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司法机关及司法权的特殊性,地方人大监督司法一直面临着抽象监督与具体监督的两难抉择。这就要求我们在抽象监督与具体监督之间,为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划定一个合理的界限,以达到既保证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效行使监督权,又保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的目的。为此,地方人大监督司法工作的重心应实现三个转变:一是从个案监督到类案监督;二是从结果监督到程序监督;三是从形式监督到实质监督。  相似文献   

2.
曹众 《公民导刊》2013,(10):5-5
<正>"监督"一词,两层含义:监察与督促。人大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代表人民行使的、最高层次与最高权威的监督。诚如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所言: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理直气壮地把监督工作抓起来,以依法促进"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作为根本出发点和工作重点,切实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力争在一两个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取得明显效果。要在监督工作方面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就必须要进一步增强监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要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权,加强立法工作组织协调,加强对"一府两院"的监督,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近年来,宜昌市猇亭区人大常委会充分认识人大行使监督职能的目标和工作重点,创新人大监督工作,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4.
改进人大监督须处理好六个关系第一,处理好党的领导与人大依法行使监督权的关系。地方党委支持和尊重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帮助解决监督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监督与被监督双方的关系。第二,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第三,处理好监督与参与的关系,在参与中监督,在监督中支持,按照"参与不代替、监督不越权"的原则,从人大监督角度积极参与。第四,处理好依法监督与从实际出发的关系,不搞形式主义,把工作落在实处。第五,处理好行使监督权与行使决定权的关系,防止和克服重视监督权忽视决定权,以监督权代替决定权  相似文献   

5.
依法对“一府两院”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四项职权之一。监督的目的在于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保证国家的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人大及其常委会为集体行使监督权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每年的监督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但是,目前监督的成本还较高,监督的实效还不够理想,这是摆在人大及其常委会面前亟需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笔者认为,要提高监督实效,关键是要正确处理好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6.
<正>人大监督是具有法定权威、代表人民的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近年来,尤其是2021年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在全国人大率先垂范下,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  相似文献   

7.
<正>人大监督实效评价,是指对人大作为公共机关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情况的判断。由于人大监督有其自身的规律、特点和要求,人大监督工作开展可简可  相似文献   

8.
询问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重庆市各级人大依法行使询问权,进一步增强了监督工作实效,有力地促进了一个个民生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而在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过程中,人大应该担负起什么职责?本文试就如何充分发挥人大监督作用、依法对干部行使监督管理权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强化对干部的监督管理需要形成三点共识人大依照《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行使法律监督权或工作监督权,最终都离不开对人的监督,因而必须围绕着对人的监督做文章。第一,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实质上是人大对所任命的"一府两  相似文献   

10.
监督权是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监督权是各级人大致力探索和实践的课题之一。目前,监督不力仍是人大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而监督不力主要表现为处理不力。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其依法行使的监督权从构成要素或运行环节上看,至少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知情权、审议权和处理权。从当前人  相似文献   

11.
首先,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要有一个全面的正确的认识。人大监督权,不是哪一个人的权力,从根本上说,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力,是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重要体现。行政、审判、检察机关接受人大监督,就是接受人民的监督。不承认或不尊重人大监督权,就是不承认或不尊重人民的政治权力。动摇了人大监督权,就是动摇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次,新形势下的人大监督工作,必须紧紧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来进行,保障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这需要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人大监督要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必须转变职能,它管理经济的职能只能保持在宏  相似文献   

12.
<正>重大事项决定权是我国宪法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现行宪法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决定本行政区域内各方面工作的重大事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作用,依法行使立法、监督、决定、任免等职  相似文献   

13.
如何贯彻实施《湖北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条例》,有效地推动和促进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切实增强监督效果,提高监督工作质量,笔者认为,当前必须做到四个突破。一、要在深化思想认识上有新突破首先,要站在依法治国的高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重要性。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监督条例的颁布实施,是我们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个重大步骤,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推进地方工作的依法治理。其次,要从行使人大自身职权的角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责任性。条例的颁布实施其目的在于保障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行使监督职权,促进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不行使监督职权,不履行监督职责,就是失职。因此,我们必须从行使人大的职权的角度,充分认识贯彻实施条例的责任性,增强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
独立行使司法权作为法治国家普遍确立的基本法律原则,是由司法权的特点所决定的,其核心精神是要求法院和法官在司法裁判中只服从法律和良心,不受来自司法外部的干预。要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应处理好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和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人大监督和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检察机关行使监督权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关系等十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人大依法行使监督职权,是党领导人民依法治国的重要内容,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近些年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有所加强。根据李鹏委员长在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要把监督放在与立法同样重要的位置"的指示精神,全国人大常委会1999年工作要点对人大监督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了认真部署。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李鹏委员长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全国人大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和地方各级人大的  相似文献   

16.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法院、检察院的工作开展监督,是人大与"两院"关系的宪法定位所决定的。宪法规定,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和地方各级人大,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由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这从权属、赋权、行使和制约四个方面,明确了我国司法权的运行框架,同时赋予人大履行国家权力机关对"两院"的监督权,以监督和支持"两院"正确行使司法权,确保"两院"忠实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充分行使好人大对"两院"工作的监督权,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  相似文献   

17.
做好人大工作,关键是要认准三个字,即突出一个"敢"字、立足一个"法"字、注重一个"实"字——这是我作为柘城县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从事人大工作5年来感受最深的几点体会。所谓突出一个"敢"字,就是要敢于依法行使职权。首先,是在依法行使职权方面要有敢的意识,敢的胆略、敢的勇气。以监督权的行使为例,这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宪法和法律赋予了你这种职权,你却畏手畏脚,不敢监督,不敢管事,怕得罪人,怕与监督对象搞僵了关系事不好办,老认为人大常委会是"养老单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根本性的监督,人大监督权是深化民主和完善法制的一项重要制度性支持。它能否有效地行使,不仅可以衡量人民主权理论的实践程度,而且有助于强化政治体系中的整个监督系统,规范行政权和司法权。那么,如何依法行使好地方人大监督权,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依法履行好地方人大监督,应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路榕 《人大论坛》2009,(6):11-14
地方人大常委会依法开展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工作,行使好监督职权,这是人大监督工作的基本要求。5月7日,来自全省九个市、州(地)人大常委会(工委)主任就人大监督职能这个重要课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正人大监督"一府两院"工作,要做到真监督、真支持,就必须不断改进工作作风,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对要审议的专项工作有一个比较深入全面的了解。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鸿忠在省委人大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大与"一府两院"既是监督关系也是支持关系,监督与支持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大对"一府两院"要真监督、真支持。这一要求,对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务实、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人大在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首先,真监督、真支持是对人大责任意识的检验。我国宪法规定,各级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这些规定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主权在民原则,赋予了人大依法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