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立案,立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什么地位和作用,公安机关执行立案情况如何,特别是立案与执行法律是个什么关系,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现行公安机关刑事立案工作中,该立不立、不该立而立、立而不究等问题进行了归类分析,揭示了立案不实的危害性和现行立案监督环节中所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加强和完善立案监督提出了如下建议:赋予检察机关相应的监督处分权;提高检察官自身素质;公安机关设立专门的立案部门;检察院设立专门的立案监督部门;加大普法力度,增强群众法律意识,赋予并保障其监督权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不断完善,有关人权保障的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侦查部门,其活动直接与公民的权利密切相连,在实际操作中的侦查立案也很容易造成对人权的侵犯。从立案的性质、立案规范的不足对人权容易造成侵犯着眼,怎样把握立案的条件,在实际操作中切实保障公民的人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前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不实的问题普遍存在,危害相当严重。作者认为,造成立案不实主要是对刑事立案监督不力,提出要从根本上杜绝立案不实,必须加强立案监督,包括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内部监督包括上级公安机关对下级公安机关的监督;开展公安统计执法检查;制定科学考核指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成立监督委员会。外部监督包括人大的监督;检察机关依法进行的监督;专门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5.
立案是刑事诉讼中开始进行刑事侦查的必经的启动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个独立程序,立案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是进入侦查或审判程序之前的一个判断程序,而这个判断程序又直接决定了对某人或某单位是否开展侦查或审判活动。立案工作当务之急是建立高效的现代化警务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各项操作规范,不断创新,促进立案程序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公安机关现行的受立案机制,办案单位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存在案件该受不受、受案不及时、案件该立不立、立案不实等问题。推行受立案分离和立案归口管理,对强化受立案审查监督,防范冤假错案,提升执法公信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完善接处警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受案登记,设立专门受立案机构,加强立案审查,健全配套制度,建立受立案监督机制,实现有案必受、受案必核、立案必查。  相似文献   

7.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诉讼的监督,应当是对刑事诉讼活动全过程的监督.但是,在1979年制定的刑事诉讼法中只规定了人民检察院对侦查、审判、执行的监督,没有规定对立案的监督.这就使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进行立案监督缺少法律依据.同时,近年来由于存在司法腐败问题,公安机关该立案而不立案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种情况的出现,使群众告状无门,打击犯罪不力,公民合法权利无法得到及时保护.针对  相似文献   

8.
刑事立案监督 ,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应当立案的案件没有依法立案 ,以及刑事立案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法律监督 ,对被害人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决定向检察机关申诉的案件进行监督 ,是检察机关刑事立案监督的重要内容之一。一、办理被害人不服公安机关不立案案件开展调查工作的作用根据《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 373条的规定 ,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不立案侦查 ,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 ,人民检察院应当受理 ,并根据事实和法律 ,进行必要的审查。该规定赋予检察机关立案监督调查权 ,明确了调查工作是立案监督工作的有机组…  相似文献   

9.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的初始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自公安部推动完善受立案制度至今,各地公安机关有案不接、不录、不受,受案不查、立案不实、立而不侦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大背景,尝试挖掘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不规范的根源,从而梳理并查找受立案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探寻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10.
受案、立案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惩处违法犯罪的初始环节和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但自公安部推动完善受立案制度至今,各地公安机关有案不接、不录、不受,受案不查、立案不实、立而不侦的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立足于深化公安改革的大背景,尝试挖掘公安机关受立案工作不规范的根源,从而梳理并查找受立案制度改革落实过程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探寻公安机关受立案制度改革的破局之路。  相似文献   

11.
河北省某市人民法院以公安机关未对被告人刑事立案,所取得的证据不具有合法性为由,判决被告人不构成犯罪。立案是刑事诉讼程序不可或缺的环节。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改革背景之下,刑事立案与否直接影响到证据是否合法和是否定罪处罚。然而,现行立案规定的粗疏和具体立案规则的缺失,导致公安机关在选定立案模式时,忽视立案模式对于证据合法性的影响。从审判视域检视公安机关的立案模式选定,确立以“未附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立案模式为原则、以“附有嫌疑人的犯罪事实”立案模式为例外的基本规则,可以避免指控犯罪事实的立案盲区。  相似文献   

12.
面对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的诸多不确定性,党中央对维护经济安全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提出了新要求和新任务。公安机关在依法打击和积极防范经济犯罪活动中,对非法集资类案件受立案常常陷入两难境地。因此,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存在的原因,并对如何兼顾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做好非法集资类案件受立案工作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侦查阶段程序性违法情况比起诉、审判阶段更为严重.公安机关对违反侦查程序行为的制裁,更多是将视角集中在严重侵犯他人实体权利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并以实体权利的损害作为追究法律责任的基础;而公安人员侵犯他人诉讼权利的程序性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制裁.同时,由于侦查过程的封闭性,受侵害人在整个过程中都处于被动甚至失去人身自由的地位,很难收集到证明侦查人员程序违法的证据,也造成了实践中"违法多、举报多、查处少"的局面.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网络交流工具的更新换代,催生了微信等新兴媒体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新媒体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是可以全方位、多方面地获取信息。微信新媒体的话语权具有不确定性、广泛性、无权威性、开放性、即时性等特点,这在某些方面对现代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新媒体广泛运用、全媒体时代到来的大背景下,公安新媒体建设应从个体账号的运营和维护,转到整体框架的谋划和建设上来,推动公安新媒体建设和公安宣传工作走长远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法学论文写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永前(《法律科学》编辑、法学博士生)我演讲的主题是关于引文注释以及参考文献的规范。我在作编辑的这几年里,经常会收到一些来自检察院和法院的稿件,这些稿件大多集中在对案件和罪名的思考上,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形式方面的问题,就是这些文章很少有注释;有的来稿还带有人民法院印章,像一个判决书一样,像这样的来稿我们一看就觉得不符合形式要求,因为起码的学术规范都没有注意到;有的作者在文章后面列上了一些书籍,  相似文献   

16.
构建服务型公安机关是政府改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民服务活动有利于提升公安机关服务社会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公安机关执法为民的能力;有利于打造高效、廉洁的公安机关形象.在现阶段,公安机关应该通过加强民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拓宽对民警的业务培训,提升服务社会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以从优待警为载体,激励民警工作士气等途径,继续深化公安机关的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公安机关2009年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以大走访、队伍教育整治、舆论引导、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为主要内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取得了群众观念普遍增强、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丰富、管理服务进一步优化、舆论引导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等成效;同时存在思想认识及工作载体、工作方法等方面的不足。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工作,应以深化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为基本载体,以深化大走访为基本方法,以加强队伍建设为根本保证,着力加强群众工作和舆论引导工作,重点突破,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8.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是队伍建设的关键,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应贯彻十六大报告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一是加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政治理论素质;二是坚持“四化”方针,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三是牢记“两个务必”,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的作风建设;四是增强团结,坚持和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人民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 ,在刑事诉讼活动中有权行使五大监督权 :立案监督权、侦查监督权、审判监督权、判决裁定监督权和执行监督权。对于立案监督权 ,不论是从立法表述到司法实践 ,都是以监督“该立案而不立案”的违法行为为重点 ,而且经过近年的严格监督已取得一定成效 ,此类违法行为明显减少。而对于“不该立案而立案”的违法行为 ,从理论探讨到工作实践却都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现实生活中 ,“不该立案而立案”的违法行为不仅大量存在 ,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秩序和法律秩序的稳定。下面 ,本文拟对此类违法行为的监督可行性、必…  相似文献   

20.
公安机关政治建警是公安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在新时代背景下,将公安政治工作与“四史”宣传教育有机融合是在新征程上有力有效推进公安机关政治建警的时代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