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被中国教育逼疯了,我不清楚自己是怎样走到今天这种地步的。 五年级是痛苦的开端:我考入了强化班,父亲便开始注重我的名次。六年级,为让我考入好初中,父亲将我送往离家较远的地方上学,在校外租了间房子,我一人自理生活。每逢暑假父母较忙(父母没有什么文化,双双务农),我就揽下所有家务,还得看弟弟。我认为农民子女就应该这样。读书几月没人探望,我走了两个多小时回家。见到父母时,第一句话竟是问成绩,临别还是,我意识到成绩的重要性了。  相似文献   

2.
刘同朝 《工会博览》2014,(32):63-63
原本,我只是想要给自己减减肥,却不想竞做起了健身教练。记得我上第一堂课时,面对学员们的目光紧张得不行,结结巴巴的还说错话了。可我的学员们不但没有责备我,还鼓励我慢慢来。时至今日,已过去了7年。从最初上课时紧张到现在的游刃有余,我经历了那种自信的快乐。如今的我,已来到了新的工作环境,开始了新的历程。  相似文献   

3.
李承鹏 《法制博览》2011,(14):52-53
我从我妈肚子里出生之前,我妈难产了一整天。后来她忽梦一只吊睛白额的老虎扑来,吃了一惊,我就出来了。我知道大人们很希望我像其他新生儿一样大哭,这表示健康。可我拒绝哭,因为我讨厌那个女医生。她浑身膻味,满脸雀斑,  相似文献   

4.
我叫张君平,今年20岁。现在是石柱县看守所的在押人员。我出生在一个偏僻、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在我11岁那年,父亲丢下我、妹妹和妈妈母子三人。撒手西去。为了维持家庭生活,我不得不缀学回家,帮助妈妈干农活。第二年。我有了一个继父。他开始对我很好,把我送进了学校的大门,可平静的日子没持续多久,却显示出了他粗暴性格,动不动就对我的母亲吵骂,特别是喝酒后经常动手打我母亲。那时的我还小,不懂事。可这一切,却使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给撕开了一道口子。  相似文献   

5.
坏事变好事     
高为  丁丁 《法制博览》2009,(6):54-55
两年前的正月十六星期一,我步行去上班,同事问我为什么不骑车,答曰:锻炼。其实是前一天晚上,我去父母家过元宵节,回到自家楼下才发现,在团圆节里,我却与我的亲密战友、两轮坐骑分手了——它被偷走了。这是我在半年时间里丢的第二辆车。同事安慰我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车丢了你就运动了,不是坏事变好事吗?我说:别扯淡!我这样的五旬老汉被逼运动还说得过去,  相似文献   

6.
《工会博览》2013,(29):13-13
没有工会,我不知该怎么办 我是北京环集团环卫服务公司的一名老职工。去年年底,我的妻子被查出了患宫颈腺癌,我的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而光住院化疗自费部分就花费了6万多元。爱人已退休,孩子正上学,我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就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公司工会想尽办法帮我申请到多种困难补助。对我来说,这每一笔钱都是救命款。没有工会,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7.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10,(14):30-31
我二十七岁有了女儿,多少个艰辛和忙乱的日子里,总盼望着孩子长大,她就是长不大.但突然间她长大了,有了漂亮、有了健康、有了知识,今天又做了幸福的新娘!我的前半生。写下了百十余部作品,而让我最温暖的也最牵肠挂肚和最有压力的作品就是贾浅。她诞生于爱,成长于爱中,是我的淘气,是我的贴心小棉袄,也是我的朋友。  相似文献   

8.
石童 《法制博览》2010,(10):44-45
在美国留学的我,一天走进一家银行申请信用卡。接待我的是一位手托着下巴、满面愁容的中年男子。 我递上申请表格,他瞅也不瞅,突然抬头直愣愣地盯着我说:“太累了,你知道吗?我太累了!”没等我回话,他接着说:“多少年来,我一直以为是我的高血压、我的体重、我的糖尿病使我体力不支、精神憔悴。今天我才明白,原来是我的工作使我痛苦万分、生不如死。”  相似文献   

9.
恐怖商场     
倪匡 《法制博览》2010,(14):38-38
母亲一天比一天老了,走路已经显出老态。她的儿女都已经长大成人了,各自忙着自己的事,匆匆回去看一下她,又匆匆离去。那年我去外地出差,去了好长时间。我回来时母亲高兴极了,她不知拿什么给我吃好,又忙着给我炒菜。“喝酒吗?”母亲问我。我说喝,  相似文献   

10.
前天,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给我打电话,神秘兮兮的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我想写本书。听后,我心里格登一下子。说实话,我听了女儿不知天高地厚的话,真有点吃惊。写书对我来说,是个神圣的事,我历来把写书的人敬若神灵,没想到“神灵”会降临到我家。太突然了,突然得我都难以接受。但作为一个父亲.我不舍得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就说,好吧,你写吧,写好后让爸爸学习学习,爸爸愿意给你当打字员,给你打印书稿。临了,女儿告诉我她的写书计划,每天写一个小故事,串成一本书。  相似文献   

11.
我叫俞桂章,出生在贵州省一个僻陋的小山村中,父母都是淳朴、本分的庄稼人。虽然家境贫寒.但我却一直在父母和姐姐的呵护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不知是天赋还是灵性,上了学之后我的学习成绩特别好,不但老师喜欢,父母高兴,就连附近的邻里也对我赞不绝口。凡有好吃的食物,都不会忘记给我留一份。那时,父母就坚毅地下了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供我读书。我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的成绩一直在全年级的前三名之内。学校的“三好学生”我总是榜上有名.学习中的多项奖项,我也能幸运地获得,由于获得的奖状多了,细心的母亲就特意请人做了只小木箱,专门珍藏我的各种奖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温暖     
林中洋 《法制博览》2011,(14):19-19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编辑的邮件,他们的杂志转载了我的文章,想给我付稿费、在邮件的最后,这位编辑写道:“初春时候,乍暖还寒,请注意保暖!”看罢,我小小地吃了一惊。我与这位编辑素昧平生,就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竟然嘱咐我这个!尽管我知道类似的客套在中国不算什么,而且这位编辑肯定会给所有他的作者都送上同样的祝福,可我还是感到了一丝淡淡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朱坤 《法制博览》2010,(16):57-57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听了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为此,老师说我“不成熟”。  相似文献   

14.
汪金友 《法制博览》2009,(12):38-38
10岁的时候,老师在课堂上读错了一个字。我马上站起来,大声说:“老师,这个字你读错了。撑应该读‘cheng’,不读‘zhang’。”老师很不高兴:“你怎么知道我读错了?”“昨天晚上我哥就告诉我这字怎么读了。”“那等我回去查一下字典吧。”从那以后,这个老师就不喜欢我了。尽管我在班里考第一名,她也不表扬我。  相似文献   

15.
瞬间     
吕游 《法制博览》2010,(2):68-69
元宵节晚上与好友一起观看烟花时,我的手机突然响了,我一看,是家人打来的,便急忙接了一下.谁知,我只是接了一个极短的电话,大概只有10秒钟吧,与我在一起看烟花的朋友说,刚才那一个特别美的烟花,听说叫仙女点灯吧,是今夜烟火晚会中最大的一个亮点,你已经看不到了。我立时觉得有些沮丧,因我从小就很喜欢看娴花,对刚才的错过顿感十分惋惜。  相似文献   

16.
贾平凹 《法制博览》2010,(10):45-45
我深深地知道,有了我,我就要在将来埋葬了你。但是,爸爸,你不要悲伤,你不要忌恨,你要深深地相信,你曾经埋葬过你的爸爸,你没有忘记你是他的儿子,我怎么会从此将你忘掉了呢?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在我2岁时,爸爸和妈妈离婚,我随妈妈一起生活,妈妈非常憎恨爸爸,便带着我从九龙坡搬到白市驿,而且妈妈在派出所把我的姓名从王一单改成了谢好,爸爸从此就找不到我了。  相似文献   

18.
欠着五十元     
曾勇 《工会博览》2013,(29):50-50
我去买火车票,发现钱没了。谁这么坏,偷了我的钱包?这时,一个要饭的走来。我冲他发火:“我都想要钱了。”“你差多少钱回家?”“从南京到镇江,你说多少?”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五十元。你说我会拿他的钱?会的。我没有别的办法。我告诉他自己的名字,并说我过几天还到南京,到时还给他。  相似文献   

19.
程文华 《工会博览》2005,(19):18-18
读者兰小姐在来信询问:我于2002年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制药厂工作,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在去年9月份劳动合同期满后,我辞职到另外一家企业工作,要求把档案转到本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但那家制药厂却一口拒绝了,我多次找他们协商也没有什么结果。由于档案始终转不出来,我因此失去了参加技术等级考试的机会,影响了我的工作和进一步发展。请问:他们有权扣留我的档案吗?我应当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荷花情     
徐漠雨 《工会博览》2014,(32):52-52
天将亮时,风声雨声,响成一片。我迅疾地起身,择了一条白色的连衣裙,执了一把黑色大伞,鼹着脚下的雨水来到家附近的公园的荷塘边。我蒯意把自己置身在一个风雨的世界里,为的是能尽情地任自己的思绪翩飞到我生命之初的往昔,重新体验我幼时难以忘怀的经历,并且追思一位我生命中重要的亲人,他的名字叫杨四光。那是我四岁那年的夏天,离开北京被父母寄养在河北乡下我外祖父母家不久,适逢一个连阴雨天,雨下了两天两夜还没有停。大人们不去下地干活,正好可以休息,踏踏实实地睡午觉。我和我舅舅家六岁的小表姐也被命令着躺在炕上午睡。待大人们都发出了鼾声的时候,躺在枕头上假睡的小表姐一骨碌爬起来,挨到我身边,贴着耳朵悄声告诉我,村东头有处荷塘,那里有花有草有蜻蜓有青蛙有小鱼,好玩儿极了!到底是孩子,我的情绪一下子就被她调动起来。我爬起身,跟着小表姐,蹑手蹑脚地溜到西厢房里,踩着高凳子从墙上摘下两顶大草帽,又回到堂屋,悄悄拨开了后街门的门栓。两个小小的,稚嫩的女孩儿,撒欢儿般地冲了出去,延着后街的土路,连蹦带跳地跑向了村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