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中国重大工业火灾、爆炸、中毒事故简况,论述了城市重大危险源监控与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关系,作者提出城市重大危险源辨识、监控是建立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的基础和前提,并建议在城市重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应将重大危险源监控、土地使用安全规划、社区安全建设、应急救援规划等有机地统一起来,加强安全科学和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将公共安全作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等.  相似文献   

4.
大型水电集团业务范围广,业务活动中涉及致灾因素多,应急管理工作形势严峻,开展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是降低企业运作风险和增强企业抵御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介绍国内外应急管理工作现状,在分析大型水电集团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所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三峡总公司)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提出了大型水电集团开展应急管理工作的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城市公共安全系统是涉及到生产、生活和生存安全的各个领域的安全系统。对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研究包括七个方面,分别是城市工业危险源、城市公共场所、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城市自然灾害、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恐怖袭击与破坏。城市公共安全研究的理论基础是风险理论,通过对可能发生的城市公共事故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制定保障城市安全和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安全规划;实施风险减缓对策措施的风险管理;建立城市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及公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建设和建立城市公共安全系统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评估优选方案是应急指挥决策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分析了应急决策指挥方案的优选问题,为使决策过程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结合应急救援工作的特点,采用灰局势决策方法对方案进行优选。灰局势决策方法通过一系列灰处理过程,得到一个可以评估各应急决策指挥方案的综合效果测度值,以此为标准对应急决策指挥方案进行评估优选。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可行、有效、客观,对应急救援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应急管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系统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组织机制、响应计划、指挥体系与技术措施等内容,概括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现阶段城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可遵循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城市火灾事故应急救援体系规划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完善的火灾应急救援体系是减少火灾人员伤亡和降低火灾损失有力的保障体系,在城市消防规划中,必须要考虑建立和实施火灾应急救援体系规划。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阐述并分析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和救援体系的组织机制,响应计划,指挥体系与技术措施等内容。概括了国内外城市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指出现阶段城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任务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建设应急管理体系可遵循的模式。从系统结构.运行机制.功能组成等方面,对基于统一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平台的城市应急联动系统进行了总体设计。建立了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分析了系统建设的目标、原则和组织结构。提出要进一步吸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城市应急管理及救援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经验。充分发挥现有的技术优势并结合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不断完善该系统的结构和组织实施方案。为解决城市应急管理和救援行动的实际需要提供参考。 由于原文篇幅较长。本刊从本期开始连载。敬请垂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紧急状态法制对于解决宪法上紧急状态制度的虚置问题,推动应急基本法的结构性调整,填补应急法律体系中的制度断层,提升其体系内部各个层次、各个相关条款之间的融贯性,有着十分紧迫的现实意义。经过理论条件和现实障碍的细致论证,可以推导出我国紧急状态法制的实现条件极为特殊,寄希望于短期内制定一部统一的《紧急状态法》似乎不具备可行性。从完善应急法律体系的整体考量,可以将紧急状态法制的任务一分为二,按照实体分散和程序统一的思路分别展开实质性构建,同时发挥“情境化”规范进路的聚合效应,打破分散的形式结构体系,在超常规应急治理(紧急状态)情境中实现规范内容的实质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