作和他们的期盼和梦想。  相似文献   

14.
在物质第一性的时代杨平(北京青年报新闻部主任、特约撰稿人)近日往泰国,在泰国湄楠河边一酒吧饮酒,侍女前来问询:“请问先生何来?”答曰:“从中国来!”侍女问:“香港?”“NO!”“台弯?”“NO!”“新加坡?”“NO!”笔者接着回答:“从北京来!”侍女又问:“北京在什么地方?”笔者哑然,无言以对。若以此事反观目前港、台歌星,港、台文化在大陆的流行,便不觉心中多么不平。因为既然一个泰国的普通吧女不知道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伟大首都北京何在无法受到谴责,那么泰国吧女知道的杏港、台港在时下的北京人心中占有重要位置便也同样无法谴责。物质是第一性的。唯物论老一直这么说,尽管以往的年代我们总是强调精神、主体、能动性。今天,终于到了“物质第一性”的年代。于是我们看到,如洪水猛兽般的“经商潮”、“拜金潮”席卷而来,而引领着这股潮流最前端的,则是日子过得比我们大陆人好的香港、台湾的各种流行物──从生猛海鲜,到亮丽新款;从“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到成龙、刘德华、郑少秋。而主张“物质第一性”的人,也终于沉不住气,起而疾呼新的精神文明。然而,问题并不在于港、台文化如洪水猛兽,也不在于尚不富裕的大陆人兜里缺钱无法与港、台文化相抗衡,而在  相似文献   

15.
华容 《台声》1998,(12)
近一年来,由于岛内外各种形势的急剧变化,岛内三党的大陆政策都面临巨大压力。三党都有某些重量级人物开始重新思考大陆政策,有的甚至跳出旧思维,提出了新的意见。当然从实质看这些新意见,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还没有导致各党大陆政策出现根本性的转变,也不具备促使台湾当局调整现行大陆政策的力度。岛内三党大陆政策的新动向国民党继续坚持“戒急用忍”,但“脱李路线”在大陆政策中开始浮现。国民党的现行大陆政策仍坚持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反对“一国两制’”。如李登辉在“国统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声称,现在两岸…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3,(4):74-74
初到台湾的人,看到菜单上赫然写着“大陆妹”的字样,大都觉得诧异。其实,“大陆妹”就是大陆饭桌上常见的生菜,“大陆妹”的菜名何来?解释不一。一说,“大陆妹”从大陆引进便宜又好吃,跟当时大多数大陆新娘一样,花很少钱娶来却吃苦耐劳、如今,“大陆妹”对台湾人来说,纯粹只是一道菜名.但它多少也道出了早年嫁到台湾、曾经也被称作“大陆妹”的大陆新娘们的境况。  相似文献   

17.
冯洁 《民主与法制》2014,(20):48-49
他们是一批被台湾本省人称为“老芋头”的大陆老兵。35年前,他们跟随蒋介石集团溃退到了台湾,以为不久便可以“光复大陆”;35年后,他们中的多数人已在台湾娶妻生子,但却日夜思念着海峡那边的亲人和故乡。35年前。他们的父母尚在壮年;35年后,他们的父母已到古稀耄耋之年,有的至死也未能再见儿子一面。老兵们在台湾遭遇着不公平的对待。他们因为没有文化,退役后干着社会最底层的活。他们还要动辄遭受威胁和恐吓,以家人为要挟来互相检举揭发不忠的行为,他们只能乘出国之机悄悄潜回大陆探亲。  相似文献   

18.
如果我是一名导演,我要拍一部原始森林夺宝的奇幻大片的话,我会把拍摄地选在尤溪“天下侠谷”;如果我是一名开明的父亲,我要把那温室里的“娇花朵”变成有侠气的汉子的话,我会把他丢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人生某个阶段我的生活受挫、或情感受挫、或事业受挫,我要把这“倒霉鬼”日子抛到九霄云外的话,我会偷偷躲到尤溪“天下侠谷”来;如果……是不是没有见过世面?  相似文献   

19.
有的人误以为中小发展中国家的百姓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需要我们去“解放”他们,那就闹大笑话了.  相似文献   

20.
谈谈党员的生活情趣黄爱民生活情趣,是指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志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情趣,只不过有的高雅纯朴、求真尚美,有的低级庸俗、腐朽沉沦。有的人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洋溢着进步精神的生活情趣;有的人奉行“人为财死,鸟为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