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波 《党史天地》2007,(7):23-25
开国总理周恩来的克己奉公、无私奉献早已有口皆碑,他节操高尚,一生清廉,堪为后世的楷模。但是,有谁能想象得到,他身为一国总理,在世时竞清廉得经常囊中羞涩呢?  相似文献   

2.
张波 《党员文摘》2008,(1):10-11
周恩来一生克已奉公、清廉无私,堪为后世楷模。他身为一国总理,在世时竟清廉得经常是囊中羞涩。  相似文献   

3.
《世纪风采》2003年第2期发表的《周恩来的清廉家风》(以下简称《家风》)一文写的是开国总理周恩来严于律己、大公无私的感人故事。这原本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但笔者读了之后发现该文多处失实,令人索然无味,现特撰拙文以求教广大读者和诸位同行。一、《家风》上“高祖周元泊”不当。据笔者参与编著的《周恩来家世》记载,周茂,字元泊,系周恩来始祖周敦颐13世孙,是绍兴后马周氏始祖。如果周元泊算1世祖,则周恩来是他21世孙,他怎么会是周恩来“高祖”呢?周恩来高祖周元棠,字笑岩,系周元泊的17世孙。二、说周恩来祖母鲁氏“生有一女四子”不对。…  相似文献   

4.
正新中国成立后,亲属们在得悉周恩来当上一国总理之后,希望获得特殊待遇的大有人在。但是,周恩来头脑冷静,在处理亲属的一些要求时,都能直面应对,绝不违反党的纪律,为全党树立了榜样性的"官德"。同时,他也决不是"黑脸包公",对周家一些确有才干的人也尽心培养,照用不误。笔者试着就周恩来在建国初处理与亲属的几件事说明他的为官清廉和大公无私。  相似文献   

5.
南山 《党史博览》2008,(3):4-10
以人民群众为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常说,没有人民群众我们将一事无成。在周恩来的总理生涯中,他勤政爱民,倾注民生,老百姓没有洗澡的地方,他带头捐钱给群众建澡堂;修建密云水库,他批评水库指挥部“见物不见人”;延安人民生活穷困苦熬,他流下了难过的眼泪……这一切,使得老百姓亲切地称他为“人民总理”。在周恩来诞辰110周年之际,本文采撷周恩来总理生涯中倾注民生的几个片断,以纪念这位人民心中的好总理。  相似文献   

6.
开国总理周恩来夫妇的清廉是人所共知的.他去世前是十年"文革"和国家处于十分困难的时期,多少年没有调过一次工资.他们两人的工资一直保持在一个月747.5元(周月薪404.80元,邓月薪342.70元)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7.
开国总理周恩来,人们见到的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周恩来着装逸事》透露了他着装的“秘密”。  相似文献   

8.
伟人周恩来毕生亲民、爱民。他在童年、少年如此,长大成人后如此,当上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也是如此。甚至,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如此。台湾有位作家在周恩来逝世后不久,写了一本《永远的总理——周恩来》的书,他在解释书名时说:在大陆人民的心中,只要提到周恩来,无论是他生前还是去世后,总还习惯地称他“周总理”。这大概是唯一由亿万人民授予他“永远的总理”这一称号,也是世界上唯一获此称号的政治家。  相似文献   

9.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伴随着周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他就是周恩来的贴身警卫员高振普。  相似文献   

10.
他在周恩来总理身边工作整整15个春秋,日日夜夜照料着总理的生活;他陪伴总理夫妇走完了生命最后的岁月,并亲手撒下周恩来和邓颖超的骨灰……  相似文献   

11.
1956年初夏的一天,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待了一位年轻人。周恩来把这位年轻人从头到脚审视一遍,高兴地对邓颖超说:“你看他的模样、腔调和动作多像他的爸爸。” 周恩来所讲的那位年轻人的爸爸,就是多次和周恩来一块  相似文献   

12.
建国初期,周恩来总理视察筹建中的中同革命历史博物馆,当他发现没有王尔琢的照片时,十分焦急地告诉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千方百计征集王尔琢的照片。”王尔琢是何许人也?竟然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特别注意。  相似文献   

13.
霞飞 《党史天地》2008,(12):25-30
庐山会议后不久,张春桥和姚文元都有“喜事”。张春桥的“喜事”,是他得知周恩来患上了癌症。他知道,癌症是不治之症,周恩来将不久于人世了。于是,他把眼睛盯上了总理的位置.做起了“总理梦”。姚文元的“喜事”,是他得到毛泽东的信任,把全国思想文化理论出版新闻全部管了起来,有望再进一步,成为政治局常委。  相似文献   

14.
生活上的“小气”和“斤斤计较” 周恩来生前的厨师安振党说:周总理的日常生活非常俭朴,而且律己甚严。总理厨房里的碗筷杯盘都是从他的工资里开销。为了减轻国家和人民的负担,总理主动承担了他的一些亲属子女和革命烈士遗孤等人的抚养费,所以他平常的工资根本不够开支,经常“挪用”邓大姐的工资以应急需。 周恩来的嫡亲弟媳王士琴老太太说:兄长身为一国总理,却从不乱花一分钱,哪怕是他自己的钱,因为他认为那都是人民的血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的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3月5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110周年纪念日。 一提起周恩来的名字和风范,人们都会肃然起敬、心向往之。为什么在周恩来身上具备如此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如此非凡的人格魅力?我想到了周恩来总理的四次比喻,从中不仅可以领略他的伟大风范,而且可以学习他的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总理一生中有许多动人的故事,他为人民呕心沥血地工作,他的勤俭节约,严于自律和一丝不苟的崇高品质使亿万中国人民从心里敬仰他,爱戴他.他的革命生涯无处不闪耀着亮丽的光辉.本文将介绍给读者的却是总理与茅台结下的一段情缘.1 有人开玩笑说:“其实五粮液酒的质量已经超过茅台了,但仍然没法跟茅台比.因为红军没喝过五粮液,因为总理喜欢喝茅台,差了这两条,五粮液永远也赶不上茅台.”玩笑之中,透出总理对茅台的偏爱.周恩来相信茅台能治病.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总理在国宴上频频向尼克松、基辛格和其他几十名高级官员祝酒,但他却只用嘴唇舔舔杯中的茅台,一圈下来,杯仍然是满的.尼克松的眼睛一次又一次朝周恩来的酒杯望去,充满了疑惑.终于忍不住问道:“我听说您的酒量很大?”周恩来笑笑,回忆的神情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身居高位,从不利用自己的地位谋取私利;他在北京如此,就是回到故乡浙江也是如此。他一生清廉、一身正气、以身作则,把一个务实、清廉的政府形象树在了全国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18.
永恒的怀念     
永恒的怀念□穆欣1998年3月5日,是敬爱的周恩来总理诞辰100周年。望着摆放在案头的总理遗像,他那炯炯的双眸和刚毅的浓眉,亲切和蔼的音容笑貌,引起我无限的思念。很早就听到了“周恩来”的名字,还在斯诺等人的著作中读到过他那饶富传奇色彩的战斗经历。第一...  相似文献   

19.
曹应旺 《党史博览》2012,(5):9-14,26
周恩来担任政府总理26年,功勋卓著,被人民群众称为“人民的好总理”.他为什么能赢得人民这样的称赞?他为什么能出色地管理好中国这样一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情最为复杂的大国的国务?他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至今仍令人津津乐道的大国总理?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当中,开国总理周恩来无论是参加重大国事活动还是在家中会见客人,人们见到的他总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透过他那堂堂仪表,向世人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和文明。其实,就周恩来的穿衣而言,其艰苦朴素的程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如果用“外华内俭”来形容他的着装是再恰当不过的。为了使“外华内俭”统一起来,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动人的故事。作为泱泱东方大国的总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周恩来出现在人们眼前时,身上的衣服总是干净整洁,有线有棱,落落大方。然而,尽管周恩来总是仪表堂堂地出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