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选择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区域政策以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它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尽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海岸带规划管理是海洋经济管理学的新兴领域,我国的学术界对此规划的理论体系研究也日渐重视。本文从海岸带概念的界定,海岸带管理与规划的主要任务、问题及存在的机遇等方面对海岸带规划管理理论进行综述,以期对我国海岸带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2007年5月11日,国家行政学院张德信教授来我校院作了一场精彩的题为《国家战略与人才资源战略管理》的学术报告,主要内容如下:国家战略与区域战略。国家战略是一个集合战略,主要包括经济战略、政治战略、文化战略、社会战略、政府管理战略等。国家战略力量决定国家的兴衰,区域战略或地方战略是国家战略的子战略且必须服从国家战略。区域战略或地方战略应根据本地的战略地位,承担一定的国家战略责任与义务。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类型。现代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大体可分为:资源型国家和地区战略,依附型国家和地区战略,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战略…  相似文献   

4.
重构我国土地立法的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政策是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科学完善的土地立法对于依法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成败至关重要,国家土地利用战略和经济发展战略比市场调节更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我国的土地立法迫切需要重新建构其价值体系,真正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体现平等保护财产权益的法治精神,这是我国土地立法价值选择真正的理性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丰富,但如何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推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政府在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时,应着力推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要避免出现"自然资源的诅咒"。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霞  蒋同明 《学理论》2008,(12):41-44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
中部地区城市发展的道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部崛起战略”为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部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竞争的主体也被推上了前沿阵地。在城市经营过程中,时刻保持动态的竞争观念,在不断打破旧的竞争优势的过程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才是城市经营的终极选择。土地经营的规范化、资源经营的绿色生态理念以及产业经营的循环经济道路,是中部地区城市经营的道路选择。  相似文献   

8.
区域经济是特色经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既要依托本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和经济发展基础,又要有新思路、新战略和新举措.通过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借鉴国内外区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提出优化黑龙江区域经济布局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9.
湖南是个农业大省.地少人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压力较其他地区更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土地管理,拓宽土地管理的思路.大力促进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调整,积极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以提高土地利用率,是搞好土地资源管理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健  张金峰 《求知》2015,(4):53-55
为了提高京津冀整体的经济竞争实力,2014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充分调研和思考的基础上,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这是继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后对京津冀战略发展的高度升华与最高定位。京津冀协同发展应与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相适应,这要求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养老保险制度应为劳动力合理流动提供有力的支撑。然而,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度内生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  相似文献   

11.
邹玉娟 《求知》2012,(12):37-39
国际金融危机后.如何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国家开出了两个药方: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生物医药、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二是通过出台一系列区域经济振兴规划,推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从区域经济振兴规划来看.2009年以来我国区域振兴规划频繁出台,国家新一轮的区域发展振兴规划全面展开。东、中、西部一些重点区域的规划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也给予了相关政策和资金财税的配套支持。  相似文献   

12.
加强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探讨制订区域发展战略的理论和方法,搞好区域发展的规划,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的客观要求.在研究、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时,应该明确考虑到四个地域结构层次:一是全国,二是流域,三是经济区,四是省、区、市域.如上海市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规划,必须要以全国中长期发展计划和长江流域、上海经济区发展战略作为指导或依据进行.要按照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目标和总任务对  相似文献   

13.
管理、保护、利用好土地,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积极而有效地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加强土地管理工作,制定一项新的土地法规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新疆区域经济尤其是天山北坡经济带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力度不断加大,使新疆民营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主要研究维吾尔族企业与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从维吾尔族企业历史与现状以及新疆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民营企业的发展对新疆经济的影响。并对新疆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一些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0,(12):35-37
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港口群作为一种得天独厚的战略资源,在区域扩大对外开放、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先导、带动作用。港口群的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近年来,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对区域港口群的合作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明确港口分工,科学布局,推进港口群协调发展,增强港口综合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发展,已成为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党国英 《理论探讨》2023,(2):148-154
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农业短板、居住形态短板、市镇发展短板等三个短板因素需要高度重视并加以克服,否则将影响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个短板因素本质上是经济发展中的城市化失衡现象,进一步说是土地利用规划干预的结果。均衡城市化的根本特征是人口空间布局大体满足按竞争性价格获得土地使用权条件的情形,政府只在土地利用的公共领域进行最低限度的消极干预。中国土地市场未满足市场发挥基础性资源配置的要求,于是产生了与上述短板现象有关的一系列问题,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土地产权政策、土地规划管理政策、农业农村社会经济组织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7.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一带一路"战略所覆盖区域巨大的土地面积、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以及区域内各国家和地区间的极大差异是经济合作的基础,也是我国以产业资本输出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源。利用位差所蕴含的"势能"推动我国资本输出,其重点区域是发展中国家。要通过该战略的实施推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共同繁荣。在推动产业资本输出方面,重点是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培育和转移产业的选择,以及它们之间的配合协调。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08,(9):61-61
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自然生态状况、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经济结构特征、人口集聚状况、参与国际分工程度等多种因素和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其概念渊源于西方国家的空间规划思想和规划实践,由我国政府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国情实际率先提出,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创新,符合当今世界区域经济发展的潮流和趋势。  相似文献   

19.
实现区域经济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谋求东、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本质要求。本文对邓小平区域经济发展思想进行了综述,指出邓小平的区域经济理论是以两个大局战略构想为空间构架,以两步走阶段式发展战略为时间构架,建立起从非均衡发展到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开始加剧,区域间收入差异、特别是东西部差异不断扩大,区域差异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日益为政府部门和理论界所关注。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就近一段时期以来各界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