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大16开本,逢双月出版。开设专栏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学文艺文化”、“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法律与社会”、“国际视野”、“一带一路研究”、“红色山东”、”历史学研究”、“儒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济南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等。本刊对来稿的技术规范要求如下,请作者对照执行。  相似文献   

2.
本刊为哲学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大16开本,128页,逢双月出版。开设主要专栏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党史党建”、“马克思主义研究”、“政治学研究”、“经济学研究”、“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文学文艺文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律与社会”、“国际视野”、“儒家文化研究”、“哲学研究”、“红色山东”、“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本刊对来稿的技术规范要求如下,请作者对照执行。  相似文献   

3.
当前群体事件的复杂性,要求我们在处置工作中,应根据事件的性质、类型和所处的状态,灵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正确地处理好“疏”与“堵”、“早”与“晚”、“公开”与“秘密”、“冷”与“热”、“刚”与“柔”、“粗”与“细”六个方面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教师形象重建的课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新课程的语境下,“春蚕”、“蜡烛”、“春泥”、“一桶水”、“工程师”、“园丁”等传统教师隐喻已不足以描绘理想的教师形象。在教师专业化进程中,教育实践踏入了“工程化驱动专业化”、“消闲化驱动专业化”、“行政化驱动专业化”、“技术化驱动专业化”等误区。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是“反思性实践家”的教师形象。但要确立这种教师形象,我们目前还面临着“形式主义”、“单位主义”、“等级主义”、“分科主义”等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5.
汉字趣谈     
一、侃侃而谈的“侃”为什么由“人、口、川”组成“某某人真能侃”,“某某讲话侃侃而谈”,“侃”(kǎn)字目前很时髦,也用得很广,可“侃”字为什么由“人、口、川”组成呢? 口是人和动物进食和发声的器官,人的口除了吃饭,还能讲话。讲话,古人常用“言”代替,所以,“侃”由“人、口、川”组成,其实就是由“(亻口)、川”两部分组成,实际上就是由“信、川”组成。“信”就是“诚实”的意思。如孔子曰:“人而无信,  相似文献   

6.
告读者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季刊)是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刊物,以统战理论和政策研究、社院教学科研为重点,突出统战性、理论性、宣传性和地方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观念与时俱进。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重要文献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统战工作纵横谈”、“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讨”、“民族与宗教”、“高校统战工作”、“社院教育与研究”(包括“学员园地”)、“统战人物介绍”(“人物专访”),等等。本刊…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立为推进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了重要布署.小康社会的标准包括法治标准,小康社会的建设过程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推进过程.“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必然是包括“法治小康”在内的“全面小康”的社会.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逻辑是“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执政”、“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依法治军”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政党”、“法治社会”、“法治军队”一体建设.  相似文献   

8.
告读者     
《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季刊)是一份国内公开发行的综合性社会科学刊物,以统战理论和政策研究、社院教学科研为重点,突出统战性、理论性、宣传性和地方性,注重紧密联系实际,观念与时俱进。本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重要文献学习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统一战线思想研究”、“统战工作纵横谈”、“政治协商与民主监督”、“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讨”、“民族与宗教”、“高校统战工作”、“社院教育与研究?(包括“学员园地”)、“统战人物介绍”(“人物专访”),等等。本刊欢…  相似文献   

9.
统一战线的辩证法,按过去某些传统的理论,总是探讨成对的辩证范畴,如“同”与“异”、“聚”与“散”、“团结”与“斗争”,等等。实际上按当代最新的系统科学和实践而论,这种线式的论法并不能较好地解决三维和多维的问题,如“同’与“异”的对子中,在非“同”即“异”的基本分野下,有“同”中含“异“,“异”中有“同”,“同”“异”互变,“同””“异”结合等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评先活动在不少单位正逐渐演变成一种纯粹为评先而评先的过场戏,出现分配“先进”、轮当“先进”、内定“先进”、票选“先进”、排队“先进”、永享“先进”、包装“先进”及人情先进等种种“被先进”的怪象,造成了扭曲价值观、挫伤积极性、弱化战斗力等负面效应.在评先中应采用“自荐、比赛、评比”模式、“红”、“专”二维考核模式及“两推选、两票决、一公示”等模式.  相似文献   

11.
在《论语》中,包含了孔子丰富的言语道德思想。孔子不仅注意到了言语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而且把它提高到了治国安邦的道德高度,提出了“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的著名论断。而“吉德”、“言礼”、“言仁”、“言忠”、“言信”五个方面的有机统一,构成了孔子言语道德思想的核心内容。“言德”是总纲,“言礼”、“言仁”、“言忠”、“言信”是言语行为的道德准则,是“言德”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地、县(市)级公安机关政治处(政工办)主任的主要职责和任务,提出要当一名合格政工部门领导,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协助党委(党组)把好队伍建设的“五个关口”,即:队伍的“教管关”、“培训关”、“选拔关”、“使用关”、“考核关”;提高“五种能力”,即:具备“把方向”、“理大事”、“懂协调”、“抓组织”、“做示范”的能力,当好党委(党组)的参谋。  相似文献   

13.
学风与信念     
一、学风是“讲学习”的头等重要问题。 1.从“学习”的内在含义上看。 “学习”中的“学”和“习”,本身就带有“知”与“行”的含义。《论语》上有“学而知之”的说法,与“生而知之”相对。按唯物主义观点,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只能是“学而知之”。汉王充讲“不学自知,未之有也”。这是论“学”,说明讲到“学”主要是就“知”的问题而言。而关于“习”,有所谓“习作”、“练习”,主要偏重于行为。“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不只是“温故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犍为县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解决群众“致富难”、“看病难”、“读书难”、“行路难”、“生活难”“五难”问题,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和各项事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冷战后主流国际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在思潮方面主要有“共产主义失败论”、“历史终结论”、“文明冲突论”、“民主和平论”、“第三条道路”、“主权理论”;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有“建构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全球治理理论”、“国际社会理论”、“国际机制论”、“多边主义”、“现实主义”、“世界秩序新论”;在政策方面主要有“人权外交”、“新干涉主义”、“单边主义”。这些不同方面揭示了各自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以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预示着未来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一个时期以来,我神州大地,真可谓“热”浪滚滚。以保健领域为例,先后有过“甩手疗法”热、“打鸡血”热、“红茶菌”热、“麦饭石”热、“气功”热、台湾吹起的“饮尿疗法”热等。此等“热”,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怕是与其没有什么效用有关。近两年,“热”势有增无减,几乎是此  相似文献   

17.
中国哲学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是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为核心的儒道互补的混合体,它与美学是统一的。孔子讲“里仁为美”“、不激不厉”、“中和”为美;孟子讲“充实之谓美”、“善养吾浩然之气”,其核心思想是“仁”;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之为物,惟恍惟惚”、“大象无形”;庄子讲“法天贵真”“、虚静恬淡,寂寞无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周易》讲“穷神知化”“、天人合一”,其核心思想是“道”,孔孟强调美与真的统一,总的说,就是提倡真、善、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第三文明"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理论界关于人类文明结构的研究不断突破两维结构论,认为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外,还存在着“第二文明”。学术界提出的“第三文明”主要有“制度文明论”、“政治文明论”、“生态文明论”、“社会关系文明论”、和“社会结构文明论”等。鉴于“制度文明论”、“生态文明论”、“社会关系文明论”、和“社会结构文明论”的局限性,必须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以建构一种新的政治文明论。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在哲学、道德、文化、科技、维护和平诸方面,都曾对世界作出巨大贡献.把传流不息、神秘奥妙、国内外文化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周易》大道挖掘整理,弘扬光大,并创造性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来,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国家建设、世界和平,都是很有价值的.笔者试图就《周易》经传文字中记述甚多的“中正”之德与“和合”利贞的关系,谈些粗浅的看法,以求专家学者指正.一、“中正”为德,对此为:“和合”为行,为用太极两仪为道,“中正”为德.对此凡熟悉《周易》及儒学经典的,不会有异议.《周易》64卦中,关于“中正”或分述“中”与“正”的记载,至少有45卦之多,并明确表述“中正”是大德、天德、龙德、圣德、君德、大人之德.“乾”卦的“龙德中正”,“刚建中正,纯粹精也”,“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为圣人乎”;“坤”卦的“黄中通理”,“正位君体”,以及“需”、“讼”、“师”、“(女后)”、“大壮”等卦辞中的“位乎天位,以中正也”,“利见大人,尚中正也”“能以众正,可以王矣”,“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也”等等.从表面,从卦象看,“中正”多是体现在二、五爻中位、正位、尊位、当位上,实则为借卦象讲义理,说德,论吉,倡仁,明义.如“乾”卦释“元亨利贞”,就是借此阐明仁、义、礼、知四德.  相似文献   

20.
澳门回归以来,在“一国两制”理论指导下,澳门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只有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妥善处理好“变”与“不变”、“管”与“不管”和“容”与“不容”三者的关系,才能保持澳门的繁荣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