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笔者旅居美国加州期间,接触到不少居住在美国的香港人,听到过许许多多有关香港人在美国艰苦创业的故事,亲眼看到过他们在美国的生活情况。他们的生活与创业,有忧有喜,有苦有甜,是一曲曲幽美动人的乐章。二月中旬的一个傍晚,加州大学的周教授开车来接我到他的北岭(bkirtllrldg6)寓所吃饭。我虽然不是香港人,但他知道我有不少亲人定居于香港;我也到过香港探亲,对香港比较熟悉,于是喜欢同我聊聊有关香港的人与事。周教授虽然是物理学教授,但他对艺术很感兴趣。他指着客厅墙上挂着的四幅画对我说:“我虽然加入美籍,但十分热爱我…  相似文献   

2.
朱静君 《广东民政》2009,(10):38-39,42
作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我曾经到香港某社工机构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实习实训,在专门从事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机构,近距离接触香港社工,感触良多。一.青少年问题与问题青少年 我在香港某机构体验实训中接触了几个案例:A是16岁的女孩子,父亲是香港居民,母亲在她出生后也获准到香港定居,她被留在外婆身边8年。  相似文献   

3.
杨延昭 《世纪行》2006,(3):44-45
提起香港,人们的印象首先是国际大都市、东方芝加哥、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商贸中心、国际旅游中心、国际信息中心、国际运输中心、国际(轻工业)制造中心,最快反映到人们脑海里的词汇大约就是高楼林立、现代气派、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等等。在到香港以前,我对香港的印象大抵也没有脱离上述范围。但到香港以后,香港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却不只这些。相反,也许是这些概念在自己脑海里比较根深蒂固的缘由,到香港后虽有所体验却不太深刻,倒是香港的文化建设让我的心灵受到震动。  相似文献   

4.
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恢复行使主权。那一天,将标志着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长达150年中国国耻的洗刷;那一天,英国的“米”字旗将在香港各处被降下,中国的五星红旗将在香港上空猎猎飘扬!我曾三次到被喜树为“乐方明珠”的香港。第一次是1937年初,当的以中共广西省工委书记自历到香港,找设在香港的中共南方临的工作委员会联系汇报工作。“南临委”书记薛尚实接待了我,打留我在港参用真举办的为期15天的党员干别训练班。第二次罡1937年8目匠帮9目矾我又从桂林到香港成“南临委”,目的…  相似文献   

5.
刚刚迈进1997年这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年份,自治区“两会”胜利召开了。我作为内蒙古政协委员在参加完政协七届五次会议后,带着家乡亲友的关怀和问候前往香港探亲。在香港,我与哥哥嫂嫂一起欢度了1997年的春节。哥哥社学魁和嫂嫂社:叶锡恩是香港知名人士,他们从五十年代相识至今,携手服务于香港社会。哥哥生于包头,早年去香港,现为香港慕光英文书院校长;嫂嫂是位英国人,现任香港推委会委员、港事顾问、临立会议员。他们多次回内蒙古家乡并为家乡的公益事业捐款捐物,嫂嫂把内蒙古视为她的婆家。在香港探亲的日子里,我与哥哥、嫂…  相似文献   

6.
我从奴化教育的蒙蔽下觉醒过来香港即将回归祖国,在这万众欢腾筹备庆祝的日子里,回忆当年,思绪万干!我生于香港,长于香港。少时在香港读书。读了英殖民主义者美化过的香港地理教科书,知道香港是在珠江口一个荒岛上、山脚下的小渔村。说是英国人来到后,移山填海,修筑道路,方建成为繁荣的都市。于是我心中对英国人发生了好感和佩服。回家和母亲谈起说了许多英国人的好话。岂料她大为生气。她愤怒地说:“好鬼!番鬼佬喇俾你食火脚腿就算好咯!”(粤语,意思说,什么好!鬼子不用脚踢你就好了!)当时我心想:她不识字,没有读过书,…  相似文献   

7.
香港妇女运动见闻李慧英田心1997年11月下旬,我从冰雪覆盖的北京来到温暖如春的香港,开始对香港妇女团体短暂而难忘的访问与交流。我渐渐走近陌生的香港,走近我们的香港姐妹,走近香港的极具特色的妇女运动。女界的觉醒和反思当代香港妇女运动走过了一段与内地迥...  相似文献   

8.
李兵 《天津人大》2006,(11):39-40
今年,我参加了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组织的公务员培训考察团,在学习考察期间,对香港的政治、经济、法治、廉政建设方面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我多年从事信访工作,对类似于内地的信访工作制度的香港申诉制度进行了考察.加深了对香港申诉制度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9.
1955年,在香港上小学一年级的我随父母回到祖国生活;34年后,我只身返回出生地香港“第二次插队”(又称“洋插队”,指知青后来出国出境打工“吃二遍苦”——笔者注),工作四年后置业。香港金融界闻人詹培忠说我是拿到遗产买的房子——身为名人之后,被世俗之见误解,在所难免,不必辩解,更何况父亲马师曾给我的遗产令小子受用终生?  相似文献   

10.
1997年7月1日,香港就要回归祖国了。全世界都在关注着这一历史时刻,每个炎黄子孙更是热切期待着洗雪百年耻辱的大喜日子的到来。我曾经两次到过香港,一次是在1934年,我从德国留学回来的时候;另一次就在今年4月,我应邀去香港中文大学进行学术访问。这两次去香港的感受截然  相似文献   

11.
令我一往情深的:是期盼,期盼97香港回归祖国。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免不了奔波在香港地,铜锣湾、弥敦道、九龙城……这儿本是祖国的一部分,同是母亲的儿女,儿女总要回到母亲的怀抱。天翻地覆,斗转星移,我期盼着:香港回归祖回。流芳百世的“一国两制”,深入人心的《基本法》……令人扬眉吐气。我高歌崭新世纪,我期盼──五星红旗飘扬在香港地!这首《期盼回归》,感情充沛、真挚。诗作者是香港旅都企业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广酉香港合资企业南宁桂荣食品厂港方董事戴保清先生。他在广西工商界、教育界、侨界、新闻文化界享有盛誉…  相似文献   

12.
真正的巴桐     
真正的巴桐化夷巴桐是香港知名作家,以前我读过一些他的散文和诗,觉得他很有灵气和才华。没想这次去台湾,在香港却有缘与他相识。我们见面虽只有两次,但他豪爽大度,快人快语,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春节前,我和元隆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关师应邀去台湾访问,由香港过境...  相似文献   

13.
香港流行的三首唐诗严贞“多年来,在香港有三首唐诗很流行。请问是哪三首?”中央电视台综艺大观节目主持人笑容可掬地向现场观众提了这样一个抢答题。在我的心目里,唐诗的形象是古朴、凝重的线装书,而香港是现代喧嚣的都市洋场。我困惑,香港怎么会有唐诗流行呢?当主...  相似文献   

14.
青年朋友; 你们好! 工作中经常收到一些年轻的素下相识的朋友的来信,问我在香港的成功之道, 还有的问及我初到香港是怎样打开工作局面的。这些问题的提出, 勾起了我对历历往事的回忆,心中百感交集,说出来供大家斟酌。 初到香港。老丈人亲自到车站来接我。一见面, 我就提到工作安排。后来老丈人领我到北屋;并介绍房东太太给我认识,把行李放置好了、房间还挺明亮,l00多英尺,能住进这样的房子相当不错,没等坐好,我还是提老问题“爸, 我在哪里做事?”老丈人很和蔼地说:“ 先休息两天, 用两个月时间了解了解香港。再去国货…  相似文献   

15.
香港回归在即,同全国人民一样,岛内及海外的台湾同胞密切关注着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进程,并通过各种媒介管道,表达自己的看法,抒发自己的心声,寄托自己的期望。曾经当过海员的台胞李先生说.平心而论,长期以来耳闻目睹.我和我周边的人.形成了一个认识,即香港人由于长期接受殖民统治,民族意识十分淡漠。但是近几年,我的这种认识开始动摇了。我看到,随着“九七”的临近.香港人,特别是香港青年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在明显增强.学习普通话、听中国国情讲座形成风气。毕竟都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嘛,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香港的…  相似文献   

16.
我愿竭尽所能贡献香港和祖国曾黄丽群(金利来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全国妇联执委、香港各界妇女联合协进会副主席、香港中能够亲自参与和见证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权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我和广大香港同胞一样,感到无比欢欣和鼓舞。香港回归祖国,这是每个中国人...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1988年,我女儿与香港屈氏集团林先生结婚后随丈夫迁居香港。现在我女儿与其丈夫感情已经破裂,并于去年回到成都与我们同住。不知道与香港居民离婚是否一定要在香港办理手续?怎样办理离婚手续? 成都棕北小区领事馆路徐遐文 内地居民迁居香港与当地居民离婚,手续应在香港办理。 香港的离婚案件由法院的家事法庭受理,根据香港法律的规定,夫妻双方结婚后至少要一年才可以申请离婚。申请分两种情况:一是单方面申请,申请人需填妥一份《离婚呈请书》表格,送交家事法庭登记处;二是夫妻双方共同向法庭提出申请,需填写一份…  相似文献   

18.
回来了,香港!张怡妮(广东省妇联妇女研究所副所长)去年,我到香港访问,在一份刊物上看到几行醒目大字:怎么突然港人纷纷转向“爱国”?怎么突然冒出这么多社团?作者在文中大骂香港一些社团,搞得街坊百姓纷纷迎回归。看到这位老兄气急败坏而又无可奈何,我不禁为香...  相似文献   

19.
香港回归在即,百年民族耻辱洗刷一净,这是一件光耀史册的盛事,是全球十几亿炎黄子孙的盛事,也是全世界的盛事。我作为在香港生活工作70多年的中国人,能亲眼目睹这个历史的重大时刻,真是三生有幸。我坚信,按照“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我们一定会把香港带向更加繁荣稳定的美好未来。“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平稳过渡,是香港和世界所关注的。我对政府的政策是坚信不移的。1990年2月29日,在人民大会堂同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会见时,我曾发了一番肺腑之言,对江总书记说:“香港要稳定繁荣,重要的是国家…  相似文献   

20.
香港1997年回归,是香港历史的盛事,对中华民族也是盛事,对世界同样是盛事。香港洗雪了150多年的耻辱,从此走向一个新世纪。为了迎接香港的回归,这十多年我积极参与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祛起草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委员会的工作,虽然遇到不少曲折,碰到过许多困难.但终于都顺利完成,大局亦已明朗。长江毕竟滚滚东流去,回归是大势所趋,是人心所向,历史发展的大潮流是不可抗拒的。我在香港生活工作了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