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行政诉讼与法治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行政诉讼在形成和改善法治环境中的作用《行政诉讼法》颁布10周年,中国法治环境逐步形成并日益改善。在立法方面,1989年至1999年10年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法律146项,通过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66项,二者共计212项,相当于1949年至1989年40年立法的总和(约140件)还多。这些立法中有很大一部分是被行政诉讼“逼”’出台的。例如,行政诉讼中,行政主体要承担赔偿责任,但没有赔偿法,法院就没有根据确定什么情况赔,什么情况不赔,赔多少,谁有权利索赔,谁有义务赔,从而案件难受,判决难下。…  相似文献   

2.
一、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产物民主是法治的前提与基础,法治是民主的体现与保障。在历史与现实中,没有无民主的法治,也没有无法治的民主,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就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理论依据。“法治”的概念包括立法、行政执法、司法和公众的法制观念(或称法律意识)。首要的是立法,社会主义法制原则首先是有法可依。在人民与权力统一的原则下,一方面确认人民与政府是主人与公仆的关系,一切国家机关包括政府的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另一方面,肯定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必须切实保护,不容侵…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法在我国实施有二十多年,但行政诉讼法的实施状况却不容乐观,加强检察机关对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有利于促进行政诉讼活动合法、公正地开展,也有利于我国法治的进步。但我国行政诉讼法律监督中存在着一些难点,使得我国行政诉讼监督进展缓慢。我们应该完善立法,加快办案效率,运用多种监督手段,加强自身监督能力,针对热点问题,加强与法院的沟通和交流,做好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二、关于行政诉讼制度本身的改革与完善本届讨论会就行政诉讼法的完善以及行政审判方式的改革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一般、厅言,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立法整体上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但在某些方面行政诉讼立法与行政诉讼实践还不相适应,法律条款还有待补充和修改,不能过多地挂靠在民事诉讼上面。除了受案范围外,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修改和补充:(一)关于应否设立代表人行政诉讼制度。代表人诉讼是指具有共同或相同法律利益的一方当事人人数众多,不便或不可能共同进行诉讼而由其代表人进行诉讼的一种诉讼制度。我国1991年的新民事诉讼法…  相似文献   

5.
与改革开放同步,我国的法治建设整整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来法治建设的成果、问题、波折和前景如何?这些问题很值得回顾和总结,也很值得展望。我仅就个人的体会,向大家作一点介绍和分析。一、法治建设二十年的成果回顾起来,法治建设二十年中取得的成果可以说非常显著。我个能谈全,也不能谈细,因为我掌握的资料很有限,只能根据我个人所感受到和了解到的情况,作一些简要的回顾和总结。(一)立法成果首先谈谈立法的成果。二十年来,全国人大通过的立法,包括各种决定共有343件,国务院系统制定的行政法规有七百多件,总计制定法律、法…  相似文献   

6.
一、法制经济与法治经济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入我国正处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潮中.前些时,法学界、法律界提出了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是“法制经济”的命题.这是很有针对性,很需要强调的.但我认为这还不够,还应当进一步明确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因为它不仅要求建立一整套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与制度,而且还在于创设使这套法律与制度和谐运行、良性发展的政治环境与社会环境;不仅要求有经济立法,还要有政治立法、社会(保障)立法;不仅要求以…  相似文献   

7.
许俊 《行政法制》2005,(2):35-39
行政诉讼作为当代法治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建设中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程不断加深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的缺陷不断地暴露出来。其原因是目前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很不完善、健全,一些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比如,行政诉讼到底是干什么的、进行行政诉讼所要达到的目标到底是什么、其价值又何在?在理论界关于这些争论还没有形成共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不象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在其基本理论上基本形成共识或者说得到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8.
全国计划单列市中级法院首届行政诉讼研讨年会在渝召开本刊讯全国计划单列市中级法院行政诉讼研讨年会于1994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重庆召开。出席会议的有重庆、大连、青岛、深圳、宁波、厦门中院的院长(副院长)和行政庭庭长,四川高院、成都中院、武汉中院的代...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下,行政诉讼和解作为一种合意式解决争议、协调官民矛盾的新机制,已被纳入我国行政诉讼制度改革和行政法治创新的重要方面.目前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要针对这一制度的立法与司法现状,从根本上寻求其正当性依据以及完善这一机制.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诉讼面临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行政诉讼面临的主要问题杨忠文行政诉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系列中的一项基本法律制度。1990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标志我国行政诉讼制度的正式建立。行政诉讼法实施五周年的实践说明,这项制度在贯彻宪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相似文献   

11.
石慧  任宏 《中国律师》2008,(9):68-71
由2006年十届人大常委会十五次会议通过,于2007年6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在立法理念、制度创设等方面获得了各界肯定。《法治影响生活·2006中国法治蓝皮书》对其专条进行了评介.认为该法作为一部规范市场主体的基础性法律,折射了中国改革的历史进步。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周年了。十年来,行政诉讼案件年年递增,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通过行政诉讼途径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也越来越强。过去说行政诉讼的情况是公民不敢告,行政机关不愿当被告,法院不愿审也不敢审,现在的情形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行政诉讼的发展仍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不外有三:第一是立法上或法院自身的问题;第二,体制上的问题;第三,混合型的问题,既有法院自身的问题也有体制上的问题。我们不妨简单分析一下这三方面的原因,从而求得摆脱行政诉讼困境的途径。一、立法或法院自身能解决的问题在行政诉讼中存…  相似文献   

13.
汪晓东 《政府法制》2009,(10):22-23
每到年底,干部都要进行述职述廉,这早已成为一项制度。不过,最近笔者在江苏省如皋市采访时又听到一个新词儿:述法。述法与述职述廉同时进行,也就是要求领导干部还要说清楚,在这一年中,其所在的部门和单位法治建设情况怎么样?有没有发生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案件?有多少案件败诉,有多少行政决定被撤销?  相似文献   

14.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宽窄不是立法者的偶然选择,而是政治、经济、文化、法治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与行政诉讼制度的历史发展阶段相适应的。1989年4月制定通过的《行政诉讼法》是在既缺乏行政诉讼法律文化基础,又缺乏行政诉讼司法实践基础的情况下制定的,因而现在看来,自然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过窄已经成为整个行政诉讼制度中为人非议最多的内容。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和公民权利意识的勃兴,要求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呼声日益高涨。笔者以为,讨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首先应从受案范围的立法模式及其对实践的影响入手,揭示以往司法实践中受案范围偏小的原因,从而使立法修改更有针对性。其次,讨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扩大也必须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以避免热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相似文献   

15.
我国行政诉讼法自1989年颁布至今已有十年。十年来,行政诉讼取得了长足发展,无论在保障人权、维护行政法治或促进我国社会变革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传统文化以及现行体制的影响,行政诉讼又面临着许多困难。因而,在行政诉讼法颁布十年后的的今天,总结行政诉讼的成就,分析行政诉讼的价值,对行政诉讼存在的问题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并探讨,完善行政诉讼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一、行政诉讼十年取得的成就行政诉讼十年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多方位的,至少在以下方面作出了贡献:(一)解决了大量行政纠纷、维护了社会稳定解决…  相似文献   

16.
法律文化是法治的土壤和源泉,没有法律文化的根基,法治只能走向失败。我国现在离成熟的法治社会还有一定的差距,人治因素在我国社会中仍然十分活跃,这是因为我国法律文化与发达国家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在变革和发展法律文化方面,作者重点提出了三条思路:(1) 发展市场经济,坚持对外经济开放和文化开放。(2) 国家和政府重视法治,树立“法律至上”和“依法治国”的理念。(3) 提高国民的法律文化素质离不开教育  相似文献   

17.
现代审判独立原则的最低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审判独立又称为“司法独立”(judicialindepen-dence),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它调整着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法律关系,确认司法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是现代“法治的基石”和法院组织制度的基础;作为一项司法审判原则,它确保法院审判权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官的审判过程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涉、控制和影响,使法院的司法审判真正成为公民抵制专横权力、维护自身人权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屏障。可以说,没有审判独立原则,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审判…  相似文献   

18.
如何完善我国行政诉讼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1989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90年开始实施以来,行政诉讼制度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促使行政诉讼立法不断完善。今年3月10《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开始施行。值此,笔者对如何完善我国独具特色的行政诉讼制度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设立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比较研究 从理论界和学术界对行政诉讼制度宗旨的探讨中,可以看出我国行政诉讼制度设立宗旨经历了一个由“保权论”到“控权论”再到“平衡论”的过程。 …  相似文献   

19.
《法制与社会》2011,(7):4-4
【据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目前在京发布的《法治蓝皮书: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1)》指出,2010年我国立法工作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加强立法工作仍然是我国法治发展的重要课题。蓝皮书介绍,2010年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一年,各级立法主体制定、修改了一批重要法律法规,同时立法的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立法工作更注重规范和监督公权力运行、更注重公民各项权利的保障与实现,以及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反思20世纪,我们和我们的先辈们对法治的探索和追求,真可谓历千辛万苦而百折不挠,其中最有成效的大致有40年,分为三个高峰期。一是本世纪初,1902年至1911年的10年间,行将灭亡的清王朝内外交困,被迫宣布“预备立宪”,修订法律,有组织地大规模采撷西法,废止旧律,拟订新法,中国法律和法制从此不情愿地走上现代化之路,中国法治艰难起步。二是1928年至1937年间,这又是一个10年。南京国民政府参酌前代立法成果,再次大量引进西法,制订、颁行了民、刑、诉等基本法典和一批行政法律、法规,形成了“六法全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