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年前,某地“一把手”倾全县之财力建造一个水库。为建好这一水库,干部群众节衣缩食。干部的奖金没了,还得拿出几个月的工资为建水库作贡献。对此,一些干部心理颇有怨气,加上库区群众安置时由于资金一时难到位,又引起了移民的一些不满情绪。当上级组织来考察这位“一把手”时,许多干群颇有微词,说这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于是这位“一把手”被调到一个市级企业担任领导。六年过去了,水库所发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明显,全县的大多数干群又都说当年这位“一把手”有远见、有魄力,这是一个造福于民的千秋工程。该县干群对建造水库…  相似文献   

2.
红梅  子春  少志 《党课》2009,(4):126-127
时下,不少党政机关在总结工作时往往把“‘一把手’亲自抓”作为最重要的经验,在对下部署工作时也往往反复强调“‘一把手’要亲自抓”。这一现象说明,“‘一把手’亲自抓”,在一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成为一种“真理性”的定势,似乎无论什么工作,只有“‘一把手’亲自抓”,才叫“领导重视”,才能立竿见影。  相似文献   

3.
王涛 《党课》2012,(8):77-78
时下,有些“一把手”,在工作中存在“事无巨细一手揽,大小问题一把抓”的现象。同时,一些部门和单位在工作中凡事也都要抬出“一把手”.以示“重视”,好像一切离开了“一把手”就束手无策、难以办成。于是,什么事都需要“一把手”来抓。不管什么组织都要挂上“一把手”的大名,请“一把手”亲自任“组长”“主任”,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一把手”出面。  相似文献   

4.
时下,一些部门或单位里有一种“时尚”,啥事都要“一把手”亲自参与。如名目繁多的领导小组组长,大都要“一把手”担任;各种各样的“重要”会议,大都要“一把手”参加;方方面面的来人,也要“一把手”接待陪同……致使不少部门或单位的“一把手”整日里陷入会议、事务和应酬接待的圈子,严重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徐志仁 《党课》2012,(18):58-61
事实上,在“‘一把手’依赖症”的成因中,副手的消极懈怠不作为也是主因之一。不少副手成天跟在“一把手”后面,“接待跟着调讲,开会看好音响,举手表决同意,讲完带头鼓掌”,成了名副其实的影子和摆设。一些副手自认为无权就无责,大事小情都等“一把手”拍板,大小问题都推到“一把手”手里,名义上是“尊重‘一把手’权威”,实际上与尸位素餐无异。  相似文献   

6.
要加强领导干部离任前的管理近几年来,由于年龄的限制和实际工作的需要,有一些领导班子的“一把手”相继离任,这本属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少数“一把手”在离任前却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如对长期工作在身边的同事和下级搞突击提拔,甚至搞超职级提拔。有的“一把手”在离...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哲盟开各县他拉干水库党委密切联系当前社会治安的形势和本单位的工作、思想实际,周密研究部署,实施了创建安全文明小区活动,为维护社会治安、促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和本单位业务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组织“创安”活动的做法是:一、落实领导责任制,齐抓共管。水库党委高度重视“创安”活动,把它列入了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创安”领导责任制,要求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做到“四到位”:党政班子责任到位、党政一把手责任到位、党政分管领导责任到位、考核奖惩的措施到位。…  相似文献   

8.
潞城市委常委、纪委书记李伟民撰文指出,对“一把手”的监督当前仍然是个薄弱环节,致使一些曾经为党和人民做出重大贡献的领导干部,犯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由于“一把手”的特殊位置,造成少数人民主意识差,搞“家长制”作风,特权意识浓厚,滥用权力,任人唯亲,挥霍公款、追求享受,甚至见利忘义,腐化堕落。这些都和对“一把手”的监督不力有直接关系。有的“一把手”自恃特殊,不自觉接受监督。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职工群众之上,以至于放任自流,我行我素。另一方面,对领导干部监督的法规和制度不够完善,使一些人有空可钻。有的“…  相似文献   

9.
“三讲”教育中,群众批评某领导同志“缺乏原则性,惟正职的意见是从。”该领导听后竟大不以为然:“不听一把手的,听谁的?”──这句话固然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也反映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某些领导班子里,看一把手的眼色,跟一把手的思路,顺一把手的口气,大小事皆由一把手“一锤定音”,可以说屡见不鲜。我们姑且将其称之为“一把手现象”。 “一把手”这词儿,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步伐闯进我们生活的。它看似简单,但加在厂长、厅长等行政正职的头上,就如同一道耀眼的光环,顿然产生一种威慑力,令众人不得不“仰而视之”。 近年…  相似文献   

10.
“一把手绝对真理、二把手相对真理、三把手服从真理、其他把手没有真理”,这一坊间流传的段子,戏谑中展现了一些地方官场的真实生态。接受采访的落马“一把手”们坦言,以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他们的话都是“绝对真理”。  相似文献   

11.
祁平 《学习论坛》2000,(9):36-37
“一把手”处于权力运作的核心,手中握有单位或地方最大的权力。所谓权力,其核心内容是人权和财权。腐败就是权力的滥用。以“长官意志”为主的用人制度和“一把手”财务收支审查制度,是一些地方的跑官风、吃喝玩乐风久禁不止的根源。监督力度应与权力的大小成正比,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走向腐败。这是权力运作的客观规律。“一把手”的权力最大,理应受到更有力的监督。只要对“一把手”实现了有效监督,对其他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干部的监督基本上都可以迎刃而解了。监督法规制度中虽然没有把“一把手”排除在被监督对象之外,但也没有根…  相似文献   

12.
未末 《共产党人》2004,(2):31-32
“一把手”,一般是指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领导班子中排名第一位的主要负责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一把手”的形象应该是在品德、能力上往往高人一筹,属于高瞻远瞩、清廉刚正、运筹帷幄、叱咤风云一类。然而,近几年却出现了一些如陈希同、成克杰、刘方仁、李嘉廷、程维高之类的“一把手”,给原本人们心目中的美好  相似文献   

13.
某些领导,虽居于一把手地位,但“班子”四分五裂,工作效率低下,政绩平平;而另一些一把手,却能够紧紧地团结住“一班人”,克服种种困难,干出显著成绩。他们的区别,在于一个形成了核心,凝聚了战斗力;一个缺少了核心,涣散了战斗力。其实,一把手的职位并不能代表...  相似文献   

14.
《廉政瞭望》2011,(5):10-10
虽然反腐倡廉机制、民主监督机制不断健全,权力寻租的空间越来越狭小,但一些地方的一把手依然频频“出事”。专家认为,对一把手限权,既是反腐的需要,也是对领导干部的爱护。不能等到一把手出了问题时才“撸下”了事,更应在机制的设计和落实层面上多下功夫,让他们没有机会腐败。  相似文献   

15.
黄梦其 《党课》2014,(15):62-64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4,(4):69-71
“一把手”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但权力不等于权威。“一把手”的领导权威,取决于部属的认可,说到底取决于“一把手”的人格魅力。那么,“一把手”的人格魅力从何而来呢?  相似文献   

17.
当前,一些地方在调整领导班子时,不作具体分析,只听“一把手”意见,一味把与“一把手”不和的干部调离,给领导班子建设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是损伤了敢于直言的干部。班子成员从工作和事业出发向单位“一把手”提出不同意见,本是值得肯定、鼓励和表扬的,却被视为与“一把手”作对,闹不团结而调离,这不仅会挫伤这些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会打击那些敢说真话、工作有主见、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把手”特殊的地位,使得一些人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角色,在领导工作方法上经常犯一些这样那样的错误,陷入误区。现将“一把手”在领导方法上常犯的错误列举如下,供“一把手”们参考。1、一言堂“一把手”担负着对组织全面负责的重任,从而具有最终的决定权。这种权力是与职俱来的,是  相似文献   

19.
报刊文汇     
要言辑录 加强党政“一把手”的培训 中组部部长曾庆红在全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政“一把手”的教育培训,要围绕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提高驾驭全局的能力来安排。 曾庆红指出,党政“一把手”在领导班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对于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负有全面责任。他们的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一个地区一个部门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加强党政“一把手”的学习培训,要根据岗位要求和工作的特点,围绕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宏观决策、综合协调能力,开设一些专题班次,本着急用先学、…  相似文献   

20.
孙健嵘 《党风建设》2001,(11):26-27
中卫县紧紧抓住“谁来监督一把手”这一难点问题。在“如何监督管理好一把手”上进行了一些积极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