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处巴尔干半岛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新中国的外交领域中占据特殊的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共同的意识形态和政治诉求曾令两国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友谊;而到了70年代末,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又使双方分道扬镳,甚至濒临断交的"冰点"。  相似文献   

2.
中阿“特殊关系”期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上的小国阿尔巴尼亚,是同新中国最早建交的国家之一。在20世纪整个50年代,中阿两国同属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而建立起友好合作的关系。特别是1954年两国互设大使馆后,中国开始了对更加贫穷、落后的阿尔巴尼亚进行经济援助。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随着中阿两国关系日益恶化,阿尔巴尼亚反华调子日高。1978年,复出后的邓小平在外交领域采取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和断然措施,就是指示外交部,对阿尔巴尼亚停止援助,撤项目、甩包袱,果断地摆脱中阿关系的畸形状态。  相似文献   

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天40岁以上的人,咏诵起唐代诗人王勃的这一名句,总要情不自禁地想起地中海畔的那个曾被誉为“一盏明灯”的孤僻小国阿尔巴尼亚。 阿尔巴尼亚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西南部,西临亚得里亚海,面积2.87万平方公里,人口260万,均不到中国的百分之一,是欧洲最穷的国家之一。1945年11月,阿尔巴尼亚宣布解放。与被苏联坦克解放的多数东欧国家不同,它是在阿劳动党领导下,基本靠自身的力量赶走侵略者、建立政府的。因此,社会主义的阿尔巴尼亚,一方面具有反抗外来干涉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又有极为敏感的民族自尊心,不易受到外来的影响。到50年代后期,中国和阿尔巴尼亚一直保持着不高于其他东欲国家的一般关系。  相似文献   

5.
2008年第6期,我们为读者刊登了《中阿关系交恶始末》一文。然而在中阿关系破裂前,阿尔巴尼亚曾在对待“中苏分歧问题”的立场上一度与前苏联决裂。苏阿的决裂,被视为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一次地震”,本文将为我们揭开其中的秘密。  相似文献   

6.
文周 《廉政瞭望》2006,(11):55-55
1969年5月,耿飚作为党的“九大”后派出的第一位大使,来到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他遵照中央方针,为推动和增进两国团结合作的关系,积极开展友好工作。但是,他从阿领导人谈话中渐渐地察觉到,中阿两党在一些国际问题和观点上有着深刻的分歧。特别令他忧虑和棘手的是我国对阿的  相似文献   

7.
章立  李萧 《共产党人》2004,(13):38-40
这是一片光荣的土地:上个世纪30年代,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西征曾驻扎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参观清真寺,与阿訇、群众促膝谈心,传播革命道理。  相似文献   

8.
马涛 《湘潮》2023,(4):14-16
<正>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全国农业战线的新星——大寨不仅中国人耳熟能详,而且为许多外国领导人和国际友人所瞩目。周恩来陪外宾三访大寨更是被传为佳话。20世纪60年代,阿尔巴尼亚和苏联关系恶化,苏联中断了对阿的援助。阿无法实现五年计划的目标,于是向中国求助,并提出了庞大的援助清单。当时中国刚刚度过三年困难时期,面对这份长长的清单,周恩来决定邀请阿代表团去“七沟八梁一面坡”的大寨参观,  相似文献   

9.
正中阿博览会是我国与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为加强中阿文化交流,促进中阿友谊,2013中国-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举办了中国(辽宁)青年队-科威特国家青年队足球友谊赛,中阿国际集邮展,中国-阿拉伯国家国际桥牌邀请赛,中阿广播电视合作论坛,土耳其伊斯兰文化展演,会议期间,宁夏演艺公司演出了大型歌舞剧——九州花儿香。一系列的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与阿尔巴尼亚于1949年11月23日建立外交关系。以后,差不多整个50年代就是两国关系的“春季”。由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主张世界上的一切国家、政党不分大小,一律平等;稍后又提出反对大国主义,反对“老子党”,这就为中阿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1954年,中  相似文献   

11.
通过高速公路网,长沙、株洲、湘潭相互之间只有不到半小时车程,三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划显得有些模糊。由于这一特殊地理区位,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建议合并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毛泽东城";25年前,"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也曾在学术界成形。到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中开始正式出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黄禹康 《党史博采》2006,(11):10-14
从外交部今年6月解密的部分中央高层领导外事活动档案中获悉20世纪50年代,彭德怀元帅曾两度率团出国,对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9个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从巍峨的列宁山之巅到伏尔塔瓦河畔,从风景如画的黑海之滨到亚得里亚海碧波环绕的地拉那,从郁郁葱葱的高加索到蒙古一望无际的莽莽原野,彭德怀元帅的足迹踏遍了友邦沃土,所到之处无不撒下友谊的种子,在这些国京人民的心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圆满地完成了党和国家及军队的重托。同时也留下了一些鲜为人知的轶事。  相似文献   

13.
1978年7月29日,作为对中国外交部1978年7月7日致阿尔巴尼亚大使馆照会的答复,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和阿部长会议致函中共中央和中国国务院(即公开信),攻击我“背离马列主义”,搞“大国沙文主义”,“想要成为帝国主义超级大国”等。该信标志着中阿关系的公开破裂。在后来的岁月里,两国关系就如同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恩维尔·霍查所说的——“只是形式上的外交关系了”。  相似文献   

14.
<正>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碉堡数量最多的国家,有"碉堡王国"的美称。上世纪60年代初,作为欧洲"社会主义明灯"的阿尔巴尼亚曾在政治上既反美又反苏,同时与意大利、希腊、南斯拉夫等邻国也存在历史  相似文献   

15.
50年代,彭德怀元帅曾两度率团出国,对苏联、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9个前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了正式友好访问。从巍峨的列宁山之巅到伏尔塔瓦河畔,从风暴如画的黑海之滨到亚得里亚海碧波环绕的地拉那,从郁郁葱葱的高加索到蒙古一望无际的莽莽原野,元帅的足迹踏遍了友邦沃土,所到之处无不撒下了友谊的种子,在这些国家人民的心里架起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圆满地完成了党、人民和军陈的重托。作者曾有幸为彭总当翻译和作为彭总的随员、随同彭总出国访问,现将他…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每当美国外交受挫或国内经济出现问题,总会招来有关美国衰落的一场大辩论。人们对这个话题的浓厚兴趣凸显了美国在国际政治中的重要性——无论其兴其衰,都牵动着国际社会的每一根神经。  相似文献   

17.
通过高速公路网,长沙、株洲、湘潭相互之间只有不到半小时车程,三个“地级市”的行政区划显得有些模糊。由于这~特殊地理区位.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就有人建议合并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为“毛泽东城”:25年前,“长株潭经济区”的构想也曾在学术界成形。到1997年,湖南省委、省政府战略决策中开始正式出现“长株潭经济一体化”。  相似文献   

18.
正耿飚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驻外大使,也是著名的"将军大使"。在新中国成立后,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阿尔巴尼亚和中国之间有过一段特殊的关系。但是这种特殊的关系却建立在一种畸形的援助基础之上。耿飚出任中国驻阿大使后,这种状况才引起国内的重视并最终得以解决。毛泽东称赞"耿飚敢说真话,反映真实情况,是个好大使"。  相似文献   

19.
中阿关系破裂的真正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阿尔巴尼亚工作了22年的新华社记者王洪起,是中国常驻该国时间最长的新闻记者。在即将付梓的《“山鹰之国”亲历》一书中,他揭示了中阿两国之间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本文就选自其中部分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政治工作者伍洪祥同志离开我们两年时间了。在这两年中,我时常浮想着他的音容笑貌,时常怀念着他为党工作所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和伍老是老战友,我们都是从闽西上杭出来干革命的红军老战士。多少年来,我俩同艰苦、同奋斗、同工作、同回乡.建立了一种特殊的革命感情和生活友谊。今特写下此文以示我对老战友永久的怀念。上个世纪20年代末闽西革命暴动初期,我在上杭县参加共产主义儿童团少年先锋队革命活动,伍洪祥同志也在上杭县领导少先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