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疫情防控需坚守法治底线。应急状态下的行政应急措施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疫情防控下行政应急措施的实施必须于法有据,要遵循主体合法、法定权限、正当程序并且符合比例原则。此外,疫情防控期间,需注重行政相对人的权利救济,在时机成熟时,制定《应急强制法》,构建行政应急救济途径,以保护公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与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在戒毒模式方面存在社区戒毒模式仅在少数地区尝试、自愿戒毒模式尚未建立、社区康复模式尚属空白等问题;在强制隔离戒毒管理模式方面,存在无法有效整合现有戒毒资源、强制隔离戒毒工作定性不明确、忽略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执行机关执行权力不统一、强制隔离戒毒的诊断评估体系不科学等问题。应从总体目标、总体要求、基本构思和戒毒人员处罚及奖惩考核机制等方面完善强制隔离戒毒模式。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复杂,失业人员大量存在,累犯、惯犯不断增加,危险个人开始涌现。采取单一的刑罚措施难以保卫社会,刑罚与保安处分相互为用是控制危险个人,维护社会秩序的必然选择。根据我国国情,采取刑罚、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及精神病人强制医疗措施,消除危险个人的人身危险,以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及社会安全。  相似文献   

4.
强制隔离戒毒是我国戒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和时代特色。强制隔离戒毒具有目的价值与工具价值,在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戒治挽救吸毒人员、打击毒品犯罪活动、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现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体制符合我国国情。强制隔离戒毒应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戒毒、综合矫治、关怀救助的原则。应大力推进教育康复社会化,鼓励支持民间社会力量、公益慈善组织参与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5.
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是处理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之间关系的过程。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公民有知情权,政府有信息公开义务;公民财产权受法律保护,国家征用财产的权力应受法律规制;公民人身自由权受法律保护,强制隔离措施的采取应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部门规章对刑事强制医疗制度进行了系统的程序规制,但在强制医疗对象范围上依然需要与其他部门法做好衔接,在一些具体程序规定上还有待进一步修正.刑事强制医疗属于实现社会防卫的保安处分措施.要实现这一法律功能,并兼顾人权保障的立法任务,需要合理界定强制医疗的对象范围,依据正当性标准完善其程序规定.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警察盘查权是行政法赋予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打击犯罪中的一项重要的行政执法权,能否正确行使,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公民合法权利的保障。然而,我国法律中规定的盘查主体不特定、启动标准过于简单,盘查的范围、时间、强制程度规定不明确,缺乏必要的制约和救济,实践中公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情况屡有发生。为了实现秩序与公正、公权与私权、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相对平衡,需要把警察盘查纳入到法治轨道上来,通过行政立法对其主体资格、启动标准、范围、时间、强制程度和救济措施等进行全方位的规制。  相似文献   

8.
雷鸿 《青海人大》2007,(6):48-49
民法和行政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部门,行政法属公法范畴。规范公权力,民法属私法范畴,规范私权利。物权法是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与行政法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上是一致的。是重合的。由于物权法是基本法。对物的归属和利用作了基本定位,这就对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为目的的行政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维护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法,在物权法规定物的归属和利用的情况下,行政法的作用是通过公权力的实现,保证公民、法人和其它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实现,即私权利是通过公权力的实现来实现。因此,物权法对于执行公权力的行政机关来说,  相似文献   

9.
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疫情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等突发性传染病防治过程中,出于切断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等的考虑,隔离了大批病人和疑似病人以及与这些人有过接触史的人员。这其中就包括一些外国人员,也由此产生了一些与外国人员权利相关的诸如强制隔离措施在国际范围内是否是合法的,隔离是否造成了对他们的歧视,是否侵犯了他们的人权等问题。本文在分析突发性传染病状况下对外国人员采取紧急医学措施的必要性的同时,提出应注重从医学的本质和人权限制方面对外国人采取紧急医学措施应遵循相应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夫妻共同财产及债务的认定、处理等问题一直是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由于我国强制执行法缺失,全国各个法院对夫妻共同财产及债务的认定标准和执行方式各不同一,导致同类案件的执行措施不同,严重影响了司法公正,亦导致与此相关的执行异议案件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司法效率。破解夫妻共同财产执行难题的关键在于执行法官能否完整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中对于夫妻共同债务认定的所有规定,能否灵活运用相关法律法规界定夫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对外所负债务性质,维护好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解决滥用执行救济权利、执行异议增多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公民法律意识,加大对规避执行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公民诚信意识,加强社会征信系统建设。  相似文献   

11.
为应对禽流感这一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强制扑杀、强制免疫、强制检查、强制隔离与治疗等行政行为,其行政行为不论是合法行使还是违法实施,都可能对人们的合法权益造成一定的损失和限制。基于此,根据公共负担平等原则,提出国家应建立行政补偿制度,对利益受损相对人进行行政补偿,已达到既防止了禽流感又不损害人民利益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强制隔离戒毒措施是目前最有效的一种戒毒措施,强制隔离戒毒的最大社会效益是实现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顺利康复回归,也是强制隔离戒毒工作的最终目标.在经济学成本理论的视角下,从强制隔离戒毒成本的概念、成本的构成着手,重点分析强制隔离戒毒成本函数,进一步弄清楚总成本、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实现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良性发展的四点启示即树立公正廉洁执法意识,切实做到依法管理;建设"节约型场所",努力降低会计成本;加强成本预算工作,提高工作效能;提高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效果,实现戒毒康复目标.  相似文献   

13.
海峡两岸执行救济制度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峡两岸现行执行救济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大陆地区现行执行救济制度的缺陷并建议重新构建大陆强制执行程序中的执行救济制度,通过构建程序上和实体上的救济方法全面维护当事人及案外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强制医疗程序作为一种特别诉讼程序,对于规范强制医疗程序、保障精神病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但纵观现行的相关刑事立法规定,仅就执行阶段而言,强制医疗适用条件仍需进一步完善,具体的执行机关、执行场所和执行期限等也缺乏明确规定。因此,在执行阶段实有必要通过提高强制医疗的门槛、明确执行机关和执行场所及引入比例原则等措施加以完善,从而实现尊重和保障精神病人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适应职务犯罪发展的新趋势,在职务犯罪侦查中适用技术侦查措施已是势在必行,有其正当性、必要性和可行性.但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也易造成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侵害,因此应根据技术侦查措施的自身特点,在立法中明确规定适用的范围、对象、条件、司法审查等,以实现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相对平衡.  相似文献   

16.
公定力理论派生了行政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原则.其初衷是为了确保行政管理活动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效率性以维护公共利益和公共秩序.但是,在既要规范抖行政权的行使,又要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的现代行政指导思想下,该原则显得没有注重对相对人合法权宜的保障.故,以有时效的公定力为基础的停止执行为主不停止执行为辅,必要时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制度就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7.
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司法部启动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战时管理,戒毒场所民警实行分批封闭隔离执勤、备勤措施,这为维护戒毒场所安全稳定,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重要基础,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和封闭执勤时间的增加,给戒毒民警的心理健康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戒毒民警自身对压力的敏感性也会对其自己心理健康带来负面影响,所以在为以后常态化防控下的民警心理健康疏导工作应同时注意增强民警队伍压力耐受性的训练和对不确定性环境的容忍训练,并对具有潜在心理风险的个体适当调整其封闭执勤时间,以增强其在工作场景中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执行是整个公共政策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公民的参与是这一重要一环中的重要组成因素。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过程可以促进公民对公共政策的理解,有效监督政策的执行情况,提高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进而让政策最大化地维护和实现公众的利益。然而,在当今社会,存在着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积极性不足、参与渠道不完备、公众人员缺乏政治素养等阻碍公民参与政策执行的现象。我们应该加大参与建设政治文明的宣传,健全公众参与政策执行通道,建立起公众与政府间的有效沟通渠道,让公共政策执行真正落实到实现和维护公民的利益上去。  相似文献   

19.
扣押证据是公安机关在办理行政案件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强制措施。但由于相关法规对扣押证据制度规定不完善,致使公安机关办案人员在执行扣押证据措施时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出现执法不当的问题,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要使公安机关办案人员正确执行扣押证据措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扣押证据制度,规范扣押证据的条件,完善扣押证据的执行措施,明确扣押证据的手段,规范文书的制作,健全证据的保管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在新型传染病引起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依法实施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确保隔离措施有效落实,是控制疫情的重要手段。我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关于限制人身自由的隔离措施包括隔离治疗、医学观察和一般隔离措施,并赋予医疗机构和公安机关强制执行权。其他对人的预防控制措施包括对人员的检疫、身体检查、传染病调查、疫情信息收集、居家隔离,也应当具有强制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协助行政机关开展疫情防控采取上述防控措施时,属于行政应急性原则下的特殊被授权组织。错误实施疫情防控行政强制措施的行为且情节严重的,应当受到刑法处罚。上述措施应当逐步规范化,纳入应急行政的法治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