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20,(1)
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城镇化的发展,农村地区的老年人越来越少,更多的老年人选择前往异地与自己的子女团聚,也就是家庭聚合式异地养老。通过调查发现,愿意去异地子女家养老的人主要是一些"弱势群体",他们是否愿意异地养老,实质上是基于个人、家庭和社区等因素的一个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社会资本概念自提出以来成为多个学科用来解释社会、经济、政治现象的重要工具。在我国农村养老体系的建构与完善上,社会资本从文化规范、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支持体系三个层面发挥着重要的资源配置作用。慈孝文化、民间组织、新农保制度是建设农村多支柱养老模式的重要社会资本。这些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互相信任的家庭关系,夯实家庭养老的社会基础;培育农村老年人的互助互惠意识,促进互助自我养老模式生发机制;增强老年人经济独立性,提高社会养老、商业养老模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大规模的劳动力外迁不仅加速了农村地区的老龄化,也给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安徽省巢湖农村地区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的四期追踪调查数据和在广东省深圳市进行的"外来农村流动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同时面向农村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基于社会性别视角,研究农村劳动力外迁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的农村家庭养老表现出传统和变革共存的特征;子女外迁给农村老年父母的生活福利带来双面影响,使得老年人获得的经济支持增加的同时,也造成了对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和情感支持的减少,加重了老年人照料孙子女的负担,影响了老年人的健康福利;子女在城市外出务工带来了传统孝文化的弱化,但女儿的养老功能得以增强,长期低生育率条件下发生的大规模农村人口流动使得传统依靠儿子养老的家庭养老模式开始发生转变。本文最后探讨了在劳动力外流背景下政府提高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福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农村正面临劳动力流失、"未富先老"非常态经济的生成、家庭结构小型化、养老模式同质化等系列问题。"精准养老"从理念和实践层面革新了传统养老模式的基本维度。其遵循技术治理的路径,融合现代大数据平台与传统文化的孝道意蕴,主张通过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多元主体的协作,建构容纳"精准识别、精准供给、精准管理、精准支持"的四维体系,针对性地甄别和满足农村养老的差异化诉求,进而实现农村地区脱贫与养老保障的双重目的,服务于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整体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5.
赵向红 《理论探讨》2012,(5):168-170
目前,家庭养老仍然是我国老年人养老主选方式,并在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子女数量减少、子女社会流动等原因,我国传统家庭养老方式遭遇子女为老照料服务功能弱化、法律政策缺位与社会支持缺乏等多重困境。家庭养老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政策、专业化临床评估手段以及社会工作专业队伍加入来创新传统家庭养老方式,提供多元化社会支援力量,以弥补家庭养老护老力量不足的矛盾,重修和恢复家庭养老功能,不断调整和优化家庭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事业中存在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由于家庭结构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目前老年人的养老需要,社区养老作为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文章从我国目前城市社区养老的现状入手,分析了我国社区养老在观念、资金、法规、社区发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城市社区养老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如何在复合背景下实现农村养老业转型发展、构建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是建设小康社会亟需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调研发现,辽宁省农村老年人社会保险覆盖率很高,但农村养老保障转型发展受社区基本公共服务缺乏、农村医疗条件较差、养老服务设施不健全、老年人观念陈旧和收入低、政府对民间资本投资的新型养老业态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制约。以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为导向,加强村级社区养老服务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平等对待公办养老机构和民营养老机构、加快提升村级社区养老服务能力、完善农村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就业政策是推动辽宁省农村养老保障转型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家庭养老是家庭伦理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养老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如老人精神孤寂、生活艰辛、身体状况令人担忧等。农村养老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强化人们的敬老养老意识、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农村养老机制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白水 《侨园》2013,(5):34-34
<正>1965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年型国家。之后,瑞典、英国等发达国家相继步入这一行列。在欧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人们大多依赖"社会养老"。日本、新加坡等国在汲取西方社会养老优长的基础上,致力于开发家庭养老。概括起来,国外养老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家庭养老老年人居住在家庭中,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成员对老人提供赡养服务。其养老资源主要来自于家庭本身的收入和家庭成员的照顾。在以东方文化为底蕴的国家,家庭养老占主体地位。居家养老老人居住家中,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服务提供者主要有:居家养老服务机构、老年社区、老年公寓、托老所、志愿者等。服务内容包括基本生活照料(饮食  相似文献   

10.
在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老年人口占较大比重的农村,由于传统的家庭养老的功能逐步弱化、老年人口自我养老保障不稳定、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不够完善等原因使原有的农村养老模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应通过加强家庭养老观念的约束、优化税收结构、提供经济补助等一系列途径建立一种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农村养老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