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闻讯彭塞同志在川医逝世时,我真不敢相信,然而事实又是无法改变的。以前,彭塞同志也住过医院,我还到医院去看望过他,这次住院的消息我是在他进院几天后知道的,当时,我就想及时去看望他,但又听办公室的同志说:彭老的病目前正在检查确诊,据说比较重,希望我们暂时不要去看望,以免影响他的休息和治疗。我想,那就只有等到彭老的病好一些,天气暖和时再去看望,可我没有等到这一天……彭塞同志是1983年到我们单位任领导的,这时他的年龄已60多岁了。从此,我才第一次认识和接触彭塞同志,并有幸在他的领导下从事中共四川地…  相似文献   

2.
悼念彭塞弟     
彭塞去世了,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他。彭塞是我表弟,也是我妹弟,关系自非一般。我小时住在他家里,和他朝夕相处,并同在盐道街省师附小读书,后来同走一条路,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4年我被捕入狱,1938年我从监狱出来后,彭塞不久就去了延安。以后他从延安回川,从事党的地下工作,我们虽然没有组织联系,但彼此了解、信任、支持。他初在四川大学读书(当时川大在峨眉山),有一天突然到夹江我家,告诉我川大党组织出了点问题,他必须离开峨眉返回成都,在我家只住了一宿,第二天我就护送他走了。他以后进华西…  相似文献   

3.
1987年,几个军队转业干部来到党史工委工作,我也是其中之一。不久,我们都发现彭塞主任称呼我们时,都是姓名后面加同志。开始,我们既感到新鲜又还有些不习惯。像他这样一位资深的领导和长者,称我们这些晚辈为“小张”、“小李”又何尝不可,叫“同志”则显得过于郑重其事。时间长了,我们才知道,他不仅这样称呼我们,即便是分管党史工作的省委或其他领导,他也称同志,绝不称职务;不管是与其长期共事的同事或下级,还是大学刚毕业分配到单位的年轻人,不论职务高低还是年纪长幼,一律称同志。我曾心想,或许这是他的一个习惯,因…  相似文献   

4.
彭丹同志要我为她这本纪念彭塞的文集做点编辑工作。常言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要编辑纪念彭塞这样一位资深共产党人的文集,无论资格、学识和关系,都轮不上我。大概彭丹同志看透了我的心思,又说,你在彭塞生前曾采访过他,对他比较了解,他逝世以后,你们又在刊物上组织了一组悼念他的文章,社会影响很好。你就做我这本书的编辑吧。恭敬不如从命。我也不揣冒昧地接受了这项任务。虽然彭塞生前曾接受过我的采访,我也将采访的内容写成了文章发表在刊物上,但采访的内容和所涉及的方面都很有限,只涉及建国后他的工作、经历和遭遇。如果要问我对彭塞了解…  相似文献   

5.
我所知道的张老──悼念张秀熟同志逝世彭塞3月25日张秀熟同志不幸逝世,消息传来。悲恸不已!张老是四川省少数幸存的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党员、也是仅存的当时省委书记一级的领导人。他一生在敌人面前正气凛然。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对人民群众勤勤恳恳,对青年学生循循...  相似文献   

6.
盛明 《四川党史》2002,(2):54-55
50年代初在工会我就认识彭塞同志,以后都调统战系统工作,同住一条街,但也只是点头之交。直到1986年春,“火星社”写社史,他来参加指导,我才知道他当时是中共成都市委副书记,直接领导“火星社”,是我们的老领导。也才知道他就是有力地冲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四九”事件的现场指挥,不禁由衷的敬佩。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地下斗争,不易理解那种由衷之情。当时我们在四川大学念书,都是20出头的热血青年,不满现实,向往革命,在雅乐工委副书记吕英的指导下,成立了革命青年的秘密组织———火星社。临近解放,敌人垂死挣扎,…  相似文献   

7.
1994年10月2日,我和丈夫曲洪江同往常一样上班,下班。当全家人把中午饭从桌上刚刚撤下时,曲洪江感到胸口发闷,呼吸短促,心脏像刀绞一般难受。我急忙把曲洪江送到医院进行抢救,虽经五个多小时特殊医护,终因突发性心肌梗塞,他连一句话都来不及说,便撒手离开我和儿子去了。  相似文献   

8.
五十年代前半期,我们跟着格·萨布什尼柯夫当研究生时,他指定必读的经典之作,逐章逐句都要交读书笔记。有一次他发现有一位同学没有按时交作业,便大发雷霆,把系领导叫来,声色俱厉地把我们批评了一顿,为了缓和紧张空气,最后他说:一个不想当科学院院士的研究生,便不是一个好的研究生。从此,全班再也没有人不按时交作业了。当时,对这种作业,我经常感到很厌烦。因为,对所读的书,并不见得每部分都有特殊体会,写不出什么新意来,只好把原著的思想压缩一下,便算自己的笔记了。等我当了教员以后,才感觉到这种缩写式的笔记好处甚多…  相似文献   

9.
<正>毛泽东生前卫士长李银桥在接受笔者采访时,曾谈到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问题的态度,他说,主席听大家喊"万岁",曾经喜欢,也曾经不喜欢;曾经听惯了,也曾经听烦了。"主席说过这么一句话:‘你们不把我当领袖不行,可是总把我当领袖也不行,我受不了……’这句话是对我们许多卫士和警卫战士讲的。是在他休息时,同我们聊天开玩笑,我们有的人拘束,他讲了这段话"。  相似文献   

10.
1985年,我已届38岁,按共青团工作性质,已属“高龄”工作人员,组织上找我谈话,准备把我输送到省委组织部工作,让我尽快答复,是否愿意。由于在《四川青年》杂志编辑部工作多年,已经形成了记者、编辑工作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听说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有一个刊物,也需要人,于是便产生了去那里工作的念头。但同时又听传闻,说党史工作是一个临时性的工作,党史资料征集完后,工作机构就要撤销。是服从组织的安排调动,还是自己去找愿意干的工作呢?心中没有底。于是,我带着疑问去请教了主持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日常工作的彭塞同…  相似文献   

11.
“我离开荷叶坝学校已经40多年了,很多事情都淡忘了,惟独雷锋同学的音容笑貌和积极向上的精神,在我脑海中是那样的清晰,永远也消逝不了。”这是我访问凌小丽时,她向我吐露的心声。凌小丽深情的回忆,把我带回了她与雷锋同学的岁月。雷锋和凌小丽是在回龙塘小学一道启蒙读书的,在那里同学两年。雷锋虽然比凌小丽大2岁,但因他个子矮小,座位一直排在前面。凌小丽就坐在他的后面。两人学习上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回龙塘小学设在刘家祠堂内,因刘家祠堂被拆,雷锋和凌小丽不得不转学,雷锋先后转入上车庙小学和向家冲小学,凌小丽则转…  相似文献   

12.
解放前,我父亲 7岁、伯父 9岁时祖父就去世了,本来就很穷的家更是雪上加霜。伯父 16岁那年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他饥饿难忍,便乘机溜走了。乡丁到家里来抓人,没见到伯父便把我爹给抓了去,我爹当时才 14岁。伯父知道我爹老实、本份,给国民党当炮灰,只有死路一条,就寻到国民党部队把我爹换了出来,不久后伯父又逃走了。从此,两兄弟一直不敢回家,在外面躲到解放后才回来。   解放了,人民当家作主,穷人彻底翻身,过上了安定的日子。可我家还是贫困,两间住房是祖上用土坯垒造的,低矮、潮湿、阴暗。 1970年春末夏初的一个晚上,一场…  相似文献   

13.
王惠 《党建》2014,(7):42-43
正白玛曲珍,我初中时期短暂的同学,用20多年的坚守,把理想和追求、青春和梦想倾注在了被称作"莲花圣地"的家乡——西藏墨脱,也把我对青春的记忆一点一滴攒积在岁月的长河中。初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当我转学到林芝地区一所初中时,白玛曲珍是班里唯一的门巴族女孩。她清秀、朴素、腼腆,字写得认真、工整,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认识她让我第一次听说了墨脱,第一次知道在西藏还有一  相似文献   

14.
正尼克松:要当一次店小二1989年10月,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对中国进行友好访问。我陪同尼克松坐火车从杭州到上海,在车上,我们俩天南海北聊得很愉快。尼克松不知道是从中国电影还是书本里了解到,中国过去把服务员叫"跑堂的"或"店小二",白毛巾搭在肩膀上,给人端茶倒水,嘴里吆喝着"楼上请",就像老舍《茶馆》里演的那样。那天,尼克松兴致很高,快八十的老头儿突然萌发童心,笑着对我说:"李先生,我想当一回店小二。"我不想打击他的积极性,便同  相似文献   

15.
《四川党史》2002,(2):45-45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产主义忠诚战士,我省党史工作战线德高望重的老领导,原中共四川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主任、研究员彭塞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02年2月2日16时20分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不幸逝世,享年81岁。彭塞(原名彭为商,曾用名李思聪)同志生于1921年10月4日,四川省夹江县人。彭塞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即投身革命,1936年10月在四川省立成都师范学校读书时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参加革命工作。抗日战争时期,彭塞同志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校内发展“民先”组织,在校外发行…  相似文献   

16.
姚程 《党史纵横》2001,(11):42-42
钱学森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所以,当他获知自己的祖国即将解放,坚决要求回国时,遭到了美国当局的无理阻挠,历经磨难长达5年之久。当年美国海军次长丹尼尔·金布尔得知钱学森要回国的消息时,曾恶狠狠地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那些对我们来说至为宝贵的情况,他知道太多了。无论在哪里,他都值五个师。”是的,钱学森的确知道得东西太多了。在美国长达20年时间里,他所学到的知识之多、之丰富和广泛,是近代中国出国留学人员中罕见的,连美国人也不得不惊叹“钱学森是帮助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流军事强国…  相似文献   

17.
“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当听到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这段讲话时,枕已、潮起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参与省委开展的“处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活动,迤那镇老百姓那一张张陌生而又亲切的面孔便浮现在我眼前,作为一个有近20年党龄的党员,那一刻,我真正读懂了总书记这段话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名人趣事     
陈永群 《廉政瞭望》2012,(14):69-69
巴金 巴金的儿子李小棠在复旦大学读书4年.学校许多领导都不知道他是巴金的儿子。李小棠毕业后就到上海市政协文史室工作,一千就是20多年。1993年.巴金89岁生日时,上海市政协主席陈铁迪来寓所拜访巴金。当看到自己属下的工作人员李小棠时,陈铁迪奇怪地问:“你怎么也来了?”这时,巴金才笑呵呵地解释道:“小棠他可是我的儿子呀!”直把陈铁迪惊异得半天没喘过气来。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出生在远离湘潭县城50公里的乡村韶山冲,自幼便对湘潭的城区产生了向往。这在他1936年在延安与美国记者斯诺先生的谈话中便提到过:我的国文老师是一个对学生要求苛刻的人,他粗暴严厉,常常打学生。因为这个缘故,我10岁时曾经逃离学校,我不敢回家,怕挨打,便朝县城的大致方向走去,以为县城就在什么地方的山谷里。我流浪了3天,最后还是被我家的人找到。我这才知道这次旅行只是在兜圈子,走了那么久,离我家大概才八里路。毛泽东何时第一次到湘潭,现在已见不到记载,很可能就是他到湘潭当学徒的时候。仍然是在那次谈话中,毛泽…  相似文献   

20.
正一封《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公开信,让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思政教师徐川"火了一把"。他将这个严肃的话题写得让年轻人纷纷点赞,把"有意义"的事描述得"有意思"。接到同学留言,说他最近很困惑,不知道如何选择。他有资格被发展为党员,但是他还没想好,问我怎么看。我大三入党前,学校宣传部部长让我谈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我讲了一个故事。我大学读书是在外国语学院,外语学院当时的党委书记是毕可友。他有个亲侄女小毕在我们班读书。后来,小毕参加学院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