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诗中西域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魏晋南北朝期间西域民族的民族特征,也有利于我们从历史维度的视角加深对少数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理解。西域少数民族文化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传入中原,这种文化也表征于唐诗中,集中彰显了唐诗中的西域乐器文化以及西域舞蹈文化。西域文化对于唐朝诗人创作热情的激发以及对于其形象思维的唤醒具有重要意义,其诗歌意象与文化历史载体记录不仅彰显了西域特质,也凸显民族融合的恢弘进程。  相似文献   

2.
一、觅寻契丹人契丹,是我国北方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战国、东汉时的东胡,西汉魏晋南北朝的乌桓、鲜卑都与契丹族有渊源关系.契丹族与中原王朝的交往,最早见于《魏书》北魏太祖登国三年(公元388年),直到耶律·阿保机于公元916年建立奴隶制政权,经历了500年时间.阿保机即位后,建立“神册”,立长子倍为皇太子,建都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国号为契丹;947年改称辽,983年又复称契丹,直到公元1066年再改称辽;共传位九代,于公元1125年,天祚帝耶律延禧为金所俘为止,共统治210年.后来,耶律大石远走西域,建立辽朝,史称西辽.到公元1218年,西辽又被蒙古军所灭,从阿保机到西辽亡国,共有302年历史,自此辽国即在历史上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3.
腐败之风与西晋短期而亡华东师大教授刘精诚西晋(265-316)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唯一的一个统一王朝,但却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它从建立到灭亡共52年,而从统一全国(公元280年)到灭亡则仅36年。西晋为什么短期而亡?一般史家总归结为晋初实行分封和宗王出镇,...  相似文献   

4.
陈东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5):110-115
岷江上游自古是一条民族迁徙通道,在公元3~6世纪有不少胡人入据这一区域且十分活跃,但目前学术界对岷江上游的胡人活动的史实尚重视不够。本文通过对相关史籍记载的分析,系统梳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胡人在岷江上游地区的活动,认为胡人的入据对当时沟通西域与南朝陆路交往的"岷江道"的开拓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国魏晋南北朝多沿袭两汉做法,对残疾人实行赈济。 据《三国会要》载:文帝黄初三年(公元222年)七月,“冀州大蝗,民饥,使尚书杜畿持节开仓廪以赈之”。五年(公元224年),“冀州饥,复遣使开廪赈之”。《三国志·魏书  相似文献   

6.
佛教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公元前2年(汉哀帝元寿元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使臣伊存来朝,博士弟子景卢从伊存受浮屠经。公元65年(汉明帝永平八年),汉明帝给楚王刘英的诏书里褒奖他“尚浮屠之仁祠”,并将诏书宣示各王,可见朝廷提倡佛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已中国化;梁武帝时期,南朝佛教登上了高峰。唐、宋、元、明、清时期,佛教有了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对佛教采取保护政策,佛徒、居士在我国众多,僧、尼各得其  相似文献   

7.
魏晋南北朝的思想文化成就辉煌,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许多思想文化史的重要课题受到学者们重视,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本文对60年来魏晋南北朝思想文化的研究阶段及研究成果作一总结概述,以期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8.
中国历史上唯一与秦朝相似的王朝是隋。作为重新统一天下 ,继往开来的皇帝 ,隋文帝杨坚显示出丝毫不逊于秦始皇嬴政的英雄本色。其攻灭陈朝 ,统一天下的后勤方略尤其令人赞叹不已。当时的中国自两晋南北朝以来 ,已陷入长达 30 0年的战乱与分裂。公元 580年 ,时为北周大臣的杨坚利用皇帝年幼 ,入宫辅政之机 ,废周而自立 ,建立隋朝。这时 ,除北方游牧民族突厥外 ,长江以南还存在一个与其对立的陈朝政权。在这种情况下 ,立志统一的隋文帝杨坚审时度势 ,制定了正确的后勤方略 ,在八年后勤准备的基础上 ,出兵不到 4个月 ,即击灭陈朝 ,统一南北 ,…  相似文献   

9.
忧患是一种居安思危、深谋远虑、察觉隐患的预警性意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大凡历史上有所作为的统治者,都是在忧患之中励精图治以求勃兴的。而一旦失去了忧患意识,“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如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分裂纷争的政治局面后,曾经繁荣昌盛一时,但因隋炀帝恃其富,不虞后患,骄奢淫逸,徭役无  相似文献   

10.
岳雪莲 《前沿》2010,(14):122-124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同时,突厥在北方草原上崛起,逐渐发展壮大,并建立了统一的游牧政权,成为与隋相抗衡的一支重要力量。隋与突厥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对隋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有很大的影响,也对突厥的发展变化产生了重要作用。在隋与突厥双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双方实行了有利于经济交往的政策,又由于游牧民族经济与农业民族经济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双方开展了频繁的经贸往来,包括贡赐贸易、互市、和亲中的经济交往、突厥商铺、贩运贸易以及大量的民间买卖。本文并不是对双方经贸往来的具体内容的论述,而是试图分析这些经济交往关系中存在的特点以及其中表现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有其独特的生成环境,而中国古代人们的政治观念,也为门阀政治的形成和存在创造了条件。因此,对门阀政治与传统政治文化间相辅相成的关系的探讨,有助于对魏晋南北朝历史时期的特点及其门阀政治加深认识。  相似文献   

1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精神消费状况及其影响刘爱文在《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主阶级的消费特征及其影响》①一文中,笔者曾着重从物质方面分析了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奢侈性消费加强的倾向及其表现特征与影响。事实上,这一时期地主阶级奢侈化倾向的加强除表现在物质消费外...  相似文献   

13.
史卉 《求索》2011,(2):180-182
杂传兴起于西汉末年,经东汉时期的发展,至魏晋南北朝达到鼎盛。魏晋南北朝虽然是历史上少有的思想解放时期,但文艺创作仍旧是以儒家思想为主要表现内容。究其原因,是因为儒家思想在此一时期社会意识形态中仍占统治地位,杂传作者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深受儒学思想的影响,而且不少杂传本身的创作目的也直接体现着儒学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4.
长期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是一个难得的统一王朝,在其短暂统一的几十年中,晋初统治阶级重视法制建设,运用法律武器调整复杂的社会关系,维护西晋的统治,在历史上特别是在中国法制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对此,法史学界尚缺乏必要的研究。本文拟就此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对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及其作品比较优劣高下并分别品级等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普遍运用的一种文艺批评方法。它的产生与先秦两汉以来特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品评风气有密切关系,在形式上则受到"九品官人"法的直接影响,但主要的原因还在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创作的繁荣和品评鉴赏风气的盛行。《诗品》、《古画品录》及《书品》、《续画品》是"品第"批评法的代表,它们之间存在着前后承接、互相影响的关系,并对后世的文艺批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对开放、自由、多元的朝代,其活跃的经济、多元的文化、多民族的相互融合,为唐代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唐朝的文化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汉文化,而是融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于一体的新文化。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表现在文学、绘画、书法、建筑、体育等各个领域,其较之前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和之后的两宋文化,更呈现出  相似文献   

17.
正从哲学思想与科学技术的角度划分,中华古文明在历史上出现过三个飞速发展的高峰期: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其中,商周交替之际出现社会变迁正是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好形势的重要动力,也是中华古代科学技术水平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直到宋元时期始终居于世界前列、保持着"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的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以分裂和动乱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时期(达260多年),其社会福利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贞节观@杨映琳$广东潮州韩山师院政史系!讲师,广东,潮州521014~~~~~~  相似文献   

20.
唐朝政府行政总汇是尚书省,尚书省与草诏出令的中书省、审议监察的门下省共同构成中央政府政务中枢。尚书省总掌执行诏令,下领六部二十四司,对全国各项行政进行了细密的分工。 吏部为国家人事行政管理部门,为要剧之司,故冠于尚书省六部之首。其首长吏部尚书一员,正三品,副贰吏部侍郎二员,正四品,其他各部相同。但魏晋南北朝时,吏部尚书称“大尚书”,朝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