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苏区是在1931年10月粉碎了国民党对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大规模军事"围剿"后,由毛泽东、朱德等直接领导下开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又称中央苏区).  相似文献   

2.
中央苏区在发展赤色邮政事业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经过苏区艺术工作者的精心设计,发行了15枚不同面值的邮票,而闽西苏区先行发行了2枚赤色邮政邮票和1枚赤色邮政邮花。苏区邮票的构图艺术匠心独运,热情讴歌了苏维埃运动和对革命战争的必胜信念。中央苏区邮票的大量发行和使用,沟通了苏区之间及与外界的联系,加强了苏区军政机构和人民的邮件、物质往来和信息交流,促进了苏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有力推进了革命战争的胜利开展。  相似文献   

3.
陈珍 《广东党史》2011,(5):47-47,49
1931年,以江西瑞金为中心,分布于江西南部、福建西部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根据地最大时辖有21座县城,总面积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50万。但是,这块红色摇篮令蒋介石坐卧不安。为配合国民党的军事围剿,1931年初蒋介石下令根据地内的邮局及邮班一律停办。为打破敌人的封锁,搞好根据地内的通信和对外联系,中央苏区逐步创建了自己的赤色邮政,成立了管理机构——赤色邮政总局和赤色交通总局。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赣南、闽西等地区建立的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最大、也是最有影响的苏维埃区域。军事斗争是中央苏区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构成了中央苏区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时,弱小的红军依靠人民群众,以劣势的兵力和装备,连续打破了国民  相似文献   

5.
刘明钢 《党史博采》2013,(11):43-44
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胜利后,赣南闽西根据地连成一片,形成了以瑞金为中心的,全国最大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7日至20日,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在瑞金叶坪召开,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毛泽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先后成立了两个直属苏维埃中央政府的省级苏维埃政府,20多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此纵横驰骋、指点江  相似文献   

7.
“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进军赣南闽西后,经过艰苦转战,相继开辟的以赣南、闽西为主的全国最主要的苏维埃区域。多年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范围划分问题争议颇多,众说纷纭。我们以尊重历史事实为出发点,查阅了一定数量的历史资料并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我们认为,武平是中央革命根  相似文献   

8.
中央苏区政治动员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央苏区政治动员概述中央革命根据地(即中央苏区)建于20年代末期30年代初期,丧失于1934年10月。它的建立和发展与其政治动员密不可分;而且.它的政治动员过程基本上同其历史发展阶段相一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1、政治动员的初步兴起时期。这个时期大致认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向赣南、闽西进军起,到193o年6月作为中央苏区基本地域范围的赣西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相继建立和红一军团成立止。这一时期,中共以农民梦寐以求的土地问题为政治动员的出发点,不断探索,从《兴国土地法》到中共闽西“一大”,从“二六”会议到南…  相似文献   

9.
1929年,毛泽东从井冈山出发,转战赣南闽西,创建了中央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央苏区党政军主要负责人。但是在1931年的赣南会议和1932年的宁都会议上,他遭到“左”倾错误路线的排斥,相继被撤销了党内和军内领导职务。从此,党内的高层会议都不让他参加,他成了一个“靠边站”的人。可是,1934年12月12日他为什么又参加了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通道会议呢?  相似文献   

10.
1929年初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并非事先就有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设想,也不仅仅着眼于摆脱经济和军事的困局,而是综合考虑了经济上解决"给养匮乏"的问题、军事上实现"围魏救赵"的策略、政治上贯彻"向赣南发展"的指示、客观上以"出击赣南"比较可行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正确决策的结果,后来在客观上促成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开辟以及中央苏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  相似文献   

12.
一、宁化与中央苏区的发展   闽西和赣南,这是毛泽东、朱德开辟井冈山道路之后,辗转来此创建中央苏区时所打造的最初两块根据地.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多次穿插于闽西赣南之间转战.第二次入闽作战达8个月,在闽西南片各县建立了红色政权,扩大和初步巩固了闽西苏区;同时,经过古田会议,解决了党内的纷争,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和发展了建党建军纲领.……  相似文献   

13.
刘贯宇 《理论导报》2013,(8):21-22,50
从1929年初至1934年,中央苏区在崇山峻岭、沟壑纵横而又被四面白色包围的赣南闽西境内顽强地生长和发展着,并形成了以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为主要结构的具有鲜明特色的经济生态环境,它对中央苏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厦门大学历史系孔永松、林大乙台作编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一书,最近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章五十六节共三十五万字。它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专著。《史要》一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历史文献和亲身经历过中央苏区伟大斗争的革命老同志的回忆为主要依据,上起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下迄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争,突出重大历史事件和相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20年代赣南闽西的土匪十分猖獗,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它的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社会根源,它是各种社会及自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使文明被野性所扼杀,最终失去控制,转向了异化和诉诸暴力。赣南和闽西是20世纪30年代中央苏区的基本区域,能否顺利地解决当地猖獗的匪患,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中央苏区时必须面对的课题,直接关系到中央苏区的发展和巩固乃至整个中国苏维埃运动的能否顺利开展,这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和考验。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邮政总局钤印邮袋 一只钤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邮政总局”印章,用赭红色颜料绘有内置交叉镰锤红五星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徽”徽记的“赤色邮政”邮袋,最近在江西吉安发现。   有关专家考证后指出,这只赤色邮袋的确切使用年限当为 1934年。它的发现,不仅为研究苏区邮政初创及发展历史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也为研究中央苏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一份不可多得的重要参考物证。 (邹晓明、蔡厚正 )  中央苏区《各种法令条例汇集》 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颁布、湘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出版、湘…  相似文献   

17.
中央苏区是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主力,经过艰苦转战相继开辟的以赣南、闽西两块革命根据地为主发展起来的全国最主要的苏维埃区域。多年来,对中央苏区的范围众说纷纭。我们查阅了大量历史资料,认为武平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央苏区的历史地位应得到确认。  相似文献   

18.
1929年起在红四军多次进军粤东北的推动下,粤东北苏区与赣南、闽西苏区逐步形成一体,组成中央苏区。大量历史文献和当事人回忆资料证明粤东北苏区属于中央苏区的组成部分,应当还原这一历史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即中央革命根据地,它是在闽西、赣西南地方武装暴动的基础上,由毛泽东、朱德直接领导开辟的。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一块苏区,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首脑机关所在地。1981年6月27日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作为中央苏区重要组成部分的上杭理应享此殊荣。  相似文献   

20.
余敏 《广东党史》2009,(4):41-43
中央苏区,又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含广东省与闽西相连的大埔县等)建立的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当年大埔为何会成为“中央苏区县”呢?笔者根据有关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浅作如下的记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