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隋丽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196-196,198
近年的转喻研究更多的局限于它的分类,认知理据和与隐喻的对比,转喻的语用层面备受冷落.传统语用学在解释语用推理时没有解释为什么会话人进行语用推理的速度会如此迅捷和毫不费力.本文以认知语言学中的事态场境为基础,试图证明从转喻的角度进行语用推理的可能性,语用推理可进一步补充和丰富语用学理论.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言语行为场景”和“事件域认知模型”理论框架内阐述间接言语行为的转喻性质。指出动作及其涉及的对象均具有喻指能力;对间接言语行为转喻的解释既要考虑认知因素,同时也应将必要的语用参数纳入其中,从而在动态、静态兼顾,语用、认知相互关照中深化言语行为转喻研究。  相似文献   

3.
人体器官名词动用是英语中一种显著的语法现象,实例分析证明其根本的认知动因是概念转喻,包括工具性转喻、方位性转喻、与隐喻结合的转喻。各器官名词因其工具性以及与客观世界互动性的强弱不同,从而受到不同转喻模式的促动,形成各具特点的动用表达。  相似文献   

4.
引言(转喻(metonymy)和隐喻(metaphor)一样,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同时又是人类思维的一种认知方式,和人类思维是紧密联系的,在日常语言中和生活中使用很频繁,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于转喻的理解和正确地认识,不仅能使我们的语言丰富多彩,也能在认识客观世界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一、转喻的理解及其功用转喻在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和认知方式,人们在文学和生活中使用得很频繁,以下给出几个方面的例子来加以说明。1.一般日常用语The kettle is boiling.借“水壶(kettle)”转喻“水壶中的水(water in the kettle)”。They are said to b…  相似文献   

5.
朱轶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10(8):197-198,200
Verschueren(1999)提出的元语用意识普遍深入言语交际,交际中的语用含糊也受到特定元语用意识的指引。本文拟从社会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语用含糊的元语用意识进行新的诠释,旨在探讨语用含糊元语用意识的各种动机及其分类。  相似文献   

6.
语用预设相对于话语而言具有合适性和共知性 ,它本身也具有单向性、主观性和隐蔽性。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出现频率的研究 ,不难发现广告制作人喜欢采用结构性语用预设和词汇语用预设。其实对于语用预设的选用就是对消费者心理的把握。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出发,通过列举语用失误的例子,分析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的两种类型和语用失误的种种原因;由于交际中存在语用失误,教师就要改变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语言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们对与英语为本族语者进行交谈时的语用失误的敏感性,避免不必要的交际失误和交际误解,从而提高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DCT为数据收集形式,从两个层面(语言语用迁移和社交语用迁移)对162名中美大学生在请求语策略使用中出现的语用迁移进行了分析。调查显示,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请求语策略的使用中确实存在语用迁移现象,这对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式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Leech认为在跨文化交际中,语用能力是指对说话者的目的和用意的理解能力。作者认为在对语境认识的基础上,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意图以及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意思和意图的能力称为语用能力。该文从语言的表达和理解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培养语用能力,并对语用失误进行了一定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概括论述了语用学的由来、内容、和语用学的主要理论,即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含义理论、关联理论; 提出大学英语教学要融入语用学知识,以此加深学生的语用意识,避免语用错误的出现,从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 ,中国和说英语国家的交际越来越多。可是 ,由于文化差异等原因 ,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常会出现语用失误。所以 ,应了解语用失误类型 ,分析语用失误的原因 ,注意避免语用失误 ,提高语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歉语是英汉语言交际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中西文化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各个国家的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歉语进行了不同的分析,并对其进行了定义。英汉歉语的语用策略也有所不同。英语或者其他的非本族语学习者需要根据自己的语用需要和语用目的来准确地选择歉语策略,从而在言语交际中避免语用失误,做到礼貌得体的交际要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能顺利地实现交际目的,外语学习者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语用性知识,具备必要的语用能力,但人们往往都忽视了语用能力的发展。文章阐述了学习者在语用能力形成过程中可用以发展提高语用能力的:策略及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将分析中式英语的性质和特点。中式英语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日常交流中,是语用负迁移的另一个表现形式。由于迁移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用母语的表达经验作为第二外语的组织形式。因此,中式英语的进一步研究对理解语用负迁移和培养语用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语言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语言体系的发展变化是话语信息中各种微观语用变异形成和发展的结果。外来语对现代汉语词汇影响引起的语用变异既是对汉语语言体系的创新和突破,又是对汉语语言体系的丰富和发展。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语用变异有助于认识汉语语言体系和微观语用变异的关系,有助于认识汉语语言体系的发展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6.
语用推理是语篇理解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语篇接受者在语言解码后,还需要运用一系列推理规则,从语言信息前提和语境前提中推导出一个结论,即语篇的隐含意义。语用推理不同于一般的逻辑推理。在一般的逻辑推理中,仅借助于前提就可以推导出正确结论;语用推理则需要依靠语境信息。这使语用推理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靠性。本文通过分析语用推理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探讨语篇理解过程中的语用推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语用问题的认知研究是近年来国际语言学界涌现出来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与趋势,但什么是认知语用学?虽然目前还未形成统一的定义和理论框架,但这些都不能否认该研究的存在与谈论的必要性。语用模块、认知语境、语用照应与推理等都是语用学讨论中出现的新兴课题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语义理论多从语言结构本身和社会历史的角度讨论词汇意义的扩展,本文试从认知语言学的视角来论证说明词汇意义的发展变化是在认知的基础上通过隐喻、转喻而形成的,同时本文探讨了其对于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法庭的庭审话语是一种典型的机构性话语,庭审的不同主体有其既定的目的,也有不同的权力分布。预设作为一种语用策略,成为法官、公诉人和律师等权力主体控制证人和被告、实现自己既定目的的有效手段。语用预设有多种实现形式,既可以针对犯罪动机,也可以针对犯罪事实。法庭语用预设的前提是有罪推定,语用预设的过多使用有悖于无罪推定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20.
语用学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用学介入翻译,为翻译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本文就语用学的几个主要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加以论述。语用等效理论是一种避免翻译尴尬且力求等效的新理论模式。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是在翻译语用意义时牵涉到的两种语言的语用原则,因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其语用原则不尽相同,它们有助于推导语用意义。而关联理论认为,译事是一种三元关系的语用等效翻译。无论在翻译中使用哪种理论,其语用含义是由语境决定的。可见,意义的决定在于使用,而使用的重要因素是语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对语用翻译的探索将是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