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伟大的时代产生伟大的民族精神。在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许多著名的铁路精神,不同时代的铁路精神,既反映了不同时代铁路人的精神风貌,也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追求。一、铁路精神的历史变迁20世纪初,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带领建设者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铺就了第一条完全由中国  相似文献   

2.
王丹丹 《前沿》2009,(6):92-95
新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部分,是新疆各民族历史的产物,它以独特的民族地域特色的“活”的形态深刻表现了它的时代印记,因此有着丰富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它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和谐文化建设,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对外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把湖北建设成文化强省。是摆在全省人民面前的光荣任务,也是摆在民族文化工作者面前的光荣任务。民族文化是各个民族的精神家园,从前的故事、神话、传说、寓言、诗歌、唱词、谜语、戏剧等各类文艺作品积存和蕴藏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历史。  相似文献   

4.
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一种综合国力.梁启超民族凝聚力思想为我们后人提供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昭示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坚实基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统一、民族富强的强大基石;经济基础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坚强后盾;爱国团结、自尊自强是民族凝聚力不竭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同时吹响了民族工作阔步迈进的时代新号角。改革开放的30年,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快速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30年,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更加巩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累累硕果的30年,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空前增强、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30年。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生动写照。  相似文献   

6.
周凌  孟大伟 《群众》2009,(4):52-53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结晶,是一个民族灵魂和血脉的传承与延续。在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已经成为我国人民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的热切愿望。  相似文献   

7.
提高领导者素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键卢昌健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础和根本途径,而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关键在于提高领导者的素质.本文仅就提高领导者素质与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关系问题提点粗浅看法.(一)领导者在增强民族凝聚力中,起着不可忽视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为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的文明进步和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更是文化的选择。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是从绵延不绝的历史纵深处淌出的清泉,它创造了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发展奇迹,展现出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民族凝聚力,孕育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思想与精神,最终汇聚成为推动时代发展的强大洪流,为我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提供了充足的理由和底气。  相似文献   

10.
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石。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自觉程度和自信心、凝聚力,保护各国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共识。在现代旅游经济发展中,传统文化资源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加快旅游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古文化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破题的话就是:“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是重视文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对国家和企业来说都是如此。过去讲靠文化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这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如果一个民族没有共同的文化,没有共同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2.
经过几代人的接续奋斗,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创造了举世公认的发展奇迹。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获得新的时代内涵。实践证明,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固然有其历史基因,但社会制度的影响也至关重要。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充分发挥铸造了历史平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进的旗帜、走向胜利的旗帜。  相似文献   

13.
纵观古今中外文明,历史冷静而清楚地告诉我们: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的土壤,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文化的力量,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最为持久和关键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刘凤瑞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①,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劲的凝聚力。-、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进一步升华,是形成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支柱世界上各个民族都有一个共同规律,就是当外敌人侵,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受...  相似文献   

15.
民族凝聚力在当代的升华,是通过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构成与人文特征顺应时代的发展进行整合与演进得以实现的。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内核构成进一步合理化;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理论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聚合机制实现了适应时代需要的更新;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和"发展是硬道理"等理论,使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凝聚张力得到空前的增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人文特征实现了从"偶象崇拜"到"崇尚民主与法制"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的新活力卜鼎焕中华民族凝聚力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中国社会历史的前进、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强盛,曾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民族凝聚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今天。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但是,我们也应看到,中国传统社会的民...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全球正趋于一体化,“信息高速公路”将把世界变成一个大家庭,世界文明大交流的时代已经到来。改革开放,为我们提供了走出国门、放眼世界,向各国学习的机会。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各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思路、做法,对我们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一、继承优良的民族传统民族传统是一个民族干百年积淀下来的历史、文化、语言、思想、约定俗成的日常行为规范(包括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此民族区别于彼民族,并维系一个民族大家庭,使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的深厚凝聚力。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形…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深刻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三个越来越”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时代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的准确把握,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军营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军队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这种多元一体的格局和强大凝聚力,有着深厚的社会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上,爱国主义从来就是动员和鼓舞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具有伟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