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智化赋能基层治理共同体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其基本逻辑可以概括为“唤起—相融—内化、激发—同构—外化”,其作用机制涵盖改变价值认同方式、提高价值认同效能、整合价值共创载体和增强价值共创能力四个维度。数智化通过打造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激发价值链末端的社会力量,改变了多元治理主体价值认同方式;数智化通过共享逻辑整合资源、融合主体,提高了价值认同的效能;数智化打破了信息壁垒和时空约束,促进多主体跨界合作和情感联结,实现了价值共创载体的高效整合;数智化弱化了参与主体的边界,整合了多元的需求偏好和利益诉求,催生出多元主体“协商融贯式”的治理模式,增强了基层治理主体的价值共创能力。为实现基层治理共同体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健全数智化赋能基层治理共同体发展的服务体系、专业适用性政策、运行机制和协调数智化正向支持与负向监管的均衡关系等方面持续发力。  相似文献   

2.
“干部驻村”是在村民自治乏力的背景下,国家介入乡村社会、提升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机制,兼具理论逻辑和实践价值。从理论逻辑看,“干部驻村”融入乡村治理蕴含着国家社会关系以及政党社会关系双重维度的理论逻辑,不仅推进了国家乡村治理目标从围绕实现村民自治延伸到聚焦“治理有效”,也体现了执政党强化“基础性权力”取向下的“党建引领”。从实践价值看,“干部驻村”通过增强乡村治理主体的国家力量、目标任务的政务属性、治理过程的规范化,提升了乡村治理的效能;“干部驻村”通过重塑乡村治理的主体结构、夯实经济基础、增强参与意识、重建公共空间,实现对村民自治的赋能。  相似文献   

3.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持续动力支撑,而数字技术的应用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增量赋能的契机。以数字技术赋能为域论,乡村产业振兴为着力点,立足于长丰县“数字草莓”,集中探讨长丰县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的三重动力,并在田野调查基础之上,总结分析了长丰县“数字草莓”的效能经验,通过技术赋能的主体“共建”、技术赋能的资源“共用”、技术赋能的价值“共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与现代化,走出“乡村衰落圈”。为破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产业振兴中的数字技术与保守意识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应用人才的矛盾、数字技术与基础设施的矛盾,要提升数字素养,破除守旧意识;推动人才建设,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基础设施,推动要素下沉,进一步释放数字技术的赋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网格化治理是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网格单元—网格员—网格长”这一套技术治理体系在进入乡村社会时,冲击了“村民群众—小组长—村干部”这一套既有的自治体系。合并小组与重新划定网格单元激化了小组间既有矛盾,破坏了村级自治的社会基础。从小组长中选拔网格员破坏了内生性力量的治理秩序,弱化了村级自治的中间力量。村干部担任网格长以应对上级考核,挤占了村级自治的主体资源,最终产生技术治理弱化乡村自治的后果。网格治理技术体系在下沉至村庄时要充分嵌入乡村自治体系,通过网格单元嵌入自治单元、网格队伍吸纳中间结构、降低村级网格考核压力,让技术治理为乡村自治增权赋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5.
纪芳 《地方治理研究》2024,(1):50-61+80
乡村振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应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思维。一些地方政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主体,通过运动式治理推进乡村“强富美”建设,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但在有限财政约束下,地方政府难以通过制度化方式承担高标准乡村建设的成本,负债建设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应对策略,由此形成乡村振兴中的透支型发展模式。对地方政府而言,透支型发展的优势不仅在于可以弥补资金不足,更在于可以扩大地方政府的制度外行动空间,其行为背后的深层次逻辑体现为地方政绩以及市场化导向乡村发展的双重逻辑。作为地方政府的策略性发展行为,透支型发展隐含着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乡村发展悬浮、乡村社会管理成本增加等风险。应警惕地方政府主导下的乡村振兴透支型发展策略取向,回归乡村振兴的战略定位,稳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6.
数字乡村战略使传统基层政务服务供给模式向线上转变,构建数字乡村赋能框架进而加快实现乡村基层政务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化供给的统筹发展,为基层政府更好利用数字化技术实现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家首批数字乡村试点区“韶山”的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政务案例进行分析,以数字乡村建设情况为基础,研究数字乡村、基层政务与各赋能要素之间的内在关联,构建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政务的理论框架,揭示数字乡村赋能基层政务的逻辑机理。发现基层政府建设数字乡村受赋能主体、赋能手段、赋能资源、赋能结构、赋能价值重要因素的影响,基于赋能五要素提出了理念体制创新、促进信息共享、实现社会赋权、吸纳乡村精英等完善数字乡村建设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现代化需要在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根据乡村社会现实探索不同的乡村治理模式,实现在党的领导下,政府、社会、村民共同参与的乡村治理机制。宁夏J县根据所辖乡村社会现实,创建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主要围绕乡村振兴的“五个方面”,建设“两项载体”,成立“两支队伍”,实现“三个效果”,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下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机制。J县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的实施增强了村民的主体意识,培育了村民的公共精神,在乡村治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乡村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新路径,但同时也存在主体责任、运行机制、保障机制落实不到位等现实问题。因些应通过强化村级党组织的领导、积分细则制度的完善、村民公共精神的培育等策略,推动积分制乡村治理模式效能的有效发挥。  相似文献   

8.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启动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南宁市近年来加大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动乡村文化保护传承发展,大力打造乡村文化特色节庆品牌,不断推动乡村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存在乡村文化建设模式创新不足、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高、文化产品服务供给不足、乡风文明治理效能不高、乡村文化产业模式相对单一等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强化乡村文化振兴内生动力,通过聚力兴文、以文乐民、以文化民、以文兴业等赋能方式,激活乡村振兴的“文化细胞”,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乡村振兴文化治理效能,持续推进全面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艺  李霖 《地方治理研究》2022,(3):54-65+80
乡村产业振兴有助于聚合农村产业发展要素,挖掘农村发展潜力。以元治理理论为指引,能够更好地剖析政府的作用机制,厘清产业发展中各种治理模式的功能定位与相互关系。政府作为元治理主体,通过制定规范、夯实基础、构建平台、协调引导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为实现科层、网络、市场等方面的协同做出了努力。但科层主体的过度干预和其他主体的参与不足造成了依附性合作、同质化发展的局面;政府职能的缺位与各产业主体的集体行动困境导致农户并未充分享受到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乡村人力资源的匮乏和信息资源的碎片化阻碍了产业振兴的进程。未来政府应从重塑价值认同、规范合作秩序、统筹要素配置等方面着力,以高效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集中体现。经过五年规划实施,党建引领成为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重要现象和基本策略,是乡村振兴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的关键所在。何以如此?本文在理论层面借鉴“政治势能”理论和公共政策扩散理论,构建“政治势能传导—统合引领改革”的解释框架,立足“结构—过程”分析超常规政治逻辑下政治势能形成传递过程,沿着“制度—生活”阐释统合型实践逻辑下发展型治理模式形成理路。何以接续?基于大量地方创新案例和数据,本文凝练和提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多维一体创新机制,即价值引导机制、组织整合机制、项目运行机制、服务保障机制,以期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1.
杨铃  张欢 《地方治理研究》2022,(4):51-63+79
乡村有效治理是一个多层级、有重点、分阶段的“内外兼治”过程,既要有外部引领,更要有内生动力。当前,技术赋能和制度赋能为乡村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制度条件,乡村内生动力的生发更多地有赖于具有能动性的乡村内部主体,并集中表现为一种“领导激活—资源整合—治理内化”的驱动机制。在乡村治理的操作层面,村干部的变革型领导力是有效激发村民内生发展动力和乡村自主治理潜力的内生驱动力;在乡村治理的组织层面“,村社合一”是有效整合乡村既有和潜在资源的核心组织模式;在乡村治理的制度层面,党建引领村庄多方主体参与共同生产,是有效推进村庄治理内化的重要参与方式。乡村治理三个层级的统合推进,将整体驱动乡村治理效能的持续提升。  相似文献   

12.
生态环境治理中的“合作式治理”方式一直以来是学界研究的重要内容。从公安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中的执法行动样态入手,解读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的多元联动机制,由此构建“关系—嵌入—共生”的三重治理机制框架,以此说明其在参与生态环境治理中的行动机理。同时,从社会互动的视角出发,探索其中的多元互动和联动机制,即“复合型治理”模式。由此提出公安机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路径,即从“制度再造”入手,促进制度渐进式改革;通过各组织间的相互融入,进而建构系统化组织治理模式;建构“复合型治理”模式,从而互构多元主体共治体系。  相似文献   

13.
建构充满生机活力的乡村文化空间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必然要求。贵州“村BA”以其特定的乡村文化场域、普通的文化主体、本真的文化形态,通过多样的文化载体推进多元文化的深度融合,打造出了底蕴深厚、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空间。凸显人民群众文化主体地位与尊重人民大众的文化创造力,以文化联合发展的形式保持文化样态的本真纯粹,以乡村文化振兴牵引乡村产业兴旺,是“村BA”的成功经验。基于乡村文化式微的现实,必须对乡村文化空间加以重塑。借鉴“村BA”的成功经验,可从党建引领、主体回归、传承创新、文化交融、科技赋能等方面探索新时代我国乡村文化空间重塑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网络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要求是实现政府和社会多元主体公共参与,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实现自我维护、自我管理。从传统的网络监管到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网络治理,可以有多种思路,从提高决策科学性,增强政府治理能力的角度看,可以考虑建立三种机制实现网络治理,即“政府-网民”应答互动机制、“政府-民间”第三方参与的网络舆情分析机制、“评估-纠错-问责”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15.
新时代新乡贤已成为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当前学界进行广泛讨论,形成丰硕的理论成果,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关于新乡贤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的研究甚少。在嵌入性理论视域下,新乡贤与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具有耦合性,通过组织嵌入、文化嵌入、资源嵌入,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的人才支撑力、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凝聚力、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推动发展力,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同时需要健全组织制度、形成价值认同、激发内生动力,促进新乡贤赋能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战斗堡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党建引领乡村共治已成为社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但现实场景中出现了社会联动不足、党建悬浮、治理碎片化等困境,故而基层党组织如何发挥自主性来适应乡村共治需要成为关键的议题。本文基于集体行动、政治耦合、法团主义与赋能理论构建了“政社关系驱动→政治耦合过程→党建引领共治结果”的理论框架,并结合“五社联动”的多案例,阐释了案例中所呈现的“卷联式培育”逻辑。研究发现:(1)党领共治包括利益、权威、价值嵌入的政治耦合过程;(2)不同的政社关系和耦合方式衍生出党建引领下四种强弱配比的卷联—培育模式;(3)党建引领“五社联动”可以通过资源输入、组织赋权、话语宣传三条路径,卷联社会资源、培育主体能力、适应乡村共治。基层党组织遵循卷联式培育原理发挥自主性以适应乡村共治需求,不仅实现其自身与社会主体间的双向赋能,而且为化解乡村治理行政化、激励社区善治提供了有益的治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马边彝族自治县福来村在推动基层治理中,通过党建引领促发展、产业发展促增收、人才振兴强保障、“三治融合”促和谐,积极探索乡村治理发展模式。但纵观各地乡村基层治理实践还存在农村后备人才力量不足、村民自治“行政化”突出、依法治理水平亟待提升、发展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等问题。以福来村为切口可知,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因此,要以党建引领带动产业发展,以法治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以人才支撑提供不竭动力,以规范权责优化服务职能,以乡村自治厚植文明乡风。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大邑县“无讼社区”建设为例,从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视角通盘设计、谋篇布局,探索基层治理法治化内在规律,发挥多元治理主体的强大合力,推动社会矛盾纠纷有效化解,在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无讼社区”建设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发展相对落后乡村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也是社会变迁背景下复杂性治理的重要场域,多元共治是此类场域的理想治理模式。通过选取全国98位“第一书记”乡村治理典型案例,采取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提炼出驱动型统合治理概念,用以阐释政党统合驱动乡村共治的实践机制及内在逻辑。具体而言,在乡村治理进程中,以“第一书记”为人格化代表的执政党运用包含赋权型统合、经营型统合和动员型统合三大实践机制在内的驱动型统合机制,激活了乡村的政治势能、经济动能和行动效能,形成了多元主体协同配合的共治格局。这体现了“政党驱动社会”的内在逻辑,意味着政党统合力与社会凝聚力之间是交融互促的双向驱动关系,由此共同构成了推进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持久动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生态价值维度,县域生态圈是都市生态圈的重要基石。为探究县域生态治理的现状及进阶路径,回应生态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的转换性问题,提供县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框架和启示,文章通过S市农郊A县的案例分析,调查研究县域生态治理的现状,发现隐匿着生态治理内生动力弱化、生态治理综合效益损耗、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失效、生态治理制度失能等多重现实困境。鉴于此,应该增强生态治理自适性,提升生态治理转换收益,嵌入市场运行机制,推进环境协同治理,优化生态考核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