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罚执行社会化是在刑罚执行过程中注重社会因素在行刑中的作用,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使罪犯易于复归社会。本文从我国行刑社会化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分析了传统监狱行刑模式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行刑社会化改革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对我国行刑社会化的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行刑社会化指在执行刑罚过程中,通过放宽罪犯自由、拓宽罪犯与社会联系、促使罪犯掌握生活技能与相关社会知识、塑造罪犯符合社会正常生活的信念和人格,最终促成罪犯回归社会。行刑社会化强调刑罚执行与社会紧密联系,与传统的在全封闭监狱中执行刑罚大异其趣。虽然行刑社会化思想产生时间不长,但由于它反映了刑罚效益思想,且符合行刑人道原则、行刑个别化等原则,因此,行刑社会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依法治监的进程和刑事法制建设的发展,在我国监狱机关刑罚执行实践中日益凸现出法律条文上的冲突、制度规定上的空白和监狱体制上的问题。在收监、建议减刑、建议假释、暂予监外执行、释放、监狱体制和执法机构人员等方面进行法律完善,已成为依法执行刑罚的当事之急。  相似文献   

4.
论我国监狱行刑的目的和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监狱行刑的含义 监狱行刑属于刑罚执行的范畴。刑罚执行又称行刑,是作为刑事司法活动的一个特定阶段而存在的。“刑事立法是要解决刑法规范从何而来的问题,刑事司法则是要解决刑法规范如何适用的问题”。监狱行刑实质上是将抽象的刑法规定加以具体运用的动态过程。当然,这种“具体运用的动态过程”又包含在刑罚执行的范围之内。广义上的刑罚执行,是指有关的刑罚执行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它既包括对主刑的执行,也包括对附加刑的执行。相比较而言,监狱行刑可称为狭义的刑罚执行,它是特指监  相似文献   

5.
一、刑罚执行目的的概念 监狱的刑罚执行是指监狱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监狱的刑罚执行是刑事司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刑罚执行的主体部分.监狱的刑罚执行目的(监狱行刑的目的)是指在监狱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和裁定付诸实施的活动中所期望达到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监狱的行刑对象,罪犯并不是超理性的主体,相反他仅仅具有有限的理性和自由意志。基于对主体的这种合理定位,所以不可能依靠罪犯通过自己心灵的净化而自己改造成功,监狱的刑罚执行作用必须得到强调和重视。监狱通过外在的刑罚执行,并辅以罪犯自身的反省,从而可以把罪犯改造成规范意识主体,这是监狱执行刑罚的一个向度。同时,监狱在运用规训方法改造罪犯时,要运用更人道的手段,尽量避免权力与罪犯的直面冲突,因此,提高监狱的惩罚艺术就是监狱执行刑罚的另一个向度。  相似文献   

7.
监狱究竟是不是国家行政机关,这个问题决定依法治监如何定位。监狱在法律上属于国家行政机关,行使国家行政权力。“行刑”和“行刑机关”不是规范的法律用语。监狱作为刑罚执行机关,并不妨碍它同时也成为国家行政机关。依法治监就是监狱系统的依法行政。  相似文献   

8.
监狱化人格对刑罚执行制度改革问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在矫正罪犯成为遵守社会规范的新人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长期的监禁生活也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即容易促使罪犯监狱化人格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对现行的刑罚执行制度和监狱行刑模式进行改革,确立以教育矫正为核心的行刑思想。其途径主要包括:一是建立和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非刑罚化措施和非监禁刑执行模式;二是改革和完善我国的监狱管理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9.
论行刑教育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行刑中个别预防的积极方式是改造,这是改造目的确立的根据;而建立在刑事制裁和刑罚报应、预防统一基础上的行刑教育化,既具有刑的本性,以致它不应违背刑罚原义,又在某种程度超出了罚的涵义,浓抹着监狱运作中的人文色彩。行刑教育化是法律微观层面的价值取向,它本身需有成本与效益的合理比值,于是要保证相应的刑罚量就应正视行刑教育化会不会消减刑罚力度的问题。同时行刑教育化是在刑罚即成事实前提下为弥补刑罚不足施行的,它本身具有高成本、低产出的特点,因此行刑教育化是社会的必然选择,但并非万能  相似文献   

10.
正《监狱法》第1条规定:"为了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3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上述规定明确了监狱行刑的任务、原则和目的,但监狱行刑资源有限,而实现监狱行刑任务目的的追求无限,所以应充分重视监狱行刑效益问题。一、监狱行刑效益的内容(一)监狱行刑成本行刑成本是指在行刑过程中,为开展行刑活动所  相似文献   

11.
监狱行刑效益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行刑效益化是当今世界各国执行刑罚的一项重要原则。监狱行刑效益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降低行刑成本,二是提高行刑效益。实现监狱行刑效益化的基本途径是根据改造进程及时调整刑罚;积极推进刑罚社会化进程,吸收高新科技手段促进管理现代化;通过分类改造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2.
保外就医是监外执行方式的一种。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由于出现了法律规定的情况,不适宜在监狱等刑罚执行机关执行刑罚而暂时采取不予关押的方式执行原判刑罚的变通方法。而保外就医则是监外执行方式中的主要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13.
行刑权是指国家的刑事司法机关依法享有的将法院的生效裁判付诸实施,对罪犯执行刑罚的权力。行刑权最基本的执行主体是监狱,在法治社会下,由于监狱法制的不完善、监狱司法主体地位的缺失以及监狱理念的滞后,我国监狱行刑权出现了错位。这导致监狱在改造和预防犯罪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刑罚特殊预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鉴于此,必须完善监狱制度,为行刑权的良性运作提供制度支持;剔除经济因素,以纯化行刑权主体的刑事司法机关性质。为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造罪犯,行刑权的运行应当社会化。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我国刑罚制度呈现出一些不适应,主要表现在行刑法律落实不力,影响刑罚工作质量;行刑理念滞后,警察素质有待提高;减刑假释等制度存在缺陷;罪犯暂予监外执行制度规定严重滞后,分管分押和分级处遇制度较为薄弱;教育改造工作逐步弱化,劳动改造管理体制陈旧等。要通过监狱工作的改革和创新,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改造罪犯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促进监狱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监狱行刑之内容,它是监狱理论与实践的一个基本问题。搞清这一问题,无疑不仅对理论的成熟还是对实践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判定刑罚的具体内容应准确理解和把握刑罚客观具有的“本质上的报应性,内容上的明确性,程度上的限定性,运行上的暴力性”等基本特征。依据这些特征可以判定,除了“监禁”是刑罚内容外,“劳动与教育工作”不应列入监狱刑罚之内容,它只是监狱的刑罚执行形式,同时它客观是新中国监狱改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时期监狱刑罚执行立法的回顾,可以看到我国监狱刑罚执行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但由于受社会环境条件及历史条件的影响,不同时期的监狱刑罚执行立法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正视并理性看待这些问题,可以为今后的立法提供思路。今后监狱刑罚执行立法要转变观念,要理性立法、合理预测并适度超前,同时注意一些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监狱行刑功能 ,是指监狱行刑活动可能产生的积极社会作用 ,它是刑罚功能在执行剥夺自由刑中的具体表现。刑罚功能是刑罚本质的外化。监狱行刑功能是剥夺自由本质的外化。我国刑罚的本质由两个内在属性构成 :一是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性 ,二是对罪犯的改造性。我国剥夺自由刑的本质也由两个内在属性构成 :一是以剥夺人身自由为主要内容的对犯罪行为的惩罚性 ,二是在剥夺人身自由的基础上对罪犯的改造性。由剥夺自由刑的第一个本质外化出来功能有两个 :即剥夺功能和威慑功能。由剥夺自由刑的第二个本能外化出来的功能也有两个 ,即教育功能和感化功能 ,此外 ,监狱行刑功能还具有一般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伴随着我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国监狱工作也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逐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笔者从事监狱工作近30年,深深感受到作为我国专门的刑罚执行机关,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发展,监狱工作在行刑理念、行刑制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司法部和北京市的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都提到非监禁性刑罚和行刑社会化问题。这是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改革问题,体现了我们行刑观念的文明和进步。 非监禁性刑罚的实现,主要靠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那些主观恶性较小,犯罪情节和后果较轻的罪犯,慎用短期拘禁性刑罚,更多地适用财产刑或缓刑或暂予监外执行。  相似文献   

20.
暂予监外执行是本应在监禁机构行刑的犯罪人暂时变更到监禁机构外进行刑罚执行,其本质特征应为行刑人道主义,行刑人道主义分为功利的人道与公正的人道两种不同理念。建议我国暂予监外执行制度变更为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在构建我国暂停监禁刑罚执行制度中,遇到保护个体的功利人道与保障社会整体的公正人道冲突时,应做出保障个体功利人道的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