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文气的山水画家晏平喜欢气势磅礴的太行山,他笔下的群山陡峭伟岸,岩石充满灵性,独特的绘画语言使他的画作充满了沉稳厚重的笔墨英气,他是天津山水画实力派突出代表。现在身为天津画院主管专业创作的副院长,他服务画院的目标是,让画家多出精品,使天津画院成为天津  相似文献   

2.
今年3月28日,各媒体披露了一条“48岁乞丐要娶22岁大学生”的新闻,大意是四川省一个曾经当过四个厂厂长的罗福元流落成乞丐,与一个女大学生相爱,他要资助其完成学业,最近就要结婚。媒体和网上均附有照片。一个乞丐,为什么能得到漂亮女大学的垂爱呢?笔者通过深入采访,揭开这个号称“中国第一乞丐”背后的风流与荒唐。老乞丐自曝风流史4月2日晚上9时10分,笔者在费尽周折之后终于打通了罗福元(即媒体上所报的48岁的乞丐)的手机。他和我们没谈几句话,就说他是一个乞丐,手机的话费不多了,要求笔者给他打固定电话,之后,罗福元告诉笔者一个乐山的电…  相似文献   

3.
韦启美,194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艺术系,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著名油画家与漫画家。韦先生受业于徐悲鸿、黄显之、吕斯百等诸名家,从师承关系讲,他属于中国第二代油画家。战争与动乱使他未能像前辈画家那样有幸留学国外,他的油画技巧是从前辈们那里间接得来,再靠自己的天赋与努力。韦启美在数十年教学生涯中力行"明智的放手"之法,他认为:在欣赏学生有生气的作品时,总能得到克服自己艺术老化的"酶",正是他这种民主开放的教学模式,使之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他的艺术生涯包括油画与漫画两个方向,早期油画功力扎实,写实性强;80年代成为其创作风格的分水岭,如《立交桥》尝试着用线、块和形体表现新的纯静而坚实、严密而空灵的实在世界。在老一代画家中,他是走得最快的一位,追逐着  相似文献   

4.
赖东进 《两岸关系》2002,(11):61-61
他曾经是人人嘲笑的乞丐,父亲是瞎子、母亲与大弟精神异常又重度智障,一家12个孩子,全靠他讨饭乞食。他在坟墓里睡了10年,忍受了20年的讥讽、耻笑与鄙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意志,他向世人证明,乞丐也有出头的一天!  相似文献   

5.
全球速递     
正美国:一男子施舍乞丐时不慎掉钱被开乱扔垃圾罚单据美国福克斯电视台5月22日报道,美国克利夫兰市一名男子驾车向一名残疾人捐钱时,不慎将钱掉在地上。当地警方竟然以乱扔垃圾为由,将他的车子拦下,并开出罚单。对此,警方发言人称,处罚戴维斯是因为他违反了另外一项规定。根据当地法律,在公路边行乞或者给乞丐钱都是违法的。戴维斯对于这样的结果无法理解,他计划上诉,但罚单加上出庭费高达500美元(约合3166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傻子?义丐!     
有人说这个乞丐傻,路人给多了钱,他会追着人家找钱;有人说他天生智障,说话做事处处冒着傻气;还有人说,他聪明着昵,自学了文化,会刻章,还会说好几门外语……总之,这个像谜一样的70岁乞丐养大了5个弃婴  相似文献   

7.
乞丐税。法国首都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举世闻名,但这里也是乞丐云集的地方,这颇使法国政府感到尴尬,于是规定,只有缴纳1500法郎税款的乞丐,才能获准在此大街上行乞。犯罪税。在澳大利亚新  相似文献   

8.
有一则小故事说,在一座非常破旧的古庙里,住着一个贫病交加的乞丐。他每天都要风雨无阻地出外乞讨,还是常常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日子。他于是便常常对着古庙里供奉的天神跪地祈祷:“天神呀,求求你发发慈悲,让我发财吧。如果你保佑我发了大财,我一定要为你重修庙宇,重塑金身……”有一天,天神奉命到人间巡查,恰好听到了乞丐这番祈祷的话,于是,天神便来到乞丐的身边,对他说:“可怜的人,就让我来满足你的这个愿望吧。”天神从身上掏出一个钱袋递给乞丐,并告诉他说:“我送给你一个拥有魔力的钱袋,钱袋里永远会有一枚金币…  相似文献   

9.
<正>苗再新先生作为一位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一直执著地追求着他的艺术理想。长期以来他勤奋努力、笔耕不辍,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展并获奖。他品位格调高雅,造型能力坚实,笔墨功力深厚,绘画技巧娴熟,在人物、山水、花鸟等领域都成绩斐然,尤其在人物画领域,他的创作才华更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使他在军旅画家中名列前茅,在中国画坛备受关注,众多美术评论家和学者都对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等撰文评论。笔者在采访苗再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2)
<正>在亚创联文化中心群里,认识了一位画家。他画的荷花,让我突然眼前一亮,觉得意境高雅、笔墨不俗。他是山东济南画家宋盛明,通过艺术交流,看到他更多的作品。我觉得有必要,应该把这样一位画家的国画作品,介绍给大家。让美的艺术,展现给大家共享。宋盛明,出生于一九六二年,自幼酷爱绘画艺术。他擅长工笔  相似文献   

11.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商都县,有一位传奇式的民营企业家。他出身寒门,从一个乞丐的儿子,历经艰辛,奋斗成为全县闻名的“百万富翁”;他富而思进,扶贫济困、乐施好善,在致富路上用爱心谱写了一曲曲奉献之歌。他就是商都县矿产品运销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李如  相似文献   

12.
肖巩 《今日上海》2009,(4):46-47
旅澳画家李宝华,在澳洲取得斐然成就,成为当地著名的华人画家,多年来往返于中澳两国。而最近一年来,他定居于故乡上海,埋头创作。他说:“在这里,我将重新获得艺术创作灵感。”  相似文献   

13.
乞丐并非穷国独有的现象。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美国的乞丐现象并未绝迹。乘车或步行在纽约市,有时在街心路口会见到端着茶杯或铁盒讨钱的乞丐。有的乞丐胸前还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给我一点钱吧,上帝保佑你!”我在美国见到的乞丐并非步履蹒跚的老夫弱女,大多是40岁左右的黑人,他们看上去虽然偏瘦些,但精神状态很好,穿着也不脏不破。谁有怜悯之心,往茶杯或铁盒里投币,他便会道声谢。对那些不理睬的,他也无所谓,不会紧追不舍或拽着人家的衣角,显出可怜巴巴的样子。在纽约的马路边,我见到有类似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  相似文献   

14.
于志学是一位来自中国北部边疆的画家,现在北京作画,准备在香港等地展出作品。最近我采访了这位迄今在中国绘画界还不很出名的画家,他现任黑龙江人民出版社美术编辑,今年四十三岁,身材不高很壮实,衣着俭朴,随和健谈。一个不到二十平方米的房间,既是他的住处,又是他的画  相似文献   

15.
"大红袍"被当地人称作"乞丐茶",品味之后才发现,它其实是"乞丐的外表、皇帝的内身、菩萨的心肠"。南怀瑾先生在他的书中说,喝茶喝到中国的大红袍,算是喝到了顶尖。喝了武夷山的岩茶,其他的茶都不再想喝,好像没有了味道。  相似文献   

16.
杨挺的中国画,别具一格。重浓妆,不唯浓妆;重淡描,不唯淡描——是"浓妆淡抹总相宜",虚实之间见魅力。线条,是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特征之一,是形成民族绘画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而画家杨挺重线条,但不唯线条,点点线线恰到好处。他在《中国画线条艺术的魅力》论文中强调"线"的作用,同时又强调"线"的诗情韵味功力。确实,欣赏他的许多力作,我们不难发现画家笔下有了诸多美而新的形象后,情感阐述的线也做到了虚实之间见火候。品读杨挺画,使人仿佛身临其境,栩栩如生地欣赏到画家描绘的美景,并且从这些美景中确切感悟画家  相似文献   

17.
卞国强是活跃在当今画坛上较有成就的青年画家之一。他在1991年举办了“北京风情”个人专题画展,以及“太行风情展”、“现代人物水墨小品展”等联展,去年又推出“九二水墨画新作展”,这些都使人们感到这位年轻画家的实力及旺盛的创造力。卞国强1958年生于天津,1987年考入中国画研究院进修班。他是天津美术家协会会员,杨柳青画社书刊编辑部美术编辑,现就职于中国画研究院画廊。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画画时极其投入,两眼灼灼地盯着画案上的宣纸,似乎要把自己的一腔思绪、灵感、感受全都倾注到  相似文献   

18.
阎家出了三个画家。确切点说,是阎老画家带出的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一个是他的儿子勇,一个是他的孙子雄。老画家在山水风景画上别具一格,在省内小有名气,而他的儿孙却未继承他的流派。儿子画的是花鸟,孙子画的是人体。画来画去,儿子和孙子的画技长进不大,影响很小。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没有几年活头了,而儿子和孙子却并没有带出来,老画家十分着急。他思虑了一些日子,决定办一个家庭画展,一方面让人们在评头论足中使儿子和孙子在画技上有些长进,另一方面也借以扩大影响。儿子和孙子也很高兴。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画展就开展了。画展设在楼…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4)
<正>我和画家王和平相识是在80年代中期,当时他正在北京进修,作为福州画院的画家,他的写意花鸟画很有成就,形成了个人风格。但他是很谦虚好学的,像一个年轻的大学生一样在中央美术学院学习。我们每次见面时,常常探讨中国画现状和花鸟画的问题,更多时候是他听我讲,他的认真态度给我很深的印象。他在1993年  相似文献   

20.
在巴蜀画坛上有一名宿将,他稳健持重,谦和待人,讲究兢兢业业的研究艺术和做人。他就是成都画院从艺三十余年的高级画师万启仁先生。 万启仁出生于书香门第,父亲、哥哥、姐姐都是高级知识分子,在文学艺术环境的熏陶中,耳濡目染,使他从童年时就爱上了绘画艺术,并立志将来成为画家。他中学毕业后便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美院附中,直读到大学本科,1965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一位地道科班出身的画家。 在美院八年的艺术和技巧的磨炼,造就了他深厚的艺蕴和扎实的功底。朝鲜国家艺术院院长油画家樸先生来访时对他的油画功底十分赞赏,称赞他的素描与色彩融合自然和谐,深沉而不失明朗,含蓄而不失了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