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结构主义是二战后逐渐流行起来的一种理论思潮和方法论,它在马克思主义研究领域的应用产生了丰硕的成果。阿尔都塞被称为"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他在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新的阐释时,从实证论转换为结构功能论视角,形成了"多元决定论"和"意识形态无历史"等新的论断。这些论断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异同,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之间的异同。通过辨析结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异同,我们会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及其独特的包容品格。  相似文献   

2.
多元决定概念源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自阿尔都塞移用到哲学中后在人文社会科学中逐渐成为重要的理论方法。多元决定概念从弗洛伊德对梦的精神分析到阿尔都塞对一般辩证方法的说明,其内涵发生巨大变化,两者各自的理论内涵与理论差异,为学者们推进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文本依据。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是一门科学.作为西方最先进的“科学形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原因,而传统中对马克思主义“近代科学”式的理解也造成了悖反的历史效果.因此,需要廓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形象:它是西方传统上广义的科学;它是关于人的科学;它是古希腊以降真正科学精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3,(30)
阿尔都塞是20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位重要的哲学家,他总是站在时代潮流的对面来解读马克思,并以自己独特而深刻的理解震慑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他猛烈抨击当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倾向,在当理论界出现了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化的趋势时,阿尔都塞则认为,作为科学术语的"社会主义"与作为意识形态术语的"人道主义"本身就是背道而驰的。通过对阿尔都塞关于马克思思想发展史的相关论述,系统而全面展示其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批判。  相似文献   

5.
"历史无主体"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所作的结构主义式解读.在他看来,历史的发展不是时间上连续发生的同质过程,而是社会结构合规律地转变的历史.共时性在方法论上应该被赋予高于历时性的优先地位.接着,他为了反对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把人看作抽象的、具有先验本质的主体,反对把历史理解为这种抽象主体的异化和复归,宣称"历史无主体",这不仅在表述上是不准确的,而且表明阿尔都塞并没有真正理解马克思.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马克思主义观是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人类进入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的时代条件或国际环境下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特定的思想来源、文化土壤和实践基础.它的萌芽、初步形成、完备成熟、继续发展是同中国现代社会的历史命运、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命运、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命运、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7.
张传平 《理论探讨》2007,1(1):13-15
科学的国情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据,独特的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性: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而不是从书本出发,单纯地从逻辑概念出发进行逻辑推演体系。依据实践发展和时代主题的变迁,科学地认识不断发展着的国情,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作出过一系列的界定,这些界定之间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并体现着不断发展的关系.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对于科学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国内对阿尔都塞的研究呈现出一种"走出阿尔都塞"的倾向,越来越强调阿尔都塞的理论影响和学术史效应,以及与西方左翼激进政治话语进行理论对话,"后阿尔都塞派"的影响越来越大。针对这种趋势,我们认为更应该"回到阿尔都塞"对阿尔都塞进行思想史的研究。学术史效应应该以思想史研究为基础,夯实学术史争论的理论基础和文本思想依据。阿尔都塞思想史研究应该以当代学术史的争论和政治实践效应为背景,从理论上介入当代学术政治史的争论。建立二者之间的"解释学循环",有助于建立阿尔都塞研究的历史性和当代性之间的"视域融合",超越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理论原教旨主义和庸俗的实践政治化倾向。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对马克思主义“管不管用”怀疑的原因,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依然历久弥新、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1.
杨光斌  释启鹏 《政治学研究》2020,(1):10-20,M0002
历史政治学的提出引发了中国政治学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路径的历史政治学不但具有客观的分析主义特征,而且和其它政治理论的研究路径一样,还具有鲜明的功能主义特征。历史政治学首先回答了政治理论的知识来源问题,从而为建构中国自主性政治学知识体系提供了可能。基于政治学取向的政治史研究有助于避免因“文化转向”而导致的历史研究的碎片化问题,这意味着历史政治学研究既追求“真相”也关怀“真理”。历史政治学的知识功能自然有其政治实践价值,那就是为治国理政提供历史解释与现实论述,并为认识合法性政治提供一套不同于理性人假设的历时性方案。  相似文献   

12.
13.
苏联马克思学与西方马克思学是马克思学研究的两种历史形态。二者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都存在着诸多局限性。要构建中国马克思学,不仅要学习、借鉴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而且要扬弃、超越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  相似文献   

14.
苏联马克思学、西方马克思学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局限(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西方马克思学:启迪作用与重大缺憾"广义的西方马克思学"研究有两种形态。一是比较侧重于研究当代资本主义重大现实问题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问题的西方新马克思主义;二是比较侧重于文本考证、文献研究的西方马克思学,可以称为狭义的西方马克思学。二者虽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有所不同,但二者在解读模式上却基本一致,多半都采取"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即按照西方哲学框架来解读马克思。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历史经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的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不断的理论创新过程。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要始终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6.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他捍卫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恢复了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路线,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继续向前发展指明了方向。事实雄辩地证明,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7.
赵曜 《理论探讨》2002,23(1):7-8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 ,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这一概念。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主要包括 ,革命性和科学性的高度统一 ,与时俱进的发展理论 ,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方法论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正确认识中国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三个层面中,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前提,正确认识中国实际是基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有机结合是关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的方法论,首先应该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根本方法和科学世界观;其次要对中国实际进行客观、全面的估量和分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客观依据;再次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9.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健康发展和走向辉煌时期.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启示,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事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