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强调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高速、高效、优质、高产的目标,需要进行多方面的努力,但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邓小平同志曾精群地指出,我国农业最终要靠科学解决问题。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需求多样化、变化快、风险大的现实,决定了农业本身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不断开拓和占领市场,向多元化、多层次,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因此依靠和发展科技,大力开发面向市场的科技型、品味高的新产品,是振兴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农业科技企业在农业科技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农业现代化的生力军。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基本上还处于雏形阶段,在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人才管理等方面还有较大的问题,影响并制约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因此,探索农业科技企业运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农业科技企业成长的对策与建议,对推动农业科技企业的成长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开创农业现代化新局面的奋斗目标,靠什么来实现呢?一靠政策,二靠科学。靠政策,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靠科学,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了政策的保障之后,如何进行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就成为搞好农业生产的一个突出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个道理,越来越被广大农民的实践所证实。责任制前,是否采用农业科学技术,与农民的经济利益没有多少直接的关系。因此,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得较慢。现在,科学技术同农民的经济利益挂上了钧。不懂得科学,种田就不能增产,养猪不能增收,直接  相似文献   

4.
靠科技治理乡镇企业的环境污染王秀云南某土法炼硫工场,漫天磺烟、遍地焦土;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发展为颇具规模的炼硫厂,已是处处空气洁净,四周绿草茵茵。国家环保局提供的这两幅时隔7年的现场照片,展示出高新技术在治理我国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方面的广]周前景。19...  相似文献   

5.
靠科技高“飞”的湛江开发区王树生,陈祥胜靠两万元开办费起步创建的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国务院最先批准的国家级序列的开发区之一。依靠执行类似经济特区的政策优势,湛江开发区在昔日赤土荒丘上建成现代工业园区,近两年又将重心移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力求成为...  相似文献   

6.
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探索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无论是实现高度规模化土地经营;还是提高生产单位组织化程度;提升农业物质装备水平;构筑农业科学技术支撑;形成完备农业产业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都需要在农业制度安排与集成创新上取得突破。农业制度创新对发展现代化大农业至关重要。其价值取向在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农民不断不增收,不断提升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制度创新的重点内容是:农地使用权制度创新,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创新,农业科技制度创新,农业机械化制度创新,农业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和农业耕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是实现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跨越的基础。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国家繁荣、社会稳定的战略支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压舱石”,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一环。科技投入偏低和农业结构性矛盾、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协调,制约着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新征程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强化科技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融合;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农业强国之路。  相似文献   

8.
素有“北国粮仓”之称的吉林省,近几年来粮食生产连续登上3个台阶,最高年份产量达到22多亿公斤.今年,在遭受严重洪涝和干旱灾害的情况下,粮食又获丰收,总产量达195亿公斤以上.取得如此成绩,农业科技功不可没,据统计,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接近50%,在全国名列前茅.“靠科技增粮致富”已成为吉林省广大干部和农民的共识.然而,农业科技成果质量较差,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等问题,仍让广大农民眉头紧皱.  相似文献   

9.
《瞭望》1995,(37)
本期发表的姜春云同志的文章,全面论述了当前我国农业的现状、发展形势及其对策,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发展现代化的农业,需要高水平的农业基础设施,先进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精良的技术装备,高质量的农业生产资料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说到底,需要大量的投入.采取多种渠道和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是保证农业再上新台阶的物质基础.“八五”时期,我国农业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的发展战略,在外部环境趋紧、内部困难较多、自然灾害频繁的条件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保障供给、支撑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服务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业科技服务人员是新时期农业科技服务的中坚力量,在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和推进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其科技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结合实际,通过对目前科技人员服务三农行动的现实进行探讨。论述了农业科技人员科技素质培养在新时期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如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出售原料与提高效益的矛盾等等。实践证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矛盾,主要靠推进农业产业化。地处胶东半岛的烟台市,从九十年代初就把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放在推进...  相似文献   

12.
农业发展中值得警觉的信号──“三靠”不可靠 基础要动摇衡水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刘锡锋编者按:要重视农业,光口头说不行,光开会也不行。所谓“靠政策”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如果流于形式,发展农业需要的人才、资金如果富不住,而且还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向着价值高的领域...  相似文献   

13.
南阳古称宛,地处豫西南,北靠伏牛山,东望桐柏山,西依秦岭,南临汉江,是个三面环山南部开口的盆地。山区、丘陵、平原各占1/3。80年代初,这里人均收入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2/3,5个山区县有半数以上的农民仍处于贫困线以下。 1986年,国家科委经济开发团进驻南阳地区最穷的桐柏县,变单纯救济为科技扶贫,教给农民发展生产的本领和赚钱的门道。两年时间,全县1/4的贫  相似文献   

14.
这真是些了不起的农民。不是吗,他们在自已有限的承包地里,一改过去传统的经营方式,用现代科学的观念、技术和方法武装自己的头脑和事业,取得了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 只要来到这些技术能手中间,就不难发现:思想解放、勇于实践、善于经营、勤于钻研,是他们共同的致富法宝。发展农业一靠政策,二靠科学技术。人们从这些技术能手身上,看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  相似文献   

15.
关于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理论思考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大农业是黑龙江省探索区域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模式,具有大规模、大组织、大农机、大科技、大产业、大产出等六大特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黑龙江省既存在着土地资源丰富、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基础好、农业科技力量雄厚等有利务件,也面临着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老化、农业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薄弱等诸多制约因素.加快农业制度创新,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强化农民专业技能培训,发挥垦区示范带动作用,争取国家政策支持是加快发展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学理论》2015,(32)
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动力。为促进四川省农业科技的发展,提出农业科技创新的对策建议如下: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及举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春静  何美然 《学理论》2012,(30):75-77
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是当前一项紧迫的重大课题。河北省非常重视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工作,在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推进河北省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要加强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建设,完善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优化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营造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的良好环境,积极培养农业科技信息人才。  相似文献   

18.
李国红 《求知》2004,(1):32-33
农业综合开发是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武清区南蔡村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一我国传统农业在向现代农业的转变过程中面临着人口超重负荷、资源短缺与利用效率低下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可投入资源尤其是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 ,使得技术进步日益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目前 ,我国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力尚弱 ,传统农业技术仍以 5 0 %以上的份额支撑着农业生产 ,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只有4 %左右。农业科技贡献率 (农业科技进步率除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 )距世界先进水平还差 2 0个百分点以上 ,并且提高缓慢 ,“八五”期间甚至出现下滑现象 ,“九五”期间虽有恢复 ,但状况仍不容乐观 ,如何提高我国农…  相似文献   

20.
杨月伟  石凤伟 《学理论》2012,(28):209-210
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是农业推广硕士领域较新发展的领域,旨在培养服务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鉴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效性能力的要求,细观我国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学位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全面探讨该专业研究生实效性能力培养模式的建设方案,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