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8年7月2日黄昏时分,一艘逆水而行的客轮徐徐驶抵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客拥向江岸。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的陈独秀,在妻子潘兰珍的搀扶下,步履蹒珊地随人流上了江岸。此后他在江津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在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首先体现在从五四运动到第一次大革命期间,他对传播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作的贡献;其次体现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对苏联社会主义的分析与反思.陈独秀关于社会主义的思想,是中国社会主义运动史上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3.
李颖 《理论建设》2005,(1):29-31
在共产国际代表鲍罗廷的参与和支持下,《整理党务案》出笼,同样是迫于鲍罗廷的压力,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接受了《整理党务案》。陈独秀从始至终都不是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和最终决定者。其后,陈独秀发表《给蒋介石的一封信》,此信并非像以往许多人讲的那样,是陈独秀对蒋介石的妥协,而是对蒋介石行为的公开批驳和直接斗争。  相似文献   

4.
《廉政瞭望》2012,(12):51-51
我们称誉圣人,常譬之为龙。盖龙乃圣物,乘风云而上天,凡人莫能知。由此衍生“龙性”一说,其第一义,即指性情倔强难驯。古代中国,身上有龙性的人,嵇康是一个,颜延之赞他“鸾翮有时铩,  相似文献   

5.
倪良端 《党史纵横》2001,(11):10-12
1938年7月2日黄昏时分,一艘逆水而行的客轮徐徐驶抵重庆朝天门码头,乘客涌向江岸.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陈独秀,由妻子潘兰珍搀扶着步履蹒跚地随人流来到河岸.此后他辗转流离,飘泊不定地在江津开始了他从国民党监狱中走出来的最后时光.  相似文献   

6.
关威 《广东党史》2013,(4):36-38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他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深刻的思考。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伦理纲常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社会妇女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妇女解放的主张,推动了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阶段后,陈独秀与其他社会主义先驱者一道,提出妇女解放必须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发起了新民主主义妇女运动,将妇女解放推向更高的层次,对于中国社会进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陈独秀像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捆绑,神鹰叼啄那样,过了80年有余。捆绑的绳索、铁链达9条之多。1978年以后,一根根绳索、铁链被解开。不过,近年有学者提出了所谓的“半年错误论”。其实,观其一生的伟绩,不应戴上贬损的帽子。  相似文献   

8.
赖燕茹  陈海洋 《世纪桥》2011,(13):16-17
陈独秀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他和李大钊共同缔造了中国共产党。本文从三个时期对陈独秀在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挖掘其历史贡献及经验教训,以期为当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经是心力交瘁、疾病缠身。"人生自古谁无死",一生历经磨难、出生入死,对待生命的终结,陈独秀早已有坦然面对的心态。但  相似文献   

10.
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这时,僻居四川江津的陈独秀也已是个心力交瘁、疾病缠身的老人。当北大向他发出蔡元培纪念文章征集函时,他立即抱病撰写《蔡子民先生逝世后感言》,深情地回忆起他二人近40年的交往,并抒发“四十年来社会政治之感触”。相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挟着血雨腥风,踉踉跄跄走到20世纪,已如强弩之末,气数将尽。但是,蔡元培与陈独秀作为晚清封建社会的读书人,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代“臣民”,他们与封建主义的决绝也决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夜,伴着历史的阵痛,他们注定要经历一…  相似文献   

11.
张红 《北京党史》2010,(1):4-10
<正>陈独秀(1879—1942),是一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大影响而又十分特殊的领袖人物,对其评价褒贬不一,以致很长时间内"盖棺"却难以"论  相似文献   

12.
在陈独秀晚年的艰难岁月里,有一个叫杨鹏升的忘年交对他帮助甚多。从1939年5月至1942年4月5日。陈独秀致杨鹏升的信函达40件之多;其间。杨鹏升3次接济陈独秀共计2300元.转交他人赠款亦3次,计2200元.并赠送信封及用笺。正是由于杨鹏升等人的真挚友情和无私援助,陈独秀才得已在维持生计之外,著书立说。  相似文献   

13.
杨乐平 《理论学刊》2004,(2):103-106
陈独秀对青年问题极为重视,原因在于青年是人类社会“新鲜活泼”之群体,改造社会之动力,救亡图存之希望所在,其思想改造是国民觉醒之关键等。在陈独秀未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前,其思想表现为对青年身心健康,建立独立人格和平等自由的人权,接受民主和科学思想等层面上的重视,接受马克思主义观点之后,则表现为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号召青年要关心和重视政治,学习马克思主义,勇于投身到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去,重于实践。  相似文献   

14.
西湖会议是大革命时期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也是陈独秀政治命运的一个转折点,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为这次会议,使陈独秀等中共领导人放弃了之前反对国共合作的主张,转而同意实行国共合作。大革命最后的结局,是否是成也此,败也此?历史需要我们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以顺 《党史纵览》2010,(11):49-51
陈独秀共有6个子女.即长子陈延年、次子陈乔年、三子陈松年、四子陈鹤年(后改名陈哲民)、长女陈玉莹、次女陈子美(其中,延年、乔年、松年、玉莹为陈独秀和结发妻子高晓岚所生,鹤年、子美为陈独秀与高曼君所生)。这6个子女.大都走上了献身革命、自立自强的道路,其中,陈延年和陈乔年,同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在革命斗争中壮烈牺牲.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之所以能够献身革命、自立自强.是与陈独秀的教子有方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上海大学是培养革命干部的摇篮,素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之称。陈独秀对这所革命大学,倾注过心血与关心;他的思想和行动对上海大学也产生过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散论陈独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陈独秀的研究,或一生,或一阶段,或一专题,已经相当不少了,要想在一篇文章中整体论陈独秀是很难的.本文就"道与世更"、二次革命、右倾退让、不解之缘、"桥的生命"五个自感兴趣的问题,说一点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18.
陈独秀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中共历史上唯一连任五届的总书记,是研究中共党史不可回避的重要人物.其中,陈独秀与共产国际的关系问题,是陈独秀研究的难点和热点,同时也是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研究的难点和热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革命实践中,陈独秀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提出了国民革命的思想,以此区别了中国革命和欧洲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及苏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不同。他认为国民革命包含对内的民主革命和对外的民族革命两个意义,实际上就是要完成推翻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两大任务。在此基础上,他强调了国民革命的不可超越性以及国民革命的社会主义前途。  相似文献   

20.
庞然 《红岩春秋》2008,(4):74-76
1938年初,日军相继占领武汉、长沙。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蜂涌来到陪都重庆。在逃难的人群中,有一体态清瘦,身着洗得发白的蓝布长衫的老者,在一名年轻女性的搀扶下,步履蹒跚地挤上长沙到重庆的轮船,他就是曾被共产党宣布开除党籍、又被国民党关押多年刚被释放不久的原中国共产党总书记陈独秀。陪伴而行的年轻女性,是自愿在南京狱中照料他生活起居、出狱后成为他妻子的潘兰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