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现代化水平是指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党政领导干部在法治思维培塑、法治行为养成和法治氛围的形成等方面达到的程度,是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重要内容,是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现代化的生成路径中,法治思维属于认识论问题,法治方式属于方法论范畴,法治氛围则属于环境因素。所以在领导干部法治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领导干部现代法治思维的生成、领导干部法治行为方式的养成和多方发力促进法治氛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这是党中央根据依法治国的新形势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3.
一、提升法治意识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础和核心 法治意识即法治观念,是人们关于法治的心理、看法、思想、理论等的总称。  相似文献   

4.
领导干部是推动法治兵团建设的人才动力和组织动力,在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建设法治兵团的大环境之下,提升兵团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需要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大普法教育,严格对领导干部的制度约束,加强监督考核,强化法律信仰,使领导干部在办事处事中有较强的法治思维和法律逻辑,在遇事能够综合分析,依法行政,推动兵团法治建设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5.
2013年底在北京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由“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2015年习主席“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更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及前途的关键抉择。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解决重要问题为导向,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加速推动历经36年的改革发展继续深化,不断攻克“全面”、“深化”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增强领导干部的公仆意识是实践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建党思想的主要内容.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注重学习和实践锻炼,心甘情愿当好人民的公仆,成为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8.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战略部署。习主席强调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各项工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指按照法治逻辑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过程。这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也是实现强军目标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9.
戎旭 《实践》2015,(1):55
<正>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特别是在改革攻坚期、发展机遇期、社会风险期"三期叠加"的今天,领导干部善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既是全党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期待,更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有的领导干部喜欢找"偏方"、走"捷径",把土方法、土政策当作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有的只唯上、不唯法,导致"黑头不如红头、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是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时代要求,是依法治国理念的体现,是深化改革的法治共识、是顺应社会管理的需要。我们要明确法治思维的涵义,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认识到当前领导干部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提高领导干部个人法治思维能力和加强改善法治环境,通过外部制度环境影响强化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促进领导干部自觉运用法治思维来治国理政。  相似文献   

11.
田刚 《实事求是》2014,(5):19-22
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对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化解矛盾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固有利益、知识储备不足等内因和外因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推进效果不佳,亟待从激发内生动力、建立驱动机制、加强学习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重塑其法治信仰,提高其法治能力。  相似文献   

12.
徐少伟 《共产党人》2004,(10):16-17
党的十六大强调,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这就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提高,基础和关键都在于能不能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因此,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县以上领导干部,必须十分注重强化十个方面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领导干部要增强执政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执政意识是党的执政地位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在党的组织和党员头脑中的反映,是党在执政后对自身状况、客观条件、历史责任、奋斗目标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一种深层次认识。江泽民同志深刻地指出,党的意识(其核心是执政意识)是执政党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新世纪,我们党肩负着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历史任务,增强执政意识,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执政意识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种意识:一是执政兴国的发展意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我…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做出的战略部署,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认真研究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做出了全面部署,标定了法治中国的新方位,绘就了法治中国宏伟蓝图,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确立和发展对于建成法治中国的意义重大,然而,我国领导干部的法治思维还存在诸多不足。为了推进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确立和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强化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法治理念,建立贯穿领导干部施政全程的法律监督制度,完善领导干部依法执政的制约机制,优化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普遍得到提高,但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态度不够端正,人治思维仍然存在,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欠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囿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现实压力,加之法律的局限性使然,且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等。因此,必须提高领导干部学习法律知识的自觉性,增强法制宣传和培训实效,完善领导干部考核和任用机制,强化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加强司法公信力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建设》2014,(12):1-1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从项层设计为法治国家建设指明了方向,开辟了法治中国的新纪元。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法治干部。领导干部是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组织者、参与者和示范者,是运用法治方式治国理政的执政主体,其法律素质的高低、法治理念的强弱,直接决定着党和政府依法决策和依法办事的水平,直接影响着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8.
罗志坚  万高隆 《求实》2012,(8):21-25
法治是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标志,为当今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众所周知,我国也顺应潮流选择了法治之路.但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而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率先垂范又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领导干部具备法治思维是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仅靠领导干部通过自身努力来实现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是不够的,还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具备和运用法治思维的良好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写进党代会的报告中,这无疑是扩大人民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举措,对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方世南  王世谊 《唯实》2016,(5):39-43
建设法治型党组织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和建设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法治市场、法治公民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依靠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逻辑,决定着执政党以及各级党组织率先加强法治建设从而将自身打造成为法治型政党和法治型党组织的重大历史任务。只有充分认识建设法治型党组织的基本含义以及新时期建设法治型党组织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