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葛兰西:上层建筑理论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兰西的政治思想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新篇章.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不仅超越了"经济决定论"的狭隘解释模式,而且深入发掘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内涵,从而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在当代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本文较为完整地讨论了葛兰西政治思想,对其重要内容如领导权概念、市民社会与国家以及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简要评述了葛兰西的思想贡献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一、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支撑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特别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没有这个理论基础,也就没有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相互关系的科学原理,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  相似文献   

3.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耀邦一生都奋斗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功勋卓著,影响甚广,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胡耀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和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胡耀邦一生都奋斗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岗位,功勋卓著,影响甚广,在实践中形成了以实事求是为精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思想。对胡耀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和思想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新理论。这一理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都有所创新。其中,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做出了新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来源和基础。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发展为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提供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思路,促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能和质量提升。文章基于马克思主义人学视角对我国高校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剖析和解读,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建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故事汇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意识形态实案例的集合,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案例的具体运用和发展,是推进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运用的基本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要在广泛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探寻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个案汇集编成故事汇,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与思想政治教育故事会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按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体系分专题教育的方式实施教学,使其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会意识形态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矛盾发展和外部语境变迁共同作用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境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困境的破解提供了契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维度,通过优化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及拓宽话语领域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一门独立二级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体现在,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学科主旨和灵魂、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为学科使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从根本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的认识,在理论研究、实践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灵魂。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一贯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并善于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加以概括,创造性地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观。   一、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建设相结合   把思想政治教育同经济建设相结合,是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观的核心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总结历史教训,重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密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来进行。他明确指出,“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一门独立二级学科,具有马克思主义的学科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体现在,它以马克思主义为学科理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教育为学科主旨和灵魂、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为学科使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要从根本上深化对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学科属性的认识,在理论研究、实践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牢牢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马克思主义学科灵魂。  相似文献   

12.
孙梅 《世纪桥》2013,(1):85-86
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离不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主渠道,同时又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概念的界定,进一步论证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效果。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此,需要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载体;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调机制;完善全员育人机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第二课堂联动机制;完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4.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最基本的工作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第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灵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必然要求把用科学理论武装人作为首要任务。马克思主义对于物质与精神、经济与政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关系的科学原理,以及恩格斯对人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坚持党对经济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原则,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明确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共同富裕的发展目标,倡导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是具有马克思主义本质特征和时代特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指明了方向,坚持贯彻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必须要有整体意识,必须坚持学科的全面创新,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规范体系和支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要求确立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要正确处理知识与方法、教与学、理论与实际三方面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根本原则。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研究和解决一系列问题,作出多方面的努力。但是,最根本的影响全局的是,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及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迅猛发展,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带来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各  相似文献   

18.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立足江泽民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论述,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根本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内在要求等方面阐述了江泽民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论证了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对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孙辉 《奋斗》2005,(6):44-45
我们注重发挥政治理论学科的群体优势,构建出了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以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历史依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为发展脉络,以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道德为底蕴的政治理论课教材新体系,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方位、全过程进入学校、课堂、进入学员头脑提供了有效载体、从而使政治理论教学能够与时俱进.始终保持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与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本文从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设立的重大意义入手,着重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定位,从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为高校服务与为社会服务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二级学科建设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关系中判定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科学位置,进而对如何按照学科发展规律搞好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出了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