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话说"公车"     
杭植林 《党的建设》2001,(10):34-35
无论是在繁华的都市还是偏僻的乡村,惹人注目又令人羡慕的恐怕要数被称为"公车"的了.公车之所以能在众车之中独领风骚,全在一个"公"字上,因为乘坐"公车"是一种待遇.公车是公家为方便某些人办公事而配给的代步工具,可省却许多外出办事的麻烦,既省心又省时.乘坐公车是身份的象征、社会地位的标志.能坐上公车的不是握有实权的领导干部,便是有经济实力的老总.  相似文献   

2.
张永生 《党建》2014,(2):40-40
正公车私用、超标配车、豪华装饰……近年来,公车滥用现象普遍,基层群众对"车轮腐败"深恶痛绝,公车治理也引起全社会高度关注。向"车轮腐败"亮剑,势必触动一些部门一些人的"奶酪",可能会遭遇各种各样掣肘。一些人坐惯了公车,会视之为理所当然,要立马改变还不能适应;还有人为了维护既得利益,会想出这个点子、使出那个招儿,玩变通、软抵抗。遏制"车轮腐败",需要警  相似文献   

3.
<正>从"取消公车"的呼声,"特权赎买"的追问,到"变相补贴"的质疑,再到GPS定位的监控,部分省份的部分县市先后试水公车改革,重拳整治公车腐败,但透过各省改革成效可以看出,我国公车改革仍有空间。广东"科技盯梢"还需"群众盯梢"广州利用科技手段,给全市党政机关8491台公车安装了卫星定位系统和用车人  相似文献   

4.
A:你说公车私用啊?太普遍了,如今当官的有几个不把公车当成私家车?上班坐车,下班坐车.在小县城,即便离单位800米,也一天到晚车接车送.  相似文献   

5.
<正>一年消耗4000亿元,三分之二被私用,"车轮上的腐败"备受诟病。取消公车,公务交通货币化,让公务车真正姓"公"……各地各部门在争议中试水公车改革。如何破解公车改革的阻力,走出公车改革、受挫,再改革、再受挫的怪圈,这已经成为公车  相似文献   

6.
有人称,公车改革是继农业改革、国企改革之后经济领域中的第三项重大改革.此论虽有"渲染"之嫌,但就其推进难度而言并不为过--农业改革"一夜春风",国企改革"瓜熟蒂落",而公车改革则命运多舛,十几年来雷声大、雨点小,偶尔飞起的"出头鸟"无不承受唇枪舌剑之苦.  相似文献   

7.
他,一位退休的副省级高干,以89岁高龄,亲自"护送"农民上访. 他,早已不是"官",却被网民们称为"最可爱的官". "公车调研也是许可的" 2010年12月17日,杨维骏接到云南大学校友陆蔚的电话.陆蔚告诉他,昆明西山福海社区有8个自然村组要拆迁,村民上访多次,至今没有人来管."整个草海有8.73平方公里,10万多人口,要拆迁的土地面积有11200多亩.村民的房子土地被征走,赔偿给他们的价格却很低."  相似文献   

8.
车改听潮     
任何一项改革,尤其是涉及个人利益的改革,都会引来是与非的激烈争论,公务用车改革显得尤为突出. 当"加强公车管理"的种种传统招数用尽仍无法堵塞公车"黑洞"之后,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若想彻底消除"车轮腐败",必须取消"藏污纳垢"的载体--公车,对公务用车进行彻底改革.至于如何改革,可就见仁见智了.  相似文献   

9.
车改看台     
公车"黑洞"触目惊心,各级财政难承重负,"车轮腐败"成为众矢之的.上世纪90年代初,车改试点陆续破土而出.  相似文献   

10.
张灵霞 《先锋队》2011,(3):44-46
公车改革,从改革开放之初进入人们的视野,时至今日仍收效甚微。最近《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关于公车改革和北京"治堵"的文章,使得公车改革又一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2月22日在参加该市"两会"分组讨论时,主动谈起广州公车监管措施.未来,广州市公车将安装GPs跟踪系统和身份识别系统,实行分级管理,经批准非公务性的用车将采取有偿使用措施,试点单位估算,拟按照每公里1.5-1.7元收费.  相似文献   

12.
长沙市交警部门近日曝光了一批"违章公车",湖南省财政厅等10个湖南省直单位的10辆违章20次以上的公车被曝光,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交通安全如一场永不落幕的生死大戏,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遵守交通规则更是每个公民都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然而,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号牌为湘ASR373的公务车被曝光违章67次,堪称"最牛公车"。笔者认为,对待"最牛公车",非得用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带动了作风整体转变,然而,穿上"新马甲",打折扣、搞变通的"四风"问题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呈现出由明转暗、逃避监管的特点,增加了发现和查处的难度。公车改革"乱象丛生"。公车改革实施以来,一些地方在公车治理中出现新的问题,成为异化车改的"杂草",不免让人心生忧虑。  相似文献   

14.
2010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部署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其中"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格外引人关注。随后,中纪委有关领导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公车问题是今年中央纪委监察部专项清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中央反腐剑指"公车腐败",再次把"公车腐败"问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话题。  相似文献   

15.
《先锋队》2012,(24):18
美国:公车接受卫星定位违规使用或丢饭碗美国的公车管理主要依据的是《美国联邦管理条例》第41篇第102章第5节"住家到工作地点的交通"和第34节"机动车辆管理"。这两节法规加起来近百页,严格限制使用公车上下班,对公务用车和车辆购置标准等作出原则规定,是各个联邦政府机构制定自己的公车使用规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正银川市——3000辆公车贴"身份牌"为了更好地落实"八项规定",杜绝违规使用公车,从5月16日起,除公安等部门的特种车辆和执法车辆外,银川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6个县(市)区的3000辆公车将贴"身份牌",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严格公务车辆管理和监督。各单位公务用车必须带标识牌上路,不得以任何理由拒贴"公务用车"标识牌、  相似文献   

17.
过去计划经济中,"一大二公",许多情况下"蹭"车的本质是公车私用,公车论为"公地"会被过度使用的性质.而今车改后的"蹭车文化",实质却有了"帕雷托全优"的属性.  相似文献   

18.
<正>今后,我国将推进社会化、市场化公务用车制度,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实行社会化提供,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公车私用、超编超标配置、豪华装饰……近年来,"车轮腐败"屡见报端。从199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两办"下发公车管理文件算起,"公车改革"已近20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先后有14个省份的部分县市实行了公车改革试点,尽管如此,整体来看公车  相似文献   

19.
<正>有领导这样说过叶青:"你怎么能将公车改革的功劳归到自己头上呢?中国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自然会推行公车改革。你的呼吁有什么用?"7月中旬,在一次调研途中,叶青坐在中巴车的引擎盖上,面对整车的各级官员、学者"吵起来了",焦点是公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正>慑于本地纠"四风"的压力,一些领导干部打起了异地的主意。如此一来,本地执纪部门鞭长莫及,当地监督者因没有管辖权,即使发现了也难以处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如果来者"不善",驾公车携公款却不为公干而是"游宴享乐",怎么办?日前,记者随河南省林州市检查组在当地著名景区暗访。经过数小时排查,本市公车一辆没查着,倒发现几辆疑似外地公车。工作人员称,由于该市地处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