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尚小平 《求知》2001,(2):40-41
2000年我参加了由中组部和市委组织部统一组织的第15期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经过近半个月的培训、学习和考察,对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经验有了一定的了解。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经中宣部领导批准,全国研究会于9月14日至29日组织部分国营大中型企业的党委书记、宣传部长赴新加坡进行了培训考察。这次考察活动是在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精神的鼓舞下组织的。活动的宗旨是,通过走出国门、身临实地的学习考察,直接了解国外发展尤其是现代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现状,学习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适应我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加快改革和经济发展步伐的新形势,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全国研究会会长袁宝华同志在考察团临行前会见了考察团全体成员,希望大家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认真地学习、考察、总结,真正把新加坡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学过来,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建议,改进工作。中宣部常务副部  相似文献   

3.
不久前,我们应邀去新加坡作 了一段时间的访问研究,所 见所闻,常使我们想起朱镕基总理说过的一句话:“管理科学,兴国之道。”新加坡只用了40年时间,就从一个“一穷二白”的殖民地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万多美元,这是同他们重视管理、善于管理分不开的。保护资源节约有方 新加坡面积小,资源匮乏,不仅没有什么矿产资源,就连淡水也只能自给50%左右。对此,从政府到人民,都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和保护、节约资源的紧迫感。 土地是这个面积只有637平方公里而人口多达300万…  相似文献   

4.
本文作者曾于1992年7月间参加上海市赴新加坡学习考察团,对新加坡的公务员制度作了专题考察,本文是作者的考察随记.党的十四大要求尽快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本刊现发表此文,期望能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建立起到一点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刘志良  田兆明 《学理论》2009,(5):98-100
产业集群发展是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有效途径。2008年来,笔者随团赴新加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经济管理和公共管理培训,重点考察了新加坡走产业集群发展之路、打造新型工业化强国的经验,受益颇丰。特此撰文,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令人困惑的新加坡新加坡确实是一个奇迹,尤其是华人社会的一个奇迹。它良好的社会治理就不用说了,我刚到新加坡就感觉整个政府权力实在太大了,掌握的经济资源非常多。这样一个国家,政府有这么大的权力,它的官员居然保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共上海市委领导的指示,1996年10月,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企业人事管理考察团”一行六人,赴韩国、新加坡和香港进行考察。在韩国,重点考察了该国第三大财团大宇集团(包括集团总部和部分子公司)以及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浦项钢铁公司。在新加坡,考察了新加坡淡马锡股份有限公司。新加坡贸易发展局、新加坡发展银行有限公司、新加坡科技有限公司、新加坡安达信会计事务所以及新加坡生产力发展局训练学院等。在香港,主要考察了雷诺士顾问咨询公司、九龙仓集团有限公司、香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并与10家职业介绍机构进行了座谈…  相似文献   

8.
笔者参加了深圳市2009年第二期"胜任力提升"培训班。该班以"城市公共服务与民生"为主题,先后到北京大学、新加坡、香港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培训、考察。通过学习、考察与交流了解了新加坡、香港在公共服务与保障民生方面的运作模式和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这个东南亚的小岛国家在过去短短的30年中一跃成为世界先进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创造出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发展的崭新模式。新加坡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它那独特的一党居优的政党竞争体制的有效运作。新加坡的政党政治不仅有利于国内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而且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探索适合自己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提供了有益的借鉴。80年代以来,新加坡适应经济和社会基础的变化而开始的政党体制转型尤具特色,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旨在对新加坡政党政治的若干显著特色进行一些分析,并从这一角度透视其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未来政治发展的走向。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是一个建设和管理得很好的花园城市国家,在发展经济、开拓国际市场、培养专业人才以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不久前刚从新加坡访问归来的谷牧,向本刊记者畅谈了他此行的见闻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