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大学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新生入学后,面对环境的诸多改变,心理上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易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产生。针对新生各自特点特长,开展各种丰富活泼的入学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发挥新生中入党积极分子的作用,顺利完成新生角色转变,以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2.
金秋之初,伴随着高考的喜悦,新入学的大学生怀着激动、期盼的心情走进神圣的大学殿堂,准备开始美好的大学生活。跨入大学后,大学新生扮演的社会角色、所处的生活环境及其学习特点、面对的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相对独立、学习自主自立、管理模式新颖、人际交往频繁。这一转折点“过渡”得好坏,将直接影响其整个大学阶段以至一生的成长。因此,实现由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将是新生入学后所面临的一次重要挑战。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角色,大学新生容易产生一些不适应:其一、学习上不适应。过去已经习惯于“填鸭式”教学,而不适应…  相似文献   

3.
马青青 《传承》2013,(3):108-109
大学新生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师生群体、学习氛围,要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对大学新生心理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大学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从而得出解决的对策:需要个人、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帮助新生解决遇到实际问题,顺利实现角色转换。  相似文献   

4.
大学新生刚从中学跨入大学,从外在形式上看,他们实现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过渡,角色发生了转换。然而,从内在心理上看,大学新生面对学习生活环境、方式及人际关系等诸方面的变化,在心理上旧的平衡被打破了,新的平衡又未建立起来,因此,在大学新生当中,普遍存在着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心理问题,而这种不适应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据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大学生入学后不适应大学生活的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成材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因此重视和加强对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刻不容缓,势在必行。针对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实际,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第一步,是高校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必须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模式上具备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生动性,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教育体系,才能确保入学教育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6.
周婷  曾庆军  陈平 《传承》2015,(2):106-107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完成由高中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过渡阶段,入学教育效果直接关系到高校后续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当前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基本状况、当代大学新生的思想特征,从适应教育、养成教育和德育教育探讨新生入学教育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大学新生往往会遇到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及人际交往与课余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人生阶段的转变,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使教育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要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入成长小组活动,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虹 《青年论坛》2003,(6):61-62
由于学习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入学之后的大学新生表现出独特的心理特征。对我校 2 0 0 2级 5 0 0名新生的调查发现 ,由于在学习任务与内容、生活环境诸方面存在的形形色色的问题 ,直接导致了新生某些不良的情绪体验 ,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发展。因此 ,针对大学新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 ,缓解或解决其心理矛盾与冲突 ,缩短其心理适应期 ,是对大学新生进行教育的首要课题。本文试从大学新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会学习以及消除孤独苦闷感等方面加以探讨 ,为大学新生的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生入学均需有一个适应期,这是普遍现象.能否顺利度过入学的适应期无疑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交际、就业等产生一系列影响.本文主要从警院新生入学后在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等方面表现出的不适应现象谈起,分析其不适应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10.
每一位刚刚进入大学的新生,面对崭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会遇到许多的问题,出现许多的不适应。为此,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学生工作和与新生的深入接触,总结了几点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有效地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出了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警校新生适应情况的群体差异,以便学校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新生尽快适应警校生活。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适应水平在性别(t=2.572,p<.05)、民族(t=3.097,p<.01)、是否为独生子女(人际关系t=2.046,p<.05;校园适应t=2.214.p<.05;自我适应t=2.743,p<.01)等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男生对大学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好于女生;汉族学生适应情况好于少数民族;独生子女的新生在大学生活中的人际关系适应、校园适应、自我适应中好于非独生子女的新生,但是对大学生活的整体适应情况两者无明显差异;不同家庭所在地的新生适应情况无明显差异;公安专业和非公安专业的新生适应情况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论高校新生心理转轨工作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转轨工作是新生管理工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是使大学新生有效地把心理运作方式从中学模式尽快地转到大学模式中来,以达到心理转轨的目的和要求。近几年来,大学生出现心理疾病的案例越来越多,据我校调查结果显示,其中48.5%均与新生阶段里有无顺利通过入学适应相关。为此,总结和研究新生心理转轨工作问题成为目前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非常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张瑾  张剑 《青年论坛》2005,20(1):55-56
面对变化了的外部环境 ,刚入学的大学生要学会如何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环境。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 ,尽快适应大学的环境对于顺利度过大学阶段具有重要意义。适应一方面需要大学生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 ,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的支持以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4.
学会生活--大学生生活环境的适应与生活素质的修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新生入学首先面临的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大学前,不少学生没有远离过家门,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大学后,失去了往日家庭和老师的特殊照顾,有的学生因缺乏独立生活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有的学生开支无计划,时常出现“经济危机”;有的学生每天循环往复于三点一线(宿舍———教室———食堂),面对丰富多彩、目不暇接的校园文化生活无所适从;有的学生因缺乏集体生活的习惯,总希望组织与他人的照顾和帮助,不知道也不会关心他人;还有的学生不适应学校水土和饮食方面的差异以及气候、语言环境与作息时间的变…  相似文献   

15.
谈高校新生心理冲突与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一个大学生在刚刚进入大学校园时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适应问题 ,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心理适应问题。以期引起教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了解和大学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16.
论农村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昊 《求索》2004,(10)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 ,也是人生重大的转折点。如何迅速适应新环境 ,对于刚从中学迈入大学校门 ,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来说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刚从中学迈入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讲 ,大多初离开父母 ,开始独立面对大学生活 ,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如果适应的很好 ,就能在以后的生活中 ,顺利完成学业。如果适应不良 ,人的主观世界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和负性情绪体验。对于农村大学新生来说 ,他们学习刻苦 ,意志坚强 ,与人为善 ,大部分有很强的上进心 ,但走进大学后 ,面临着高昂的学费、文化背景的差异和以后的…  相似文献   

17.
大学新生人际适应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际适应是大学新生适应的重要内容之一,解决好大学新生的人际适应问题对学生自身和高校都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新生中存在的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多和普遍缺乏交往主动性的现象,高校应建立经常性的教育引导措施,使新生加强人际适应的修养和锻炼,尽快适应大学人际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徐丽丽  屈春芳 《前沿》2007,(2):62-64
大学是青年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为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得初入大学的新生表现出对大学生活的诸多不适应,“郁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郁闷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对如何消除郁闷现象加以研究,并对如何彻底解决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科学 实用 严谨 可读 入学教育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新生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非常重要。为了配合各高校学生工作部门、团委搞好新生入学教育,我刊特邀请有关专家编辑了专刊“大学新生手册”。专刊具有实用、科学、严谨、可读性强等特点。现已出版,紧急征订。 专刊规格:同正刊(96页,彩封胶印胶装,70克胶版纸精美印刷)定价:7元 订购忧惠办法…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8)
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中的"忙""盲""茫",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具有规律性,需要我们高度重视,掌握其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大学新生进行适应性引导,使大学生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