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读者信箱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 作为一个关注贵刊的读者,拿到新一期杂志,我会习惯性地先看专题的主要内容。一本杂志花较大篇幅讨论一个话题,那么,这个话题理应有其值得一提的地方,比如,具有一定前瞻性,与百姓利益息息相关.等等。8月号的《今日中国论坛》,关注的是文化产业对经济转型的引擎作用,  相似文献   

2.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朋友那里看到了《今日中国论坛》这本时政杂志,发现了其中一些视角独特、言语犀利的文章。此后一段时间,我便经常关注贵刊,发现贵刊经常能抓住最新的动向,作出有前瞻性或颇具深度的报道,几乎是每一期杂志,都在印证和加深着我的这种印象。我记得,上一期的《今日中国论坛》就当下十分热门的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作了专题  相似文献   

3.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翻了几期最近的杂志,想谈谈"创新"这个话题。近段时间以来,创新好像是个很热的词,关注时事的人不难发现,各地都在创新社会管理,都声称自己在创新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为群众的利益着想,解决了实际问  相似文献   

4.
读者来信     
<正>《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你好!每次拿到贵刊的最新一期,我都会首先翻看前面的目录,看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如果碰到,就会仔细阅读。由于职业的原因,我对网络等处于前沿的信息比较关注。而看到6月号《今日中国论坛》,我首先就被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报道: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办刊质量,搞好杂志发行,扩大杂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于10月14-16日在北京怀柔航天会议中心举行发展战略研讨会。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袁木、秘书长陈炎兵、《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社长薛启亮,中共中央政策研究  相似文献   

6.
<正>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今社会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一个紧迫而又现实的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为了探讨实践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需求,尽快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中国文化管理协会老龄文化产业委员会、中旭老龄(北京)信息科技研究中心等单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探讨研究论证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社会现状、存在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我是山西的一名普通读者,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开始阅读《今日中国论坛》,到现在已经有近两年时间了。在我的影响下,我儿子也喜欢上了咱们杂志,妻子却反对我们看杂志,意见不小,说儿子马上就要高考了,不好好复习老看杂志怎么行。儿子说看这本杂志对学习有益,不仅能开阔视野,说不定对政治考试有一定的帮助。妻子半信半疑。后来,儿子  相似文献   

8.
当每年的岁末来临时,传媒人都在企盼下一年的枝繁叶茂,《今日中国论坛》杂志也和所有业界朋友一样,在静候着,憧憬着2010年的到来。作为这本杂志的创刊执总,经历了从第一期《今日中国论坛》杂志问世伊始到现在约60期的历程,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     
<正>《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阅读贵刊没几个月,算不上资深的读者,不过还是愿意跟编辑交流一下对杂志的看法。总的来说,我觉得《今日中国论坛》办得不错,不管是栏目设置还是文章的选择,编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作为一本时政类杂志,不仅能让读者了解到时事动态,还能阅读到有深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读者来信     
<正>《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这是我第一次给贵刊写信,想借此说说一些看法。通过阅览过去几个月的《今日中国论坛》,我发现,"专家视点"这个栏目不仅经常能约请到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专家,而且大部分文章也确实比较有见地,敢说话。其实,专家的观点也是一家之言,作为一个不盲从的读者,当然不能偏听偏信。不过,专家毕竟在各自的领域中相对来说积累较多,发表的专  相似文献   

11.
《今日中国论坛》杂志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等22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构共同创办的国内惟一一份集政策咨询、学术交流、人物专访、国事策论、时事述评于一体的综合类月刊,国内统一刊号:CN11-5310/D。本刊采用国际流行大16开本,128页,全彩全铜版印刷。《今日中国论坛》杂志是按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正>《今日中国论坛》编辑部:作为一个忠实读者,在期盼中,拿到了今年第5期杂志,依然内容丰富,依然可见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心中感到很欣慰——选这本杂志作为自己日常的参考读物,没错。  相似文献   

13.
时至今日,2012年过去了半年时间,国内经济环境喜忧参半。一方面,"十二五"规划第二年进入投资项目集中建设阶段,中西部不断承接东部产业转移逐步成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扩大居民消费的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将进一步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另一方面,经济增长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刺激性政策逐步退出以及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使得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资源、劳动力成本上升抬高了经济增长的成本;出口放缓对工业生产形成一定的压力。为保增长、防通胀,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国内各大论坛积极献计献策。中国银行业分行长论坛关注银行转型发展;上市公司高峰论坛讨论转型与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战略;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论坛关注改善投资环境促进跨越式发展;另外低碳绿色,提高民生福祉;弘扬传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也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各有关单位和企业:由《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社主办的"2009中国经济发展论坛",将于2009年6月26-27日在杭州举办。论坛主题为"分析经济形势,寻求发展对策"。论坛将邀请国家经济主管部门领导、经济学  相似文献   

15.
编读往来     
愿与论坛交朋友时值今日才拜读了《今日中国论坛》第一期,一气读完,颇感受益,真有爱不释手之感。读者调查表我已填写寄回,同时写封短信,说几句真心话,以此感谢。我是一名从事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人员,是中共开远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祖籍河南,父辈随刘邓大军解放云南,我也就扎根于云南边疆。我想订阅两份《今日中国论坛》杂志,给宣传部的其他同事也看一看。愿我们以《今日中国论坛》为媒交个朋友。希望论坛越办越好!希望刊物办得更好我觉得贵刊栏目设定得不错,大都十分喜欢。只是希望文章的观点新颖些,文字应更精练,编排更活泼些,以吸引更多…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记者 严冰)9月19日,由中国政 策科学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国 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商务部国际 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22家中央及国家部委研究机 构和全国性学术团体共同主办的今日中国论坛·中国 市长论坛在浙江温州隆重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 员长、今日中国论坛组委会主席蒋正华出席会议,并 作了题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城市经济健康 发展》的主题报告。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会长袁木主  相似文献   

17.
奥运中国     
2006年8月8日,奥运倒计时两周年的日子,《奥运中国》栏目与读者见面了。四年一届的奥运会是世界关注的体育盛会。我们开办这样一个与奥运有关的栏目,意在通过这个窗口,从一个个侧面记录变化中的中国和变化中的人民,反映这个变迁的时代和时代的变迁!资料显示,在2002-2008年之间,奥运会的主办将平均每年拉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0.3个百分点,而且其效应会持续到2008年以后。政府将投入200亿美元用于基础设施、体育设施,交通系统与电信网络及环境美化。奥运已经给中国带来了变化,不仅是经济的,也是文化的,不只是暂时的,也是长期的,可以说中国进入了一个更加令人奋进、令人鼓舞的奥运时代。《奥运中国》报道行进中的今日中国。《奥运中国》专栏,将开设“奥运话题”、“奥运人物”、“奥运合作伙伴”、“奥运动态”、“奥运知识”等几个板块,探讨与奥运有关的经济文化话题、讲述奥运人物的非凡经历、展示奥运中的中国民族品牌、关注奥运筹办动态进程、介绍奥运知识趣闻。《奥运中国》将与您一同经历和见证这个注定要写入史册的时代。  相似文献   

18.
<正>最近,我注意到了两则新闻:一是新一期《人民论坛》杂志关注了中国官场晋升的"天花板"现象。调查显示,在党政机关中,大约有四五十万的县处级干部,作为一个庞大的中层干部群体,他们中只有大概10%——15%能够在仕途上继续升迁,剩下的就形成了所谓的"天花板官员"群体。《人民论坛》的调查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03,(1):59-60
《人权》杂志是中国人权领域唯一公开发行的权威性中央级刊物。杂志以新颖、生动的栏目和客观、公正的评论,先导性地刊载中国各地最新人权信息,聚焦中国人权发展和国际人权斗争热点、难点话题,权威性地剖析当代中国人权理论前沿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前瞻性地阐明中国和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杂志以中、英文两种版本面向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是广大干部群众解读人权、探讨人权的一个重要园地,是世界各国了解中国人权的重要窗口。《人权》杂志创办一年来,受到国内外读者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0.
《今日中国(中文版)》2007,56(1):F0002-F0002,3
中国唯一的多语种对外报道月刊《今日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杂志,由宋庆龄(孙中山夫人)于1952年创办。《今日中国》坚持用事实说话,以生活化的报道方法,全面介绍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提供经济、生活、文化资讯与服务。《今日中国》出版英文版、法文版、西文版、阿文版、中文版(1980年创刊),全球发行;同时出版英文、法文、西文、阿文、德文、中文网络版和藏文版《布达拉》。2004年10月,《今日中国》阿文版和西文版分别在埃及和墨西哥建立了中东分社和拉美分社,在当地出版,发行辐射阿拉伯及拉美地区。55年来,《今日中国》站在中国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