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良好、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在企业正常运行、发挥自身效率的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支持企业的“硬件”。然而,在企业管理中,更具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以及体现企业精神、企业管理魅力的因素是“软件”,即“德治”。虽然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注重“德治”的管理理念已为越来越多的管理者所接受,但是“德治”到底包含哪些内容,又如何体现和落实,却没有成熟统一的看法,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上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
黄钦贵 《湖湘论坛》2004,17(5):63-64
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人既是管理的主体 ,又是管理的客体。一个企业不仅要满足市场、顾客的需要 ,而且还要满足企业内部员工的需要。因此 ,我们说 ,人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中心。那么 ,如何才能做到“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策略呢 ?笔者就此问题做出一些探讨 ,以期抛砖引玉。  一、“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以人为本”管理与传统的“以人为中心”管理的观点截然不同 ,它认为人是活生生的 ,不是企业的物化资源 ,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 ,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是以人的发展为前提 ,决定了企业管理必须以人为中心来展开。“以…  相似文献   

3.
全国特大型企业邯郸供电公司,针对供电行业特点,大力探索和实践创新型企业文化,积极架构企业文化管理平台,创建富有鲜明个性特色的以理念文化、道德文化、安全文化、营销文化为主要构成的“特色系列文化”,全方位推进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现代管理,实现了跨越发展,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一流供电企业”、“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先后有全国数十家企业前来考察学习。从“制度管理”转向“文化管理”需要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近年来,随着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渗…  相似文献   

4.
罗松岳  汪涛 《现代领导》2005,(12):29-29
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企业,围绕管理而产生的企业文化理论.其发展经历了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过程,“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地位在企业文化理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对于企业而言,培养具有凝聚力的工作氛围,是人本管理的基础工程.是企业文化营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对员工个人需要的分析研究,采取适当的方式满足员工的各层次需要,可以有效地激励员工,使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以发挥,产生归属感、使命感,有效形成合力,降低内耗,达到提高企业的生产力、竞争力,实现企业发展的目的。而通过对人类需要层次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可以很好地为营造企业凝聚力服务。  相似文献   

5.
所谓“三资”企业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的简称。因其法律关系主体带有涉外因素,而有别于国营企业、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企业。它们依照我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和《外资企业法》成立,依法取得中国法人资格,在民事权利方面享有比国内其他企业法人更优惠的待遇。“三资”企业是我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贯彻落实产生的新事物,需要各方面的扶持和保护。正因为如此,对“三资”企业的公安管理就必须融汇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之中,其一切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需要全面把握“以人为本”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加强现代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管理的实践过程中,领导不仅要考虑“人”的因素,而且要考虑“事”的因素,只有当两者有效结合时,才有町能谈得上有效领导。所以,关心“人”和关心“事”(也可以讲“工作”),是企业有效领导的基本特征。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企业是从事社会商品生产和经营的经济实体,生产经营管理是企业的任务,加强对人的管理是为了更好地完成企业的基本任务,并非为做人的工作而做人的工作。  相似文献   

8.
我们讲“改善”,其实是由“改”和“善”两个词组成的,英文单词分别为Change和Better。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变革(即Change)最终指向的是Better而不是Best,“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表达的是同一层意思。在多数情况下,企业组织肌体的强健需要用中医的思维来调和阴阳,以短程循环的方式持续改进——“迈小步,不停步,不走弯路,不走回头路”。Better需要企业了解目前的管理现状,以及近期的有限目标是什么?  相似文献   

9.
作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企业管理工作的终始。思想政治工作的这种属性要求其必须适应企业管理的需要,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增强企业生存发展能力提供有力的保证和有效的服务,舍此,思想政治工作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其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走向“市场”,才能找到用武之地,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职工是企业的主体,也是生产力诸因素中最活跃、最关键、最有能量的因素。在企业走向“市场”的实践中,出现了减员增效、竞争上岗等一系列过去未曾遇到的新问题,面对这样的形势,能否最大限度地把职工思想统一起来,把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把职工的聪明才智挖掘出来,思想  相似文献   

10.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在新形势下,找准企业文化的脉络,创新企业文化,是实践的需要,是企业内聚人心、外塑形象的重要举措。国家大型铝业公司、国家520家重点企业之一的福建省南平铝业有限公司注重实践,构建企业文化“五星级”,在企业管理中渗透企业文化,以文化发展推动企业管理升级,以强大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动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南铝被树为“福建省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国方圆标志认证中心授予南铝公司“管理卓越奖”。一、以生产经营实践,铸就“星级闽铝品质”。企业文化建设应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最大限度地凝心聚力,…  相似文献   

11.
“细节决定成败”。在社会普遍存在浮躁心理、管理粗糙的今天,提出重视细节的管理理念无疑是重要的。企业必须实施精细化管理,政府也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城市管理同样需要实施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12.
普遍认为,国内现行的企业制度体系,不适合“空降兵”的生存和发展,这里固然有“空降兵”自身适应能力的问题,但企业内部职业化管理现状,也同样需要关注。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管理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保证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 ,饭店业也需要有自己的企业精神 ,需要有积极向上的风气 ,需要有使自己的员工潜力充分发挥的环境 ,而这种精神、风气和环境是需要营造的。企业文化的建设是其主要途径。  “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与活动过程中的精神现象 ,即以企业的价值观念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其核心是价值观。IBM公司创始人托马斯·沃森有一句格言 :“一个企业在其生命历程中 ,为了适应不断改变的世界 ,必须准备改变自己的一切 ,但是决不放弃自己的信念。”没有信念的企业 ,就像临时拼凑…  相似文献   

14.
误区之一:企业文化一抓就灵,包治百病。有的单位把企业文化的作用捧到神乎其神的地位,仿佛只要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事实上,企业文化仅仅是管理理论大家庭中的一员,它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企业文化在企业中虽然发挥着管理灵魂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可以替代一切;恰恰相反,企业文化建设需要各个领域具体管理理论的支持。只有发挥综合优势,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李宇飞 《求索》2005,(1):128-130
在管理科学发展的三阶段中,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和应变理论分别是以“经济人”、“社会人”、“复杂人”为假设前提,因此管理离不开人,人是管理的核心。通过对人性的深入分析,提出人是个体生命和社会生命的统一,现实的人处在不同的需要层次。以这种人性假设为前提,适应当今社会的企业管理制度设计,就必须根据企业现实情况,把制度化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一些困难企业正在市场经济之路上苦心运作,艰难爬坡。但人们往往把摆脱企业困难的出路放在解决资金、物资、价格、市场、负担等“物”的因素上,而很少从企业人的素质、人的情绪、人的积极性等“人”的因素上去考虑。这“见物不见人”的思路不解决,企业彻底走出困境将难以成功。 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人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构成了对经济活动起决定作用的部分。现代企业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只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解放和发挥出来,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企业才能获得最强大、最持久的原动力。企业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而只有抓出企业的凝聚力,才能促进生产力。  相似文献   

17.
我国行政管理与公共服务中常见的“星期六义务劳动”、“五加二”、“白加黑”等公务员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利他行动,无法简单地以“自利经济人”等西方管理理论来解释。要从深层次理解这种行动,就需要链接理性人和非理性人假设,引入集体主义这一中国管理文化因素,从动机的视角探索公务员岗位绩效的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对T市公务员的实证检验,发现集体主义文化在动机驱动绩效中发挥着“魔法杖”、“复活石”和“隐形衣”的作用。在未来的管理实践中,应致力于优化公务员发展的集体主义环境,增强公务员的内在动机。  相似文献   

18.
科学管理是现代企业制度题中应有之义。马克思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的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怎样运动——不同于这一总体的独立器官的运动——所产生的各种一般职能。”“一个单独的提琴手是自己指挥自己,一个乐队就需要一个乐队指挥。”马克思所说的“各种一般职能”就是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仅需要明晰产权,政企分开,而且需要建  相似文献   

19.
“集中的统一管理国家档案,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以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是我国档案工作的一项基本原则,《国营企业档案暂行规定》明确提出“企业档案应严格遵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以便保护企业档案这一无形资产,使档案的管理能适应当今新形势的需要,为企业的生...  相似文献   

20.
家族企业成长制约因素与突破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友蓉 《理论月刊》2006,(9):164-166
家族企业成长的制约因素决定了企业必须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由个人管理向职业管理的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先进企业文化;拓展融资渠道和实现企业权力交接。而解决这些制约因素除了需要外部市场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的改善外,更多的是需要家族企业内部大刀阔斧的改革,特别是需要家族企业掌舵人的远见与无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