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话就说,有意见就提,大家真诚相见,肝胆相照,那有不可和之局。”这是蒋经国先生的老朋友徐君虎在四年前给蒋经国的一封信中,对祖国统一发表的见解。最近,记者来到长沙的一套公寓里,拜访了主人徐君虎先生。  相似文献   

2.
1925年10月,经蒋介石批准,16岁的蒋经国和其他90个年轻人一起赴苏. 蒋经国到达苏联后,进入莫斯科孙中山大学.他被孙中山大学的联共支部书记视为"有训练的马克思主义者". 转眼就是1927年.这年2月1日,蒋介石还曾致函经国,鼓励他毕业后"仍在苏联继续学习",看不出会有大的政治动作.但是进入4月,蒋介石却通过白崇禧在上海收缴工人纠察队武装,发动反共政变.这对于蒋经国宛如晴天霹雳,但他转变得很快,马上带头鼓动学生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  相似文献   

3.
我父亲郑乃炎,追随孙中山先生十多年。1905年,他加入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在广州孙中山大本营工作,和蒋介石并事。当时蒋介石担任参谋长,他担任副官长。1922年军阀陈炯明叛变时,他侍王孙中山登上永丰舰,是陪同孙中山上军舰的少数军官之一。1946年他离开军队,到港澳定居。 1971年,他以海外老同盟会员的身分,应邀赴台湾参加辛亥革命庆典,住在台北阳明山宾馆,受到当时国民党总统蒋经国和宋美龄的  相似文献   

4.
正"我们有重要事情要商量"1985年2月,蒋经国要求蒋彦士辞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的职务。蒋彦士比起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开始追随蒋经国的人士,跟蒋经国的关系更加亲密。他的下台与台湾最大的信用合作社——台北市第十信用合作社的倒闭有间接关系。蒋经国召见"财政部长"、"经济部长"之后,两位"部长"立刻提出辞呈,这可是在大陆时期没见过的现象。"十信"弊案爆  相似文献   

5.
偶聊一回天     
偶聊一回天耿庸彼:现而今杂文愈来愈盛行,却好几年来没看到你的一两篇,你怎么啦?此:不想写,怕写。彼:怕写?莫非你也认为“杂文是涉险的艺术”?此:似乎是杂文的定义的这句话,我这可是第一次听说。倒是记起来了,1941年我在赣州被蒋经国以“奸党嫌疑”罪名下...  相似文献   

6.
南周 《各界》2008,(2):18-21
蒋介石指导蒋经国读书学习的重点偏重于国学,要他继承中国传统的道德、哲学、文化.   蒋经国在回忆他的成长时,谈到不少蒋介石如何教导他读书学习修养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亦鸣 《各界》2008,(1):23-26
学俄语、闹学潮   1910年4月27日,蒋经国呱呱坠地.   他的出生,使蒋家的烟火有人继承,令常年孤寂的王采玉(蒋介石的母亲)、毛福梅(蒋介石的原配)婆媳欣喜异常,她们在蒋经国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与宠.……  相似文献   

8.
刘婉媛 《各界》2011,(12):10-13
“蒋经国在信里说,让我待在香港,他将来会给我布置任务。但这一次,我没有听他的。”  相似文献   

9.
汪校芳 《团结》2003,(4):46-48
民革浙江省委会名誉副主委毛翼虎先生,是当今在大陆仅存的两位原国民党立法院立法委员之一(另一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也是蒋介石发妻毛福梅女士的族亲,被蒋经国亲舅毛懋卿视为最可信赖的亲侄。这位年届九旬的老人,身体健旺,思维不乱,每天都笔耕不辍。真可谓“报国应忘老,人间爱晚情”  相似文献   

10.
姚小远 《各界》2008,(2):32
看<蒋经国的最后岁月>时,蒋经国的一些事情,很有意思.   蒋经国是蒋介石的长子,台湾地区最后一位独裁者和民主的开放人.关于蒋经国的时代,有人是这样评介的:蒋经图执政时期,被认为足台湾历史上社会风气最好、最有活力和希望的时代.很难找到第二个独裁者获得如此评价.……  相似文献   

11.
《团结》1999,(1)
为了引进资金人才,带动台湾工业技术创新,1976年,当时任行政院长蒋经国先生提出由经济部、教育部和国家科学委员会(简称:国科会)共同筹建科学工业园区。1978年,行政院正式决定由国科会主管园区业务,并陆续立法完成“科学工业国区设置管理条例”及“科学工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茅盾先生诞辰100周年纪念,而离他1981年3月27日逝世,也要有15年了。在他生时,我有幸能得到他的当面教诲,际此纪念他诞辰100周年的时日,不免愈益思念他。 自从我儿时开始接触新文学以来,除了鲁迅先生,我所钦佩的作家,就数茅盾先生,因为那时我就知道他们二位是在为中国新文学开辟草莱的。至于我知道郭沫若、郁达夫二先生,则要晚到大革命的前  相似文献   

13.
1926年的中国,北洋军阀爆发战争,产生新的分化组合局势,冯玉祥脱离军阀行列倾向革命,打乱了北方军阀割据的政治格局。大约就在这段时间,处于早熟的16岁青春萌动期的蒋经国,发生了一段鲜为人知的罗曼史。他和冯玉祥的大女儿15岁的冯弗能坠入情网。  相似文献   

14.
宋城赣州     
赣州城,是江西省南部的重要城市,其地“当五岭之要会。扼闽粤之咽喉”。发源于南岭山脉的章江与发源于武夷山脉的贡江,就在赣州城下汇合为赣江,赣州城是镶嵌在千里赣江源头的一颗璀璨明珠。赣州,始建于汉高祖六年,距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唐代以前,赣州城是岭北的一座军事重镇,自宋代以来,由于大庾岭古驿道的开通,赣州城便成了  相似文献   

15.
以杰出海外青年实业家著称的香港南源永芳集团公司董事长姚美良先生,虽出生于海外,从小是在海外度过的,但他同其他海外华侨华人一样,特别尊崇孙中山先生,孙中山先生当年到海外各国从事革命活动的情形,熟记于心中。其父姚永芳先生在海外就多次参加和主持过华侨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集会,并亲口向他们兄弟讲述孙中山先生救国救民的事迹,给他们看海外华人集会纪念孙中山先生的照片。每当如此,姚美良心中便会涌起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责任感。大陆改革开放以来,姚美良先生进入大陆发展,至1993年底,他已在全国各地投资达5亿元人民币,仅“永芳”化妆品一项,1993年在大陆的销售额即达5亿余元。事业有了发  相似文献   

16.
“消肿”     
宏图 《瞭望》1989,(17)
嚷嚷已久的“精兵简政”,新近由四字“精简”为二字——“消肿”。然积重难返,愈消愈肿。 偶阅蒋经国氏《致周灵钧》(1947年2月19日),信中“请兄转达陈志坚先生,即陈先生曾托弟介绍—孙佩兰女士至金陵女大  相似文献   

17.
李可染中国画展的“前言”———先生作于12年前的《我的话》,是一篇约500字的短文,可染先生却在这里提到他的6枚印章。先生一生究竟自刻了多少印章?追寻它们,窥到的却是先生不凡人生的印迹。刻自早期的印章不多。“思牛堂”和“有君堂”是他这时期刻的两枚重要...  相似文献   

18.
随着《韩国总统的中国御医》一书在市面上流行,韩晟昊的名字已为很多人所知晓。韩晟昊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中国东北。抗战胜利后,因莫须有的罪名,他逃往韩国。在韩国,他当过国民党高级特工,并因此受过蒋介石与蒋经国父子的单独召见。后来,他毅然脱离国民党特工组织,做过华侨学校校长,自  相似文献   

19.
1972年,中国人民的朋友、美国著名作家埃德加·斯诺先生病重期间,中国政府从在阿尔及利亚援助的中国医疗队选派了一支医疗小组奔赴日内瓦,到斯诺先生寓所为他治病,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相似文献   

20.
今年十一月十二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八周年纪念日。中山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的伟大业绩,不仅在中国人民中家喻户晓,妇孺皆知,而且在世界各国人民中也拥有崇高的威望。中山先生致力于民主革命的四十年间,在海外居住和流亡多年,得到各国人民特别是日本人民和华侨的有力支持。 中山先生先后十五次到过日本,在日本居留时间累计达九年零十个月。他领导的中国国民党的前身——“中国同盟会”,就是一九○五年八月二十日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的。他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得到许多日本朋友的热情支持和帮助,和日本人民结下了深厚革命情谊。这在中日两国人民交往史上可谓一段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