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静华 《世纪桥》2011,(5):155-156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列"德、智、体、美、劳"之首,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没有了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  相似文献   

2.
高校美术欣赏课作为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的重要课程之一,其德育的功能是显而易见的。高校美术欣赏课教师要从挖掘美术作品的德育因素、创设美术教学的德育环境、提升美术教师整体素质等方面加以研究,使德育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成为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3.
在全方位育人工作理念的指导下,高校学籍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必要且重要。本文以学籍管理工作中德育渗透的相关实践经验为例,探讨在学籍管理中渗透德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高明  陈美玲 《世纪桥》2007,(2):155-156
当前,高校德育与变化了的环境的种种不适应,直接表现为高校德育不同程度地出现弱化,德育工作者时德育规律不了解。德育实效性不高。因此,采用科学的方法,系统解读高校德育过程规律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徐辉元  冯毅 《世纪桥》2012,(11):81-82
随着经济、科技、信息全球化深入发展,大学生德育价值取向发生深刻变化,德育教育面临严峻挑战。高职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训练专业技能的同时,对其渗透德育教育是富有成效的方式。由于德育教育的特殊性,探索高职院校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基本原则,充分挖掘高校课程教学的德育功能,是新形势下取得良好德育效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德育渗透是法学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培养合格法律人才的必然选择,更是德法并重治国理念的本质要求。当前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渗透存在认识不到位、机制不健全和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紧密结合法学实践教学实际,发挥指导教师的师范引领作用,创设良好的法学实践教学环境是实现法学实践教学德育渗透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李亚敬  吕冬生 《世纪桥》2010,(23):64-65
体育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资源,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载体。本文通过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关系的分析,揭示出校园体育文化与德育的内在联系,探索出一条政治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和谐文化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和谐学校文化是和谐学校建设的源泉、动力和支撑.目前,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迷惑和问题,期待认真审视与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9.
和谐文化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新的使命,已成为高校教育管理者面临的新课题。和谐学校文化是和谐学校建设的源泉、动力和支撑。目前,在和谐学校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诸多速惑和问题,期待认真审视与科学回答。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高校德育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积极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德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高校德育必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进行,因此,积极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高校德育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校德育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纲要》以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使学生得以深刻地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进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然,《纲要》教学中的这种德育渗透非旦夕之功,而是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倪昕  刘亚静 《世纪桥》2008,(6):109-109,111
作为高等学校本科生所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在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层面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重要意义。《纲要》以一百多年来中国的历史使学生得以深刻地领悟: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三个选择”的历史必然性;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进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当然,《纲要》教学中的这种德育渗透非旦夕之功,而是具有渗透性和渐进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中强调: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因此,德育在高职每门课程教学中都占有首要的地位,在家中、在工厂、在学校,社会各行各业均要强调德育,但教师如何才能把德育渗透到课堂中呢?  相似文献   

15.
我认为,为了在调查研究中防止主观主义,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在调查研究前要深入领会党的方针、政策和指示,提高识别能力,明确调查研究的目的。有些同志不善于在调查研究前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就匆匆下去,虽然下一番功夫,但仍看不到问题,抓不住关键。最近我和几位同志在一个工  相似文献   

16.
钱兴 《唯实》2000,(11):58-59
一、对高校德育改革认识的思考随着我省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推进 ,高等教育全面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德育改革应首当其冲 ,这在高校已达成初步共识。笔者对高校德育改革认识的思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对高校德育目标改革的认识。高校德育目标 ,是指通过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活动 ,促使大学生的思想品德水平达到我们所预期的规定 ,从宏观来说 ,就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培养大学生成为“四有”新人 ;从微观来说 ,就是通过提高大学生内在的思想品德水平 ,确立坚强的精神支柱 ,形成良好的精神风貌 ,达到较高的精神境界…  相似文献   

17.
杨芳 《理论导报》2010,(10):49-49
<正>著名的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小学英语教学除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力,使学生获得一些英语的感性知识,初步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还必须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18.
孙广玉 《党史文苑》2004,(4):108-110
德育在高校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大学生人格养成的重要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 本的教育哲学观,才能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  相似文献   

19.
高国彩  任梦 《山西青年》2022,(6):187-189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严格的要求,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体育人文精神以及道德素养也有了全新的教育模式与对策。如今,高校体育教学一直停留在传授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身体的层面,很少会去挖掘体育精神要求,正因如此,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也无法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总结了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人文精神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有效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德育和美育各自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德育“晓之以理”.美育“动之以情”。但它们作为教育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又具有一致性,美育和德育都是专门指向人自身情感、思想品德等主观精神状态而进行的教育,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教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