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几年,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鼓吹大量出卖国有企业,搞私有化,并且鼓吹“靓女先嫁”,即先卖经济效益好的国有企业。他们还创造了一种理论:出卖国有企业,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指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钱),不叫私有化。有些地方的领导人在上述理论指导下,胆量大增,出售国有企业成风,还把卖得快、卖得多作为、“政绩”来夸耀。他们振振有词地说:我只是把“实物形态”的国有资产变成了“货币形态”的国有资产,没有违反宪法和中央的政策。有的市、县领导人(他们都是40岁上下的干部)当面对…  相似文献   

2.
本刊今年第三期发表的《想起了“崽卖爷田心不痛”》一文,在机关干部、学术理论界和国企职工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本刊收到不少读者来信和文章,谈论此文此事,这里刊出的是其中一篇。  相似文献   

3.
不知从何时起,手持“大哥大”在大街上、商场内潇洒漫步成了都市里的一道流动风景线。不少人对此颇有闲议。报刊上曾有一幅标题为《小菜不贵话费贵》的漫画,画的是一男士在某菜节场用公费手机向家里报告:“老婆,这里的白菜比那边便宜五分!”辛辣地嘲讽了那些手执公费“大哥大”者“崽卖爹田心不痛”的败家子行为。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有些人极力鼓吹中国搞私有化,曹思源先生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4月11日,他在湖北一所党校讲演,极力鼓吹他在境外出版的那本《人间正道私有化》的观点。他说,私有化是民办社会主义,实现私有化的方式是卖,把在竞争性、赢利性领域的国有企业卖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民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社会化,社会主义资本化,两化的结果,世界大同。 江泽民同志在《关于讲政治》中指出:“领导干部在原则问题上要旗帜鲜明,要注意分清一些基本界限。比如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  相似文献   

5.
《研究与交流》2004,(6):35-35
误区之一:需要争论的不是国有资产卖与不卖的问题,而是如何搞好国有资产的问题。局限于卖与不卖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要关注如何搞好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国有企业的本质首先是个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本质是一致的。出卖只是搞好企业的一种可能途径,除了出卖还有其他很多方法。  相似文献   

6.
国有好企业应当拍卖吗?江一帆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一位从事体改工作的同志提出:“好企业不能出卖的观点应该改变”。他说:“只需卖掉三分之一的国有企业,还有三分之二属于国有,仍然是公有制为主体,不会出现私有化”。为什么要拍卖好的国有企业呢?他说:“拍卖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不问姓‘社’姓‘资”’、“冲破姓‘公’姓‘私”’宣传的影响下,有些地区刮起了出卖国有企业风。企业是怎么卖的,卖的后果如何,卖后有什么影响?我们选择我国中部地区两个省的五个县市作了初步调查。这五个县市国有企业卖得不算厉害,但有些做法有一定的代表性,有些倾向性问题也相当突出。一、出卖国有企业的情况(l)五个县市,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卖得较多的,有三个县南。这三个县市除保留少量国有企业外,其余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大部分都卖给了职工、原厂长或私有企业主;工商业卖的步子都比较大;另一类是对出卖…  相似文献   

8.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有政府出资兴建、政府管理的国营企业(或称“国有企业”)。“二战”之后,英国等西欧国家纷纷收购私有企业,使之“国有化”。近二三十年,西方一些国家又纷纷出售国营企业,使之“私有化”(privatization)。其理由是:国营企业的效率低,私有企业的效率高。所以要通过“私有化”来提高企业效率。 西方这股“私有化浪潮”的规模并不大,但它对我国的影响却很大。我国一些主张私有化的“著名经济学家”和“高参”,自以为找到了“有力的佐证”。他们振振有辞地鼓吹: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国有企业的效率…  相似文献   

9.
一片叫卖声中的国有小企业江一帆前些年出卖国有小企业,而且“靓女早嫁”的“经验”传播甚广,现在则出卖国有小企业已蔚然成风。北方某地,有人提出要卖国有好企业,“不要等苹果烂了再卖”。某地负责人把国有企业卖光了,异地升迁,又搞“零点出售”──不要钱出卖国有...  相似文献   

10.
没有研究过文字学,不知道“买”字和“卖”字是不是同时创造出来的。但我想,买和卖一定是同时产生的吧?没有买,卖给谁?没有卖,哪里去买? 大约那买卖关系,先只出现在经济领域,后来,便浸染了政治。于是,我们看到了出卖灵魂、买官鬻爵。待那生意大起来时,就出卖起事业、出卖起阶级、出卖起国家和民族来了。  相似文献   

11.
<正> 西方国家的“私有化”运动,实在说就是要“放弃”一部份国企和“卖棹”一部份国企的股权.而考察其操作手法,西方政府似乎又格外地有情有义、理性十足,给国企、给国企的“买主”提供了一条条诱人的“生路”。——先从盈利性或资产质量较好的国企开始“股份化”改造.西方国家八十年代“私有化”之时,政府面前都有一大批长期亏损、包袱沉重的国有企业。但英、法、德、美等国的“股份制”却大都先绕开了这些企业,先从赢利性或资产质量较好的国企开始转让股份.道理很简  相似文献   

12.
有一种"靓女先嫁论"和"形态转换论",说什么"嫁女先嫁长得好的,出卖国有企业也应先卖好的","出售国有资产,不过是把资产的实物形态改为价值形态,并不改变资产的归属和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即使把公有资产全部卖掉,公有产权也没有流失一个铜板"。这种说法似是而非。中央一再指出,只有产品无市场、资不抵债、扭亏无望的小型企业才可以出售,并且强调,经过改革和改组之后的绝大部分小企业应当仍然  相似文献   

13.
这股风是怎么刮起来的?史中来近年来,一些地区刮起了一股出卖国有企业风,其来势之凶猛,范围之广大,实出人意料之外。有的地方政府提出,不仅差的企业卖,好的也卖,而且优先卖;中小企业卖,大型的也卖;工业企业卖,商业外贸企业也卖。出卖国有企业甚至成为政府指定...  相似文献   

14.
保证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三题郭才一、国有企业搞私有化没有出路一段时间以来流行一种看法,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产权制度的改革。现在国有企业产权不清,原因在于企业资产笼统地归属“国有”或“全民所有”,结果谁也不会对国有资产负责,无责任,也就不会好好...  相似文献   

15.
时下,有些国有企业在其领导者的暗地操纵下,神不知鬼不觉,悄悄下起了“崽”。这个“崽”就是某些国有企业领导者以子女、亲友或是干脆明目张胆以本人名义办的私营企业。这些私营企业生产的产品,和国有企业相同。从表面看,似乎这些私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井水河水两不犯,泾渭分明。但实际上,它们绝对是“母”与“崽”的关系,“崽”要依靠“母”的奶水喂养,才能生存、长大。“崽”企业里的资金、设备、原材料乃至技术力量,都是暗度陈仓,用“变魔术”的招数,从国有企业变来的。这些国有企业领导者吃的国家饭,干的个人活。他们表面上忙…  相似文献   

16.
一这穷地方不容易发。而发了的两个人,又都在镇街上。方圆百十里的人们都知道:砖头爷和石头娃。近六 岁的砖头爷,少了一条右腿,多了一双木拐。石头娃叫砖头爷"三条腿",砖头爷喜哈哈地说:"三条腿才走得稳!"砖头爷就是走得稳。二十岁时右腿患了啥毒疮而从大腿跟截去了。前后花销的近二千元,全是亲朋好友凑的。累累债务,逼着他做生意挣钱:卖过麻花卖过棕子卖过豆腐脑……致富政策刚一实行,他就大着胆子贷款买了辆大客车,苦干七年,挣了好大一笔款子。他卖了车,在街十字路口上盖了三层九间的洋楼,做起了"利民饭店"的掌柜。他招的服务员,八成是残疾青年。饭店生意在镇街十多家同行里,数一数二,钱,自然往柜里揽。谁家急需,砖头爷就慷慨开柜。本来,他那黄金般值钱的楼房,要是出租,每月净得六百元。可砖头爷黑方脸摇着,短手臂摆着,小眼睛圆着,声如洪钟:"不不!我不是要自己一个人挣钱!"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经济学界一些人提出,卖国有企业只是由“实物形态”到“价值形态”的形态变化,不会对所有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第一类是俄罗斯和其他东欧国家。在快速私有化原则的推进下,最重要的改革是国有企业私有化。国有小企业私有化方式是"逐个地出售"。国有大企业私有化方式是"先把国有企业转变为国家拥有全部股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国情国力》2003年第8期《究竟应怎样看待国有经济?》一文披露,前不久,一些地方又刮起一股出卖国有企业风。文章说,前不久,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正式挂牌成立,《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即将公布施行。但就在这期间,全国又刮起了一股出卖国有企业风,一些地方政  相似文献   

20.
编者按在中宣部于3月278L30日在京召开的“全国理论工作座谈会”上,中宣部主要领导同志在总结讲话中表扬了四篇理论文章:《光明日报)2000年3月29日一版发表的卜位研究生关于高校思想阵地问题的来信》;《经济日报》2000年3月15日一版发表的隋喜文的《莫犯常识性错误》;《真理的追求》200O年第3期发表的喻权域的《想起了“忠实爷田心不痛”》;《真理的追求》2000年第3期发表的王祥光的极好情结何时了?》。本刊本期全文转载《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的两篇文章,供读者参阅。欢迎各界读者对上述四篇文章发表评论,来信来稿请寄本刊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