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有股不能上市流通虽是历史遗留的问题,而历史也同时孕育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提出了国有股“市净率”缩股后上市流通的解决方案,主张国有股权流通后不减持。即国有股权流通后一般情况下不以连续竞价的方式在证券市场进行减持。  相似文献   

2.
股权分置是我国股市的制度性缺陷.2004年我国证券市场开始了股权分置改革,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重新分配.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中存在政府观念转变及股东"搭便车"的问题,对此,应遵循公平和共赢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论国有股不流通的原因及弊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股是证券市场发展悬而未决的问题,应充分认识其形成的各种原因,分析国有股不流通的弊端,从而为解决国有股流通提供理论准备.  相似文献   

4.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既要遵循符合市场规律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又要公正稳妥地推出和实施各方都能接受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源于所有制的差异,中国的资本市场形成了一种制度安排的股权二元结构.这种安排与资本市场固有的属性是不相容的,它背离了同股同权的基本原则,亦与公司法关于股东共益权的平等理念相去甚远.由此引起中国上市公司为解决股权分置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股权分置的局面对公司治理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尤其是对治理中的控制权市场的形成,对股权平等原则的滥用等.解决股权分置,则能较好地达到公司治理的目的.在解决股权分置过程中仍应关注包括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及二级市场的操纵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及其造成的一系列体制性障碍长期困扰着资本市场,限制了资本市场的发展。股权分置改革为我国资本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资本市场的监管体制、资本市场的运作和市场的操作将会出现深刻的变化。股权分置改革本质上是从制度层面上"再造"中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7.
股份合作企业是我国农民创立的一种吸取了股份制优点的合作性企业,由于其顺应了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及人们的思想觉悟程度,已经迅速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之一.目前,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设置十分混乱.要改变这种状况,股份合作企业的股权设置必须坚持"股权多元化"、"劳动者股为主"和"不设国有股"三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8.
以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消除制度赋予非流通股股东对公司的垄断控制权、防止同股不同权和同股不同利的现象继续发生的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成功,它的成功影响了"新兴加转轨"的中国证券市场.可以说,中国证券市场正是在历史遗留问题的矛盾对立和各利益主体的不断博弈中走向成熟的,股权分置改革的制度性跨越奠定了深化证券市场改革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孙家学 《工会论坛》2006,12(2):63-64
股权分置问题是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根本的结构性矛盾,是证券市场整体改革的突破点,解决股权分置要遵循积极、稳妥和有序的原则,推出和实施公平合理的股权分置对价方案。从而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保证我国证券市场稳定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理论上讲,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上市公司2/3非流通股的流通问题,从而促进了资本市场的有效发展。通过检验股改后的三因子模型,可以从实证角度证实这一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