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因返还拾得物而享有获取报酬的权利,是近代世界各国民法立法的通例,我国在制定物权法时,应借鉴和参考国外的或其它地区的立法经验,确立我国的返还拾得物获酬权制度.本文从物权立法的角度论述确立我国的返还拾得物获酬权制度的社会条件、各地实践经验,以及其必要性,对确立我国的获酬权制度的合理性予以阐述.  相似文献   

2.
财物遗失后,遗失人与拾得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及遗失物所有权归属问题是物权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现行立法对遗失人的权利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却忽视了对拾得人权利的保护,使拾得人与遗失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处于失衡的状态.建议立法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和附条件取得遗失物所有权的权利,以完善拾得人权利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拾得他人遗失物品发生纠纷的事件屡见报端。这些由拾得物引起的纠纷引出了一系列的民法问题;拾得他人遗失物品应否如数返还?返还遗失物品可否取得报酬?不返还期间遗失物品发生毁损灭失,拾得人是否应承担赔偿责任?等等。这些问题,既是司法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又是完善民事立法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我国民事立法对此仅有一个原则规定,远不能满足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试图采取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其他国家有关规定的分析和对我国司法经验、实际情况的研究,对我国有关拾得物的立法进行评析并提出完善建议。一有关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民法通则》和《物权法》中拾得遗失物制度的相关规定,对该制度中的拾得物归属、报酬请求权、费用偿还请求权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和评析,指出了几点《物权法》对该制度的完善,并提出了自己对拾得物遗失制度的几点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而引起纠纷的应按侵权之诉处理,而不应按不当得利之诉处理。理由是: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貌似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实乃侵权;司法解释明确规定应按侵权之诉处理;按侵权追究其民事责任还可与刑法中的侵占罪相衔接,以利于对财产所有人权利的保护。造成对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的性质错误认定的原因:一是法律规定不完善,不明确、不具体;二是受传统民法理论的影响;三是便于原告举证和审判机关的及时结案。正确认定拾得遗失物拒不返还的性质对司法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自古就有"拾金不昧"的传统美德,但要求人们付出劳动却不计报酬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难以通行,而且现有的《物权法》在相关问题上的规定存在很多缺陷,这将会导致"路不拾遗",物不能尽其用,不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然而域外有关遗失物拾得制度的规定比较完善,借鉴域外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遗失物拾得制度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带来观念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物权法》如何设计拾得人的报酬请求权,体现了道德理想的愿望与世俗利益需求的价值冲突。消除现行立法中的阻滞因素,使两者得到利益平衡、融合,其必由之路就是赋予拾得人报酬请求权。  相似文献   

8.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定的有益参照,不失为一种好的尝试。  相似文献   

9.
物权法对遗失物内容作了较为具体的规定,使遗失物招领在程序上具有了较强的操作性。但是中间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对拾得人的利益诉求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而这对于拾得人的行为会有直接的影响。探讨拾得人报酬请求权和遗失物孳息权利归属,对遗失物制度的完善会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0.
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和构造也经由社会的演进、理论的发展和立法的变迁而被赋予更新的内容。不当得利制度在我国表现在立法中,条文设计极其简略,没有可操作性。故而对不当得利的法律构成、法律效果及法律研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物权法》第九章"所有权取得的特别规定"一章,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是沿袭大陆法系国家一以贯之对动产所有权取得集中规定的表现。将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不加区分地涵括动产和不动产,实为特殊动产所有权规定的不当体例,并且阙如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等特殊动产所有权制度付之阙如,导致了动产所有权实践保护的不充足和物权法体系的不完善。当前,正值我国民法典物权编编纂的重大契机,藉此完善特殊动产所有权立法,界分动产和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肯认遗失物拾得、无主物先占、添附及取得时效制度,真正实现物权法定分止争和物尽其用的功用和价值,促成民法典物权编的科学性和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公众参与立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构建法治社会,而在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关系的诸多利益,主体的和谐共处乃是立法的理想目标,实现和谐立法一方面有赖于立法机关、立法者的民主精神,另一方面更在于公众的立法参与。我们应在公众参与立法实践与国家积极吸纳民意的良性互动中,努力推动我国公众立法参与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中,经由一条渐进和持续的"中国式发展道路"而得以和谐、有效地实现。  相似文献   

13.
从对相关制度的比较分析中可见 :在存在动产善意取得、先占 ,以及对遗失物、拾得物的占有取得等诸项制度的情况下 ,动产时效取得仍有其适用的逻辑空间 ;以不动产登记为核心的现代财产登记制度亦不能取代取得时效的适用价值 ;设立取得时效制度符合立法的效率原则。准确界定时效完成后产生的法律后果 ,应协调取得时效与财产登记制度、取得时效与物上请求权消灭时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有关相邻妨害的诉讼纠纷及集团上访不断。如何经由立法、判例及学说解释途径而完善我国相邻关系中的近邻妨害制度,已是我国立法,司法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刑法修正案(八)》将醉酒驾驶入罪,在立法层面予以规范。醉酒驾驶入罪的立法理由与醉酒驾驶入罪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而立法理由体现出刑法的民生理念。在汽车时代、风险社会的当下,刑法经由醉酒驾驶入罪有力地回应了时代问题的挑战,完成了刑法规范对社会秩序重建的使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对侵占罪犯罪对象的概念和范围有不同认识 ,文章通过对各种观点进行评析后认为 ,代为保管他人财物是基于信任关系而委托他人保管的财物及因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而保管他人之物 ;遗忘物和遗失物在法律上是同一的 ,只要在追诉时效之内知道或经他人帮助有证据证实为何人拾得占有的财物均可视为遗忘物 ;埋藏物是指埋藏于地下或他物之中 ,暂时脱离物主控制的物品  相似文献   

17.
从宪法学视角看,"弱势群体"系"制度保护不足的宪法权利主体",其宪法权利体系由"自由权"、"社会权"等实体性宪法权利与"请求保护权"等程序性宪法权利组成。弱势群体享有宪法上一般权利主体和特殊权利主体之双重地位,由此而可能发生的"权利竞合"与"权利冲突"现象,须借鉴域外宪法学原理,而透过法律条款作妥适之处理。弱势群体之宪法权利可经由立法路径转化为法律法规上之具体权利,亦可通过"合宪性解释"方式经由"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两种路径而予以实现。  相似文献   

18.
拾得遗失物是一个事实行为,物权法对其的制度设计使其制度在理论上存在法律争议,如何界定遗失物,如何认定拾得人等争议如果不能加以分析明确,在实践中极容易损害所有者、占有者的权利,也无法全面地保护所有权、完善其理论体系,探讨拾得遗失物制度当中的几个比较突出的法律问题争议,期望以此推动所有权取得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立法是对法律所欲规范主体间的"权利资源"和"权力资源"进行制度化的配置.而在立法活动过程中,唯有使各个利益主体能够在公正、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地参与博弈,才能使制定出的法律达到各方利益主体间相关权利和义务的有效协调和平衡,此亦凸显出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性.而本文即从民主理论的进路出发,来分析探究西方公众参与立法的历史沿革,以期能为我国当下日益兴起的公众参与立法模式,提供理论层面上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论立法的协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法是否协调一致,与立法的质量状况有着直接的关系。立法的协调性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上:立法表现形式的协调;立法内容之间的协调;立法内容与立法形式的协调和立法体系的协调。只有做到这几点,立法文件和立法体系才可能达到协调、一致,才可能具有较高的立法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