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政治课是一门很枯燥的学科,尤其是哲学部分。我曾经在学生中作过调查,在问到"是否喜欢哲学课"时,只有8%的同学回答"非常喜欢",25%的同学回答"比较喜欢",56%的同学回答"不太喜欢"",甚至还有11%的同学回答"非常不喜欢"。为了改变这种尴尬局面,我在上哲学课时经常采用故事教学法,即用故事来让学生体验学习哲学的兴趣,探索  相似文献   

2.
培育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性质的新定位。议题式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打造活动型学科课程的重要实施方案,成为广大高中思教教师探索新课改的主攻方向。笔者结合自身对议题式教学进行的研讨课实践,以"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哲学议题的课堂教学为实例,以议题式教学的四个要素为主线,分别从议题设计、情境创设、活动组织以及任务布置四个方面对哲学课堂中议题式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回顾与反思。  相似文献   

3.
哲学追求的不仅是真理,而且是价值,因而是知识形态和意识形态的统一;哲学把人与世界的总体关系作为自己反思的对象,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并体现了哲学思维的特殊逻辑,即反思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逻辑。哲学的基本派别包括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科学主义与人本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新唯物主义"是"现代唯物主义"。无论在自然观上,还是在历史观上,现代唯物主义本质上都是辩证的。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包括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内的辩证唯物主义,同时,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又为哲学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生活与哲学》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心理效应及心理学的理论、实验、游戏引入到哲学教学之中,这不仅能突破说教多于体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还能调动学生参与哲学课堂的积极性。本文从心理学在哲学课堂中的作用以及哲学与心理学对接的实践课例出发,探讨将心理学效应运用于哲学课堂之中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学生的认可是教师追求的目标。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也时常琢磨:如何让学生轻松地学好哲学呢?一、"说"出主人的幸福新课程主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尽可能让学生多说,尽可能给学生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哲学课堂是心灵对话的舞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课为《生活与哲学》第四课第二框第二目(运动是有规律的)教学内容,围绕"五水共治"主题展开,引导学生理解"规律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树立"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的理念。【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及其要求。2.懂得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二)能力目标1.批判与反思能力。"反思"是哲学的重要功能,哲学课教学不仅要指导学生理解和领会抽象  相似文献   

7.
杨宏郝 《桂海论丛》2004,20(6):88-90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但是大学的哲学课堂却普遍是死气沉沉,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文章对高校哲学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哲学课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8.
哲学概念的解释是哲学教学和传播的基础环节,很重要。由于哲学概念的特性,哲学概念的解释相当困难。哲学概念的解释存在哪些难题?可以借鉴什么经验教训?又有哪些有效的解释方法?一、哲学概念解释在哲学教学和传播中的重要性哲学概念解释的重要性,首先是由它在在哲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哲学概念是哲学观点的构造单元,是哲学观点和理论体系的基础。哲学教学不可能避开哲学概念,必须把哲学概念解释明白了,才有可能讲清楚哲学的观点和理论体系。哲学概念不仅是哲学理论和哲学教学的基础,而且是哲学课程和哲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哲学概念和…  相似文献   

9.
丁秋玲 《传承》2008,(22):86-87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实现这一功能,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论的提升,将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引入哲学教材和教学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创新精神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0.
高校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宇 《前沿》2006,(2):69-72
在高校对大学生实施的素质教育过程中,哲学教育承担着繁重的任务。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全面素质教育,而全面素质教育应该是教育实践中的哲学教育。显然,高校的哲学教学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系相当密切。素质教育是大厦,哲学教学就是基石。为了增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效性,造就大批具有远大理想和主体精神的全面综合性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对高校哲学教育重新定位,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1.
李杰 《人民论坛》2012,(23):202-203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髓中有着"天人合一"的倾向,即主客体不分,继而强调人的思想对身体的驾驭,因而中国历来的哲学范式都是身体哲学;与西方的"意识哲学"相比,处于非常态地位的身体哲学,则呈现着中国哲学传统中不多见的变式。弘扬中国传统哲学,固己更要外展。  相似文献   

12.
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与反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应实现这一功能,积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理论的提升,将核心价值体系问题引入哲学教材和教学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创新精神才能适应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的20-30年代,胡适与张东荪曾就"哲学之将来"展开过论争。胡适的"哲学破产论"夸大乃至神化了科学的作用。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曾屡次提到"消灭哲学"以及哲学的"丧失",其真实涵义都是指哲学向世界、理论向实践的转变。哲学具有不可替代性,不仅有将来而且有辉煌的将来。  相似文献   

14.
邓育红 《前沿》2005,46(5):81-83
哲学的生命在于创造。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超越传统、实现创新,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和才能。然而, 这一实质性的东西往往被人们所忽视, 以致于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被扼杀殆尽。因此, 应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 一切从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 深化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哲学教学,教师不能仅仅停留于讲授原理和方法论,更应真正理解和把握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中遇到的一些真实问题:教材观点与经典著作观点、与中外著名哲学家观点间的关系问题,哲学理论(知识)与方法论(知识)间的关系问题,并采取恰当的处理策略,方能真正达成哲学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发展。一、教材观点与经典著作观点间的关系及处理策略《生活与哲学》作为中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哲学原理的教科书,其中阐述的观点与马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与新课标对高中政治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刚刚接触哲学的学生来讲,如何从抽象艰涩的哲理中培养学生对哲学的兴趣,就变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在哲学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哲学融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和领会哲学,在生活  相似文献   

17.
韦泓 《传承》2010,(27):74-75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教学在高中哲学教学中的组织和运用应注意把握其真实性、创造性、趣味性和时代性原则。  相似文献   

18.
作为理论范畴,法政治哲学是指对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的哲学思考与追问,是关于法政治现象的认知、评价及政治法律制度的价值取向等构成的观念系统;作为学科概念,法政治哲学则指由哲学、法学、政治学三门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新兴边缘学科。法政治哲学与法哲学、政治哲学、法政治学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邓小平法政治哲学是法政治哲学的子范畴,是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法与政治关系中重大问题进行哲学思考与分析的产物,是邓小平对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实践经验教训的哲学抽象与概括。  相似文献   

19.
哲学智慧的一个最本质特点就是其终极向度,一切关涉终极性、无限性和永恒性的问题,都可以纳入到哲学研究的范围之中;我们可以将哲学界定为关于宇宙人生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作为一个系统包含了三个维度,即"元哲学"、部门哲学和问题哲学;问题哲学、生活哲学、文化哲学是当代哲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但哲学发展的走向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必须在"三个维度"之间保持一种合理的张力与和谐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魅力,主要体现在"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完美结合。"实践转向"彰显"人文关怀";"人文关怀"促进"实践转向"。"实践转向"与"人文关怀"的交相辉映造就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永恒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