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艺发展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迫切要求繁荣和发展当代文艺。在转型时期发展文艺,必须坚持“二为”方向和“三个面向”,全面发挥文艺的多种功能,深入持久地开展“扫黄打非”活动。  相似文献   

2.
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而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整个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在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的,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这一观点。指出:“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始终不渝地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这是对“为人民服务”伦理价值的新界定,是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精髓与灵魂的新揭示,是党关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理论成熟的标志。本文就此略抒浅见。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党的十五大报告又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可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在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过程中,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回答,着重解决了社会主义本质问题;对“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回答,着重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对邓小平同志的这一新概括,应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坚持依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制化具有重要意义。法制化是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重要保障;法制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法制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国外学者关于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主张的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大多数国外学者对共同富裕持肯定态度,认为推动共同富裕对于中国缩小收入差距、促进高质量发展、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等具有积极意义,但也有少数学者在研究中存在着误读现象和丑化、抹黑的行为,我们应当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并坚决予以驳斥。因此,要把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国际传播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来抓;在推进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始终保持战略定力,既要坚持“四个自信”,又要坚决反对“美国速衰论”和“中国速胜论”等错误论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传承》2006,(Z1)
抗战全面爆发后,在国民党内出现了“速胜论”和“亡国论”等论调。在共产党内,也有一些人冀望于国民党正规军的抗战,轻视游击战争。但是,抗战10个月的实践证明“亡国论”“、速胜论”是完全错误的。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论持久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它指明了抗战的前途,提出了正确的路线。在这篇著作中,毛泽东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必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反攻三个阶段,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他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是实行人民战争。知识分子必须与工农群众相结合抗…  相似文献   

9.
扎扎实实地贯彻好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是亟需抓好的头等大事。我们将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面向新世纪,建设新港城”这一主题,加大力度,更加深入持久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努力探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吴红 《前沿》2005,(6):3-5
任何政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都离不开政治合法性资源的有效支持。政治合法性解决的是“社会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文革”结束后,政权的合法性问题也摆在了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面前。邓小平从经济建设入手,通过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培育、反腐败树立政府形象的方法,构建了改革开放时期共产党如何持久执政的理论,对中国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大贡献。总结这一思想理论,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的内在规律要求。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准出:“在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精神,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思想保证。”“要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深入持久地进行艰苦创业精神的教育,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国情,正确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牢固树立勤俭建国、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思想,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励精图治、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精神。”深刻理解缺议)中的有关论述,大力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切实抓好艰苦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12.
从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到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文化建设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本文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的提出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初步形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和不断完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到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三个阶段论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新论新见     
《世纪行》2000,(5)
中联部中国当代世界研究所研究员肖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1.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验。同所有科学实验一样,不可能一次取得成功,出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2.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失败,而是其中一种实践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要向前发展,必须突破前苏联的模式(当然,也不是百分之百摧毁它)。苏东剧变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可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苏东剧变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和平演变“的得手和苏东国家的“改革“变成“改向“是两个直接原因;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和经济长期没搞好是两个深层根源。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教训。3.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其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超出前人预料。在落后国家尤为突出。希望一步到位是乌托邦,必然要失败。“一球两制“是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要经历若干世纪。社会主义“速胜论“和资本主义全面  相似文献   

14.
胡媛媛 《群众》2022,(15):20-21
<正>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以其深沉而持久的力量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题,专章收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最新论述。这些重要论述与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相关章节内容一脉相承,以坚定文化自信为主线,依循“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法路径,从内涵、来源、特质、目标及其价值等方面深刻阐明文化自信的理论蕴涵和实践要求,构成了有机统一的整体,为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15.
新论新见     
中联部中国当代世界研究所研究员肖枫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提出:1.社会主义是一项伟大的社会实验。同所有科学实验一样,不可能一次取得成功,出现挫折是不可避免的。2.苏东剧变不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失败,而是其中一种实践模式即“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要向前发展,必须突破前苏联的模式(当然,也不是百分之百摧毁它)。苏东剧变的原因比较复杂,简单地说可概括为这样几句话:苏东剧变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西方“和平演变“的得手和苏东国家的“改革“变成“改向“是两个直接原因;执政党陷入深刻危机和经济长期没搞好是两个深层根源。背离和抛弃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根本教训。3.社会主义是一个过程,其长期性、曲折性、复杂性超出前人预料。在落后国家尤为突出。希望一步到位是乌托邦,必然要失败。“一球两制“是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可能要经历若干世纪。社会主义“速胜论“和资本主义全面  相似文献   

16.
<正> 六十年代初,我省诸暨市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成为全国政法战线的一面旗帜。30多年来,“枫桥经验”历经风霜雨雪,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跨越由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历史时期,始终坚实如磐,显示出持久的生命力。一、“枫桥经验”是顺应维护稳定、促进发展大势而创造的“治安致富策”。它的基本精神启示我们:必须站在大局的高度,切实把维护农村稳定与促进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工程中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它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运行(自转)规律。科学地界定它的战略地位,使它得到持久地稳定地繁荣和发展,并发挥最佳效益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江泽民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提出“建设社会义义政治文明”,是我们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继十五大报告鲜明地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之后,就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领域建设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和方针的创新。这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阐述了列宁在经济文化落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中所解决的四个重大历史课题:一,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二,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问题,列宁的思想有一个从“共同胜利论”到“一国胜利论”的转变发展过程;三,革命胜利后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问题,文章指出列宁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前就多次提出并尽快实现了重点转移;四,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方式、方法的问题,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列宁提出了保证“新经济政策”社会主义方向的几条原则。文章还简述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规划。  相似文献   

20.
王权  开文 《群众》2000,(7):59-60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社会的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江泽民总书记也多次强调:“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对于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来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职业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