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没有哪样东西会像战争这样:它原本是最不道德的,却最多地被人以道德标准加以判断。 对于这场战争,我们有一点可以肯定:它造成的问题一定比能够解决的多。  相似文献   

2.
随着冷战的终结,155毫米 榴弹炮陷入了尴尬境地它 们都是在冷战思想指引下,为在欧洲中心地带作战没计的,但火最的地区冲突.低烈度局部战争成为20世纪末战争的主要形式。因此, 已度被认为没有前途的轻型牵引榴弹炮凭借其优越的机动性再次站到了战争的前台,它们将成为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期里最活跃的“战争之神”。  相似文献   

3.
任何时期的战争,要想让战争天平向己方倾斜,必须拥有能适应甚至超越该时期作战方式的军事力量。冷兵器时代,人们崇尚的是体格的彪悍;机械化战争让人们看到了坦克、飞机的威力;今天,我们面临的是一个网络信息化的作战空间,战场已由空中转入外层空间。对作战空间及其信息的控制将成为赢得或控制战争的关键,而具备空间态势感知能力的航天部队就是一个重磅的砝码,谁将它握在手中,谁就可以不费力气地使天平倒向自己。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高科技背景条件下,战争存在一种“超限”倾向,然而现代战争的“有限”特征实际上也在逐步明朗,这种状况的出现并非单纯表现为技术原因,也不仅仅是有关于哲学的一种解释,而是由于社会环境或者说更主要地是由于战争伦理因素的制约。考察自然法则、战争法则以及战争本身固有的伦理特征,现代条件下的一场超限战争仍旧只能是一种有限战争,它在目标、手段、范围等战争构成要素上都不可能是超限的,因为它无法回避有关人类整体价值的伦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战争从未远去,当我们以为它已远去;历史从未消逝,当我们以为它已消逝。在耗时五年写就的《人,或所有的士兵》中,邓一光以严谨的态度,在庞杂的史料中挖掘出香港保卫战的真实细节,又以出色的文学才华和幽微细腻的想象力,对这场战争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逼真的再现。邓一光的写作焦点并不在于那些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而是聚焦于一名普通少尉,  相似文献   

6.
微软垄断案更多是一起“精神事件”,在人们已经习惯于微软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欣赏它无所不在的强大之后,微软案给新经济时代带来更多的是精神的震撼。被誉为“新经济发动机”的微软在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受到越来越多的怀疑。 一直以来,“冷面微软”向各行业扩张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非议也一直没有停止过。这场战争已经不仅是司法部和微软之间的战争,它已经是在考验美国现有的法律体系,甚至就是考验人们对技术力量的心理承受力——技术霸权的阴影几乎是不可避免地闪进我们的生活,我们没有理由不对此保持冷静判断和思考。 作为新经济在中国的领军人物之一,王志东及其率领的新浪网已经在放眼于中国在互联网上的未来。对于“比尔大帝”(王志东语),对于既竞争又合作的伙伴,网络时代的新人又会有怎样的视点?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冷战结束后国际格局的剧变,对于战争与和平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冲突与战争出现了新特点和新趋势,人们对于和平与安全也有新要求和新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冲突和战争的主要形式在冷战时与冷战后不同。冷战时期的战争主要为以下四类。第一类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维护民族利益的战争,第二类是苏联和美国两个阵营的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立场     
巴格达陷落了,萨达姆不可一世的雕像一个个倒掉,原先坚决反战的国家一个个发表声明,希望战争“尽快结束”并希望有资格参与战后重建——这是作为国家在这个现实主义世界上的现实选择。 我们也呼吁尽快停止战争,但我们更希望战争根本不要发生。这是场根本没有必要、也不符合国际秩序基本底线和人类伦理基本底线的战争。 我们的反战态度不会因为巴格达的陷落而变。  相似文献   

9.
纽约三日     
这将是一场新的战争。没有战场,力量不对等,看不到敌人而敌人又无所不在,甚至,让人看不到尽头。这场战争同时也将彻底改变人们对传统战争的定义,它不再是基于领土争端,民族纠纷,政见或权力之争,为信仰而奋斗,利益争夺等等传统战争的基本要义;同时,在对这场战争的态度和立场上,人类从来没有如此一致。新世纪,新战争。我们不能断言,甚至不能按传统的思路来估算战争可能的结局。用传统的经验主义理解这场战争,到头来可能会证明我们的想像力不够,就如事件当初发生时的那样。现在人们最为关心的话题是战争会以怎样的方式开始,目前一切的估算都是基于拉登藏身阿富汗某地的假设,美军的大规模调动同样基于这样的假设。问题是,如果拉登亡命天涯,或从此消失,这仗怎么打?或者,假定美国认定拉登藏身阿富汗并发动突然袭击,然后发现人去楼空,美军拔剑四顾最终茫然又怎么办?有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说,在美军大肆调动部署的同时,有一批美英的突击队员特种兵已经前期潜入阿富汗。如果此消息属真,那么,之后的形势走向很大程度上会同前线反馈的信息紧密相关。在没有明确的关于拉登的准确方位之前,在没有明确的把握能够拿下的时候,美军的积极部署都可以理解成是在等待动手的时机。对于美国军方或将领来说,国内民众的期待容不得哪怕是一次失败。对于军事家来说,美国人采取何种方式进攻或突袭是他们关注的焦点,美国人10年前在海湾战争的演练让军事界大开眼界,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充满期待——毕竟这是新世纪的新战争。但是,传统意义上的进攻路线在一个几乎已经丧失防空能力,几乎没有任何有价值军事目标的国度已经没有多少军事上的意义。军事家们也大可不必对此场战争的精彩程度寄予太高的期望。普京说,发生大战不可能——这才是政治家的判断。美军无需也不必囤积如此众多的兵力,甚至,大肆集结更多是政治上或者之后战略层面的考虑。毕竟,中亚的战略地位以及美国希望在此施加更多的政治影响不能忽略。这才是我们理应更加关注的问题。尽管我们无法估计这场战争的开始和结局,我们也不敢妄断怎样的力量会成长或涌现,但是,我们真心希望——让道义之光导引复仇之火。让所有拥有信仰的人都能得到根本的尊重。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战争正在从传统的对称战争走向非对称战争,它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改变世界、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一个结果。本文假定把非对称战争理解为对抗双方可以“交手”的一种“均衡”,并从成本一收益的经济学方法来分析非对称战争可以成立的理由,并推导出它的某些性质,以此解释两类不同性质的非对称战争:以强凌弱的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和刚刚结束的伊拉克战争,以弱击强的“9·11”事件、巴勒斯坦人的自杀性攻击等。  相似文献   

11.
举世瞩目的海湾战争结束了。这场战争虽然还称不上是一场世界大战,但就其在国际社会新旧格局交替这一时期发生所造成的影响来说却具有世界意义。一方面它几乎牵动了整个国际社会,另一方面现在战争虽然结束,但这场战争对未来世界造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未来世界格局和未来世界秩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亚洲的文明古国,拥有几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完整历史。这在全世界是绝无仅有的。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在170前就曾为此感叹不已。今天,当我们翻开这部完整的中国史,就不难发现,它是一部悠久的和平发展史,是一部既要维护自己民族独立,又不向外侵略扩张的历史。中国历史的对外战争,绝大部分是为了抗御外部侵略,不得已起而应战。因此这些战争大部分是在中国国土上进行的。中国历代的军事武备,对外主要是用于自卫。关  相似文献   

13.
“倒萨”战争雕刻中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目睹了一场电视画面战争,也像是在看一场外科手术直播。军事专家以准确的术语,指点着柳叶刀蜿蜒游动的位置;没有鲜血淌出,即使有,也只存在于电视画面上,不会散发出令人感到不适的浓烈的血腥味道。这终究只是别人在别处的战争——中国和中国人在这场牵动世界格局、且正在重塑中东地缘格局的战争中,基本上是充当着一个“冷静观察者”的角色。 战争是政治失败的结果,战争也是政治以另一种方式的继续,战争是地缘政治乃至世界格局的雕刻刀。刀锋所至,号角凄厉,枯骨生寒。 战争也可能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9·11”让美国人恶补了国际知识并成为狂热的“国际主义者”,为了不让第二次“9·11”在美国本土重演,多数美国人支持了这场战争。然而这场战争既可能导致美国独霸中东时代的开始,也可能诱使美国跌入一个深深的地缘政治漩涡。 战争可以用外科手术的方式终结一个草莽枭雄对超级大国“不智”的挑战,但却难以阻止他化身为一个尖锐的传奇,并长久地成为超级大国夜夜的梦魇。 透过弥漫在波斯湾上空的硝烟,可以看到战争之恶,人性之恶,也可以看到强权的无情,生命的脆薄。但是,强权和战争终究无法“雕刻”一个民族的心灵,无法蒙塞人类社会的智慧与正义,就像谁也无法改变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的滔滔东去。 在此我们也以同在地球屋檐下的一员的身份,以同为文明古国族裔的身份,为伤者痛,为逝者哀,为幸存者祝福。源远流长的文明,留给我们“庄敬自强”的训言;而萨达姆时代伊拉克所发生的种种民族悲剧,也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从今天起,我们要从电视画面战争那里收回视线,更加好好地耕耘我们这片同样有两条著名河流的土地;从今天起,我们也要知道,中国的和平与别处的和平是相互联系的,我们要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强烈的进取心,做世界事务的积极参与者,而不仅仅是在电视画面之外旁观。  相似文献   

14.
意见与媒体     
美国《陆军》杂志2005年11月号文章:《我们在这里伸出援手》我们在军事计划中经常提及美军能够打“一场半战争”与“二场半战争”的战略能力,卡特里娜飓风可以被称为是“半场战争”。军队在灾区部署了5万名国民警卫队员、约2千名预备役军人和2万多现役军人。卡特里娜并非是方案中所设想的那种军事冲突,在这场大灾难中,军队的主要武器转变成为士兵们与老百姓之间相互的敬意,在新奥尔良的第二场战斗赢得了市民们的赞许。军队所作出的贡献就是在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中显示它的机动灵活性、迅速的计划与决策,如果有些地方不尽人意,要立即改正直至完善,这是数十年来维和行动和将近4年来战争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大多数美国人只知道新奥尔良在遭受卡特里娜飓风时早期的形势非常糟糕,因为谣言四起,民众慌乱、害怕, 又经过电视与新闻媒体的夸大。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但国际关系中依然存在着明显的矛盾,出现许多新的情况和趋势。“9.11”事件和“打击恐怖主义战争”的出现,尤其是伊拉克战争的爆发,使国际关系发生了更为复杂和深刻的变化,也由此提出了许多令人深思的新问题。《可以为战争辩护吗?》一书正是在这一背景之下编辑出版的,它从一个新的视角,即从国际法与伦理结合的角度解读了当今国际政治关系。正如该书标题所示,作者围绕战争干涉这一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一、书的由来本书的始作俑者是两个重要的研究机构:法国外交部分…  相似文献   

16.
当年,中国股市“基金黑幕”到底有多黑?人们一直都没搞明白,但我们知道它确实改变了中国股市的运行轨道…… 现在,一个更大的、世界性的“黑幕”又出现了,它又会有多黑?又将改变什么? 有人断言:“如果不进行一次新的战争,美国将没法消除华尔街丑闻带来的巨大伤害。” 虽然,我们不赞成用战争的方式来转嫁本该由华尔街来承担的代价,但是也担心,如果不能迅速找到一个消除华尔街黑幕的方法,整个世界都有可能被它抹黑!  相似文献   

17.
抗击“非典”,已进入攻坚阶段,我们的斗志丝毫不能松懈。我们必须充分地认识到,“非典”所具有的严重性、复杂性和战胜它的艰巨性,要立足于当前、着眼于未来,彻底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世界经济体系决定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政治格局决定世界战争全景。当今世界体系究竟具有什么样的结构和性质?中国在当今世界体系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当今世界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还是革命和战争的年代?我们发展的目的和方向是什么?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真正的敌人是谁?我们的朋友是谁?如果不从根本上弄清楚这些  相似文献   

19.
马岛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24年,但这场战争中的经验教训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这不仅仅因为它涵盖了国家战略决策、军队战役策划、战斗控制等多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这是一场第三世界国家空军作为主角参与的现代化海空战役,它暴露了这样一支空中力量在现代化战争中所可能出现或面对的大部分问题;同时,这也是一场舰载航空兵独立作战,夺取战区制空权的战役,其成败得失值得任何一支期望迈向蓝水的海军深思。  相似文献   

20.
第一个问题国际战争是国际冲突进程中的武装斗争阶段和形式国际战争是国际冲突进程中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形式,是国际冲突的最高发展阶段,是国际冲突的质的飞跃阶段,是国际冲突发展的新质阶段,是直接使用军事暴力阶段,是冲突各方武装力量和军事潜力直接对阵和相互作用阶段。这是一个发展力度特别迅猛,博弈赌注空前提高,斗争性质无比酷烈,发展趋势难以逆料,大国可以借口介入,冲突结构势将变化,经济——社会后果可怕,国际——政治形势失控的特殊阶段和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