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刘雪莲  章娟 《理论月刊》2008,(3):140-142
2003年,欧盟开始酝酿解除1989年起实施的对华军售禁令.2005年,欧盟解禁意图遭到了美国、日本等多方的阻挠,并导致其搁浅.本文通过回顾自"巴统"以来的欧洲对华军售禁令历史,分析了在欧盟酝酿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过程中的中、欧、美、日等多方博弈.本文认为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已经成为欧中双方的政治共识,随着中欧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推进、中欧经贸合作的进一步腾飞以及欧盟自主性的增强,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将不再遥远.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欧洲国家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呼声日益响亮。4月26日至27日,欧盟外长会议在卢森堡召开。牵动各方神经的“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这一敏感议题,是此次会议议程中最为重要的议题之一。但此次外长会议最终没有做出解除禁令的任何决议,而只对欧盟理事会“常设代表委员会”提供的“对华评估报告”进行了审议。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的势头突然有所减缓,不能不让人探究其间出现的一些变数。一、欧盟内部在“解禁”问题上的平衡被打破1989年6月,美国宣布“停止一切对华军品销售”,这项制裁维持至今已长达15年。在是否解除对华武器禁令方面,…  相似文献   

3.
孔刚 《新东方》2013,(1):47-51
欧盟对中国的武器禁运已经实施了20多年。对华军售禁令是欧盟干涉中国内政的产物,既没有合理性,也早就不合时宜。新世纪以来,欧盟曾经考虑过是否取消禁令的问题,但是由于美国、日本等外部因素的牵制,以及在这个问题上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分歧,解除禁令始终未能实现。但是,禁令并不能完全阻断中欧之间在防务领域内的互利合作。随着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以及欧债危机的发展,中欧合作应对危机的意义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欧盟尽早解除对华武器禁令也变得越来越有必要。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以来,欧洲国家解除对华武器禁令的呼声日益高涨。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等欧盟国家以及欧盟理事会先后发表声明,呼吁尽早改变横亘在欧中之间实行了15年的不合时宜的禁运政策。然而,美国、日本却跳出来百般反对,横加阻挠。欧盟对华军售禁令,到底绑住了谁的手脚?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又将意昧着什么?  相似文献   

5.
刘越 《长江论坛》2014,(3):91-96
欧盟对华武器禁令是中欧关系中的顽固障碍。本文试图说明欧盟对华武器禁令将长期存在下去,进而说明中欧拓展正常的军火贸易和军事技术交流的可行办法是以"绕行"暂时替代"解禁"。特别是,本文将从"解禁"的困难性、现实意义和中国政府的外交实践三个维度来阐释"以‘绕行’暂替‘解禁’"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自从2004年捷克一家公司向中国出售“维拉“雷达因美国阻挠而告吹,世界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一事颇为关注.现在,欢盟解除对华军售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4年捷克一家公司向中国出售“维拉“雷达因美国阻挠而告吹,世界对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一事颇为关注.现在,欢盟解除对华军售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一民 《时事报告》2005,(3):49-51
“对华军售禁令”是中国和欧盟之间的一个未解难题。2005年6月,法国、德国、意大利和荷兰等国先后发表声明,呼吁尽快解除对华武器禁运。在众多成员国的推动下,同年10月,欧盟与中国签署《伽利略卫星导航合作协定》,迈出解除对华武器禁运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9.
对外军售是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作为维系美台关系的纽带,美对台军售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美对台军售始终服从并服务于其国家利益,它是美国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0.
对外军售是美国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工具.作为维系美台关系的纽带,美对台军售在美国对华战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半月要闻     
吴邦国会见卢森堡议长韦莱9月2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会见了卢森堡议长韦莱。吴邦国说,中国全国人大重视发展与卢森堡议会的友好关系,愿进一步加强双方领导人、专门委员会等各层次的交往,开展立法、监督等领域的交流。韦莱说,卢森堡视中国为国际事务中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愿加强双方议会的交往,促进经贸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卢中关系全面发展。他说,卢森堡将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继续为推动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做出努力。(任新华)吴邦国同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会谈9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人民大会堂与俄罗斯联邦委…  相似文献   

12.
近来,日本政府采取一系列活动挑衅中国。去年12月7日,日本首相助理川口顺子向媒体明确表示"不希望欧盟解除对中国的军售禁令"。之后不到三天,小泉政府即抛出其所  相似文献   

13.
袁征 《时事报告》2005,(4):40-42
近一段时期以来,围绕伊拉克战争而引发的激烈争执使得大西洋两岸的关系变得十分微妙。时至今日,美欧之间的裂痕还没有得到明显的弥合。美欧之间的分歧表现在哪些方面,其根源何在,未来美欧关系的走向如何?  相似文献   

14.
新闻闪回     
<正> 美欧对华纺织品设限我将坚决予以应对继4月4日美国纺织品协议执行委员会宣布:将对部分原产于中国的三类纺织品进行所谓的"特保',调查之后,欧盟贸易委员会也于4月6日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别限  相似文献   

15.
美欧自贸区谈判是在后经济危机时期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的背景下出现的,可以转变全球贸易重心,增加美国和欧盟贸易总额,增加就业机会,但是美欧自贸区谈判由于涉及的问题比较复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文章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地剖析。首先,谈论了美欧贸易谈判的进程和内涵;其次,进行了美欧贸易谈判的利益剖析;然后,分别讨论了美欧贸易谈判的影响以及美欧贸易谈判受到的阻力。最后,提出了中国应对美欧自贸区谈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高华 《思想工作》2005,(1):42-43
2004年欧洲与美国、美国与俄罗斯、俄罗斯与欧盟之间的三角关系呈现出欧美关系复杂化、欧俄关系缓和化、俄美关系明和暗斗的特点。它折射出当今国际关系中多极与单极、多边主义与单边主义的反复较量。欧美关系复杂化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一度使欧美关系陷入空前的危机。一年多来,双方都在尽力修补因战争而加深的裂痕。德国总理施罗德再次去了白宫,欧美共同庆祝诺曼底登陆60周年,八国峰会声明帮助中东推行民主,北约接受了培训伊拉克安全部队的委托,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致布什第二任期当选的贺电中希望加强“法美友谊”。所以,尽管2004年的美欧关系…  相似文献   

17.
任东明 《时事报告》2012,(12):56-57
今年9月,欧盟对中国光伏电池正式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10月10日,美国商务部决定对华太阳能电池征收“双反”关税(“双反”,是指一个国家针对进口的某些特定商品开展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面对美欧咄咄逼人的气势,我国政府也毫不含糊。今年7月,中国商务部对从美国进口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11月1日,又对原产于欧盟的太阳能级多晶硅展开“双反”调查。  相似文献   

18.
2020年是中欧关系的"大年",双方安排了一系列高层会晤活动。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中美经贸摩擦成为影响中欧关系的重要因素。新冠肺炎疫情为中欧合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中欧之间相互援助和支持,在复工复产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擘画疫情后双方合作的蓝图。美国因素的干扰也让中欧关系发展存在较大不确定性,美欧在对华问题上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未来,中欧合作的机遇和潜力仍然巨大,欧洲寻求对华务实合作的动力依然强劲。  相似文献   

19.
信强 《台湾研究集刊》2005,(2):55-61,98
对国会立法的实施进行监督是国会最重要的宪政职能之一.在<与台湾关系法>出台之后,美国国会以监督行政部门"切实"、"全面"实施该法的有关规定为名,通过推动美台军售升级、取消对台军售限制、参与军售决策过程、钳制总统军售决策权等方式,对美台军售决策施加了强大的影响,并屡屡导致中美关系因军售问题而出现波折起伏.  相似文献   

20.
为期两天的欧盟首脑会议6月18日晚间在布鲁塞尔落下帷幕。经过艰难的讨价还价,欧盟25国领导人终于在最后一刻通过了欧盟历史上首部宪法条约的最后文本。欧盟宪法条约草案是去年6月中旬正式完成的,去年10月,欧盟成员国启动政府间谈判对这一条约草案进行审议。但各国在宪法条约中规定的未来欧盟决策方式、欧盟委员会的构成等问题上存在巨大分歧。在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