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最古老的辩护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与我国以及大陆法系各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罪刑法定原则的精神应当贯穿于刑法适用过程中,它是任何逻辑推理、解释方法和论证方式不可背离的基础与主线,对于出罪事由体系中的正当防卫制度也不例外。在理解违法性实质和正当防卫的正当化依据时,我们应当坚持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在刑法解释立场上坚持客观主义解释立场,偏重于行为无价值对行为方式和规范违反的考察,同时在利益权衡原则指引下对正当防卫行为进行科学合理的出罪判断。  相似文献   

3.
《唐律》代表了中国古代立法的最高水准。《唐律》中的正当防卫可以分为夜间防卫、防卫自身和防卫父祖。在立法体例方面,《唐律》在分则中的个别条款中规定正当防卫,而现行刑法在总则中规定正当防卫。在成立条件方面和法律效果方面,《唐律》和现行刑法虽然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但总体而言两者相去甚远。研究《唐律》中的正当防卫,比较其与现行刑法相关规定的异同,对于当今的司法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当防卫作为一项最古老的辩护制度,历来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英美法系国家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与我国以及大陆法系各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英美刑法中的正当防卫制度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借鉴其合理因素,丰富和完善我国的正当防卫制度。  相似文献   

5.
香港刑法中并没有正当防卫的概念,而合法使用武力中的防卫人身和防卫财产相当于我国内陆刑法中的正当防卫。两地有关正当防卫的成立条件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6.
在新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修订的背景下,正当防卫的理论需要进一步探究。文章以刑法第20条第3款为切入点,透过正当防卫制度规定的表面,从“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关系”、“刑法的人权保障与社会保护机能的取舍”、“刑法的正义性与功利性的碰撞”与“权力与权利的对立统一”四个视角揭示了正当防卫制度内在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7.
正当防卫制度最早是作为公民自力救济方法之一而被法律所认可 ,确认人类有与生俱来的抵制外来侵害的天然权利 ,充分体现了人权思想。但随着人类生活的日益社会化 ,尤其是社会大生产的出现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交往增多 ,人类开始注意到社会权利的重要性 ,强调个人权利与社会权利的平衡发展 ,个人在重视行使自身权利时不能侵犯与社会其他成员的权利 ,不能影响社会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 ,即要求个人在正当防卫时不能过当 ,反之会遭受侵害人反防卫的限制。由此 ,正当防卫从最初的无限防卫思想开始向有限防卫思想转变 ,主张个人享有自卫权的同时…  相似文献   

8.
9.
新刑法关于正当防卫制度的立法修改,与1979年刑法相比,无论从立法技术还是从立法观念上都有了很大进步,完善了正当防卫制度,强化了对公民防卫权利的保护,对公民积极同犯罪分子作斗争是一种鼓励。特殊防卫权的设立,也正是这种指导思想的最强烈表现。但遗憾的是,特殊防卫权的设立又显得过于粗疏,无论从立法技术还是从刑法价值的体现上都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在实证效果上也不见得能完全达到立法者的真实意图。  相似文献   

10.
“互殴与正当防卫的界限模糊”和“唯结果论”的防卫限度标准一直是困扰正当防卫成立的主要问题。对河南省的实证研究发现,基于刑法教义学理论研究成果出台的正当防卫指导案例,并未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该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其忽视了当下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风险”因素,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因为该指导案例所秉持的古典刑法理念,背离了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对刑法安全需求,以及坚持对法益概念的实质化理解,忽视了刑法的预防功能与法益的抽象化与精神化。基于风险刑法的理论与定位,应确立以预防为核心的指导理念和以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为目标的解释方法,破解正当防卫的适用难题。  相似文献   

11.
利益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律解释方法,其特色在于不是从法律条文中直接得出结论,而是实质判断先行,在实质判断的基础上选择应适用的法律条文。在注重裁判结果的社会影响与民众反应方面,利益衡量论与当前我国的司法政策存在某种暗合之处。在司法裁判中灵活运用利益衡量方法,对于贯彻落实司法政策精神、为裁判结论谋求社会认同,无疑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前 ,我国法学界对于正当防卫有几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定义 ,但都存在一些缺陷或不足。因此 ,有必要探讨界定  相似文献   

13.
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人民警察在必须实行正当防卫的时候,放弃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严重损失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人民警察的这种不作为行为成为犯罪必须具备犯罪构成的四个条件。此行为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活动。犯罪客观方面,人民警察放弃职守,不履行法定义务。犯罪主体是人民警察。犯罪主观方面是故意。成立的罪名是玩忽职守罪。在认定此犯罪时,还应当地清罪与非罪、此罪与被罪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目前环境污染纠纷日益增多,有些还发展成群体性事件。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现代警务机制,最大限度的保护公民的合法环境权益,对于那些通过破坏工厂设施来达到制止环境污染的行为,不宜认定为破坏生产经营罪,而应认定为正当防卫。  相似文献   

15.
正当防卫的限度必须综合考量。一是不法侵害的权益,不允许为保护微小利益而造成对方利益的更大损害;二是不法侵害的强度要分析行为的性质,这一行为对客体所造成的损害结果的轻重以及造成这种损害后果的手段、工具和打击部位等因素的统一;三是不法侵害的缓急,不法侵害越是紧迫,则防卫限度应宽松,反之,则应严格。  相似文献   

16.
旧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的规定过于原则、笼统,导致实践执法的困难,妨碍公民正确行使正当防卫的权利。新刑法完善正当防卫的概念,明确正当防卫的性质,修改和完善正当防卫的条件,确立了公民的无限防卫权,使正当防卫制度更加完善、明确和具体,有利于公民正确地实行正当防卫,依法保卫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7.
正当防卫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对涉及正当防卫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补充、修改和完善,但是,在近几年的司法理论及实践中,对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正当防卫与防卫过当的关系等问题仍然存在很多的争论.本文试就正当防卫的含义、构成要素以及与防卫过当的关系阐述一些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刑法对正当防卫制度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 ,缩小了防卫过当的范围。刑法第 2 0条第 3款是对防卫限度的提示性规定 ,对解决司法实际问题有重要意义。文章并从价值角度对规范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不作为与作为的不法侵害在法律上的等价性、正当防卫的制度价值以及世界各国刑法学界的通说决定了对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可以实行正当防卫。对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应当具备五个条件 ,需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当防卫新型疑难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新刑法典关于正当防卫的新规定,对正当防卫认定中的两个新问题,即一般正当防卫的限度条件和特殊防卫问题进行了研讨.作者认为,在新刑法典规定下,传统的判断正当防卫之限度条件的通说--"相当说"仍应当得到坚持,"必需说"仍不足取;"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和"造成重大损害",实质是正当防卫限度条件的一体两面;对刑法典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内容,更为妥切的概括应是特殊防卫,谓之为"无限防卫权"或者"特殊防卫权"则均有失确当.文章还对特殊防卫起因条件中的"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等认识分歧较大、较难把握的词句的内涵作了深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