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尹春雨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9,21(3):105-108
我国目前的公民出入境管理法本身存在瑕疵,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导致我国公民出入境管理工作陷入顾此失彼的尴尬局面。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公民出入境管理制度进行改革,构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出入境管理法律体系。制定出入境管理法;建立统一的法律监督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郝佩韦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3):76-79
罪犯在监狱劳动改造期间应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担任国家、企业、事业单位领导职务权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权 ,人格不受侮辱权 ,私人财产权 ,辩护、控告、申诉、检举、批评、建议以及获得赔偿权 ,休息权和获得劳动报酬权 ,宗教信仰自由权 ,通信权和会见权 ,婚姻权和家庭权以及特许权等 ,监狱人民警察应当明确这些权利 ,以利于对罪犯权利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徐坚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1,(4):14-18
本文试从迁徒自由是公民所应享有的基本权利,但在我国却缺乏必要的关注之间的矛盾入手,阐明对我国公民这项权利的行政救济的必要性。在我国对限制公民出入境的行政救济缺乏必要的程序法律保障的情况下,笔者分析了相应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国外的一些经验,建议对出入境的管理机构进行改革并通过立法来明确出入境权利的救济程序,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汪勇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2(4):22-25
罪犯权利按其形态可分为道德权利、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法定权利是指国家法律制度所规定的权利 ;而现实权利是指罪犯实际所享有的权利。从历史的视角来考察中国罪犯的权利状况 ,本文把中国罪犯权利的发展进程分为罪犯无权利时期、罪犯权利萌芽时期和罪犯权利发展时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周志华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4(6):46-50,59
权利存在着应有权利、法定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状态。权利的实现是一个从应有权利到法定权利再到实有权利的动态过程。在我国现阶段,无障碍通行权已从应有状态上升到法定状态,完成了权利实现的第一步。但无障碍通行权的实有状态与法定状态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为无障碍环境的缺乏。为保证残疾人获得平等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国家和社会应采取措施,积极地营建无障碍环境,促使这项权利从法定状态上升到实有状态。 相似文献
6.
赵艺璇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6,(1):133-144
健康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是劳动者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而功能在于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劳动义务拒绝权,也是劳动者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权利之一,是影响劳动者生存和发展的基本人权.但法律上的认可和理论上的研究并没有保障劳动义务拒绝给付权的行使.人权存在的三种形态理论为该权利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独特分析视角,从这一角度研究发现:劳动义务拒绝给付权从应有权利向法定权利再向实有权利转化时会发生必然的“折损”,如何最大限度减少这种必然“折损”是我们在理论研究和法律制定及实施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马建文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7,(6):29-33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联合国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涉及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公约。这些国际公约促成了服刑人员权利的国际保护,也推动和督促了各国在其国内法中对服刑人员权利的确认和保护。确认并保障服刑人员依法享有权利,已是现代各国刑罚制度共同遵循的一条基本准则。新中国监狱十分重视对服刑人员的人格和尊严的保护,已建立了较为广泛的服刑人员权利保护制度。监狱法律制度对女犯、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和少数民族服刑人员等某些特殊服刑人员群体都规定了特殊的权利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开泽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从能否获得保障的视角来看,法定权利被分化成两种形态:"法益性权利"和"现实权利"。法益性权利主要是指受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法律保护程序的欠缺以及公共政策和社会整体观念对权利的排斥等因素影响,权利主体难以或者不能获得国家强制力保护的一种法定权利。在法益性权利概念语境下,权利义务关系出现了变异,本来处于法律强势地位的权利主体成为"法律弱势群体"。法益性权利的概念目标,在于从权利保障的视角来认识理解权利,关注权利和义务的协调配置问题,增强权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10.
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课题组 《公安理论与实践》2000,(2)
非法出入境的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声誉和国际形象,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危害。目前对非法出入境的治理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预防打击不力,各有关部门权责不明,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机制,加强内外合作,有效治理和打击非法出入境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1.
柏晓明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2):64-67
一、我国公民出入境管理现状 公民出入境管理伴随着改革开放,经历了从严到宽、从少到多(出入境人数),从依靠行政命令到逐步实行依法管理的转变过程。出入境管理队伍得到了扩大和锻炼,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为维护中外人员合法的出入境权益和服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成绩是应该肯定的。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前提下,公民出入境管理部门如何根据世贸组织规则和我国与世贸组织成员国家已达成的人世协议,加强管理,完善服务,使出入境管理工作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已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范围内提出“环境权”这一概念以来,环境权作为环境法学的理论基础与核心,中外法学界对环境权理论研究相当的关注,环境权的理论研究呈现一片繁荣。在本文中,笔者选取“公民环境权”的角度,对环境权的性质以及法律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2):27-33
非法出入境的犯罪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的声誉和国际形象,给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危害。目前对非法出入境的治理认识不足,基础工作薄弱,预防打击不力,各有关部门权责不明,尚未形成有效合力。为此,必须通过改革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治理机制,加强内外合作,有效治理和打击非法出入境犯罪活动。 相似文献
14.
胡斌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0(2):32-34
从消费者对“知假买假不受保护”的普遍反对中,折射出他们对法定权利的认识尚停留在感性阶段,而缺乏对其实现的具体细节的理性探析。其实,法定权利和现实权利之间存在较大距:4,前者能否转化成后者,还取决于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在法定权利日益丰富而实现却存在诸多障碍的今天,对其实现所必备的相关细节的深入关注,就愈显重要。 相似文献
15.
从宪定权利到法定权利——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情况调查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建立城乡一体化的低保制度、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城市和农村双轨制、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农村特困户救助并行。农村低保制度与城市低保制度在救济内容、方式、标准、周期及资金来源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别。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存在法律规范缺失、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制度执行情况不尽如人意、施恩观念依然存在以及资金不足、来源渠道不畅等问题。完善农村低保制度应从以下方面着手: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救助义务、采取积极措施确保资金来源、实行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理清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各项专项救助的关系、细化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并明确保障标准的确立原则。 相似文献
16.
17.
改革中国出入境管理体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分析我国出入境管理体制的现状,探析我国新出入境管理法产生的变革。我国出入境体制存在中央事权名不副实、部门重叠管理混乱、边防检查宽入严出等弊端和问题,需从实现出入境管理的中央事权、改革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移民法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8.
《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6):26-31
平潭实验区是探索两岸交流合作先试先行的示范区,也是海西经济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创新平潭实验区内的出入境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促进实验区的经济发展与两岸的交流合作,也为指导新形势下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的出入境管理工作提供借鉴,从而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王兆鑫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23,(6):121-128
公民宪法权利到法律权利的转化要依靠宪法的实施。在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要想真正实现宪法权利到法律权利的现实切换,需要立法保障、社会权保障和司法保障协同推进。立法保障是宪法权利转化为法律权利的基础与前提;社会权保障是指公民权利尤其是社会权的发展离不开一系列具体制度的安排;司法保障是指权利司法救济机制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宪法诉讼模式的建立能为宪法权利提供全面的保障。这三种保障模式有不同的侧重点要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制度包括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两种制度。本文在概述我国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合理使用的构成要件及该制度的合理性,法定许可制度的特点、正当性以及我国法定许可使用制度的不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