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面部损伤后残留瘢痕的情况在法医学损伤程度鉴定中比较常见,虽然现行《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以下简称《重标》)、《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标》)及《人体轻微伤的鉴定》标准对其损伤程度分别进行了规定,但在损伤程度的鉴定中,仍有一些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2.
正1案例某女,58岁,某日因琐事与他人发生争执,后被他人用拖把的不锈钢管状杆戳伤左侧面部。当日至当地医院就诊,查体见左眼眶外侧有约2.5cm×2.5cm圆形皮肤裂伤,外侧伤口深达骨质,已清创缝合。以"左眼眶外侧皮肤裂伤"收入院,给予抗感染、活血化瘀、对症处理等治疗10d。伤后3个月行法医学鉴定,查体见左颧弓处(左耳屏前)有5.9cm×0.1cm闭合线状瘢痕围成的球形  相似文献   

3.
各种外力作用引起的脊柱过伸、过屈或过度倾斜,致椎骨脱位或椎骨、附件骨折,移位的椎体或突入椎管骨片,可压迫脊髓或马尾,使之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脊髓震荡、脊髓挫伤、脊髓断裂,经治疗可痊愈或遗留完全性或不完全性截瘫。笔者在法医检案中应用核磁共振技术(MRI)对11例脊髓损伤预后及损伤程度进行分析,其结果如下:1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脊髓损伤中,男性8例,占72.7%,女性3例,占27.3%,年龄18~60岁,平均年龄40岁。1.2致伤物及损伤部位本组案例均为闭合性脊髓损伤,间接暴力损伤9例,占81.8%,其中汽车急刹车致伤5例,高处坠落损伤2例,塌…  相似文献   

4.
正1《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中涉及"创口或者瘢痕"的条款《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有多条关于"创口或者瘢痕"的条款,但在学习和宣贯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这些条款的理解还存在差异,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可能会出现争议。除了轻微伤之外,《标准》中有关"创口或者瘢痕"的条款共有12处(表1),分列于头面部(包括头皮、面部和耳郭)、颈前部、肢体和体表等不同条款中。  相似文献   

5.
创是人体损伤鉴定中最常见的损伤类型之一。在损伤程度鉴定的法医临床学实践中,涉及创的案例也非常多见。《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轻伤》)将人体划分为头皮、面部、颈部、肢体和躯干等五个部分,分别对创做出了具体规定,作为轻伤起评的依据。但这些条文都只是以创口长度这一参数作为唯一的评定依据,忽略了创道等情形,因此在实践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创伤严重,但又难以恰当引用条文而有失公正的情况。因此将创道作为损伤程度鉴定的参数之一引入鉴定标准实属必要。如浙江省的《人体轻重伤鉴定标准适用意见》和司法部提出的《人体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外伤评分(ocular trauma score,OTS)在机械性眼损伤视力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11例机械性眼外伤(449眼,其中闭合性眼损伤317眼,开放性眼损伤132眼)进行OTS(以就诊初视力分级、眼球破裂伤、眼内炎、贯通伤或穿通伤、视网膜脱离、相对传入性瞳孔阻滞为评估指标),比较本组资料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的差异,分析OTS分级与终视力之间的相关性,并对眼损伤的不同类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际终视力比例与OTS标准终视力概率分布相比,除OTS-3级有所差异外,其余各级均无明显差异。实际终视力与OTS分级、OTS总积分均呈线性相关(r值分别为0.71、0.73)。开放性眼损伤往往较闭合性眼损伤评分低、预后差,其中眼球破裂伤较眼球穿通伤预后更差。结论对眼外伤伤情进行OTS,可为法医学视力评估提供较为可靠的预测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利用CT测量眶内壁骨折案件中伤者眶容积扩大率及眶内壁骨质缺损面积,探讨两种CT测量值用于评估眶内壁骨折范围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无眼眶骨折案件作为对照组,使用CT测量双侧眶容积,并比较两例是否存在差异.选取本院2018-2020年间受理的眶内壁骨折案件39例作为实验组,并根据鉴定意见分为轻伤组与轻微伤组.分别...  相似文献   

8.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陈某,女,25岁。2021年9月20日在某商业街被他人在右额部注射玻尿酸,后感右眼视力丧失就诊。本案涉及非法行医,我单位收到警方委托对陈某伤情行损伤程度鉴定。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杨某,男,30岁。2015年2月8日晚在KTV被他人用酒瓶扎伤眼部、鼻部。伤后2h入院查体:左眼上睑内侧皮肤处斜行裂伤,长约2cm,下睑内侧皮肤斜行裂伤累及睑缘,长约3cm,眶隔受损,部分眶脂肪脱出,伤口不齐。眉弓处皮肤横行裂伤,长约2cm。泪道通畅。右眼上睑内侧皮肤斜行裂伤向眉弓处延伸,长约4cm,累及睑缘,下睑内侧皮肤斜形裂伤累及  相似文献   

10.
11.
作者根据181例损伤程度鉴定档案,与用于鉴定的病历材料作对照比较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依据二者表现出的各自特点及差异,从损伤程度鉴定的角度,就法医临床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间关系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损伤程度鉴定中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随着CT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颅内出血的诊断越来越精确,少量出血即能作出明确诊断。《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明确的条款规定;而在《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中,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却没有明确的条款,而且难于参照其他条款。本文作者就此问题作了认真的分析和对比,认为确诊存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并且伴有神经系统相应症状时,应评定为轻伤,其合理性供同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3.
损伤程度鉴定工作中的几个问题潘良胜,张正武湖北省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430015)近十年来,临床法医活体损伤程度鉴定工作发展十分迅速,就我市来说,已经开展法医鉴定的机构多达五十多处,部门涉及公、检、法、医学院。此项工作的开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法医活体...  相似文献   

14.
<正>法医临床鉴定对医院病历和临床检查结果(统称为临床资料)的依赖程度非常高,这就要求鉴定人在实施鉴定时对临床资料进行客观分析,确定其准确性、可信度,排除夸大病情、过度医疗等不实行为。作者选取一例接受过度医疗的案例,对其病历资料进行客观分析,供法医同行参考。1案例资料李某,男,28岁。被他人伤及全身多处。伤后急救入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在救护车上开始输液,25分钟后进入手术室,手术护理单记录  相似文献   

15.
体表损伤程度的鉴定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提供科学依据。体表创口的长度、挫擦伤及瘢痕的面积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等级划分的客观证据,而其精确测量是法医临床实际鉴定工作的难点。三维测量技术的出现为体表损伤程度的准确检验提供可能。本文着重对三维测量技术在体表损伤程度鉴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16.
ECT(Emissoncomputedtomography)中文为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目前通用的ECT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简称SPECT。过去或现在X线检查一直是诊断骨折的主要手段,但在一些特殊部位(如胸骨、腕骨、跗骨、肩胛骨以及老年或骨质疏松的椎体及其附属结构、近端股骨等)的创伤和骨折在最初的X线片上很难被发现,且对椎体压缩性骨折是陈旧性或是新鲜性的鉴别也相当困难。而ECT则在这方面较X线具有显著的优越性。1案例例1颜某,女,50岁。2000年2月10日在家中被他人推倒,胸椎损伤。X线片示T12前缘压缩>1/2。3个月后被告人提出1998年受害人…  相似文献   

17.
在法医学鉴定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个伤者身上同时有多处损伤或者多种损伤,这时的鉴定就不能仅采取简单相加的办法,而应根据各有关标准规定的原则,区别不同情况,采用累积法进行鉴定。1在损伤程度鉴定中的应用由于各处损伤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不同,因此,我国的有关人体损伤鉴定标准对各部位创伤制定了不同的标准。例如头部、面部、颈部、躯干和肢体的软组织创伤就制定了不同的标准,同样长度的创伤,在不同的部位就可能构成不同等级的损伤。而在实践中又常常见到有的受伤者身上不同部位有多处损伤,有的甚至是不同性质的损伤(指钝器…  相似文献   

18.
体表损伤程度的鉴定是法医临床鉴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为刑事案件、民事纠纷等提供科学依据。体表创口的长度、挫擦伤及瘢痕的面积是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等级划分的客观证据,而其精确测量是法医临床实际鉴定工作的难点。三维测量技术的出现为体表损伤程度的准确检验提供可能。本文着重对三维测量技术在体表损伤程度鉴定实践工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提高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科学性、公正性。  相似文献   

19.
正《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称《标准》)颁布实施,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和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相继编写出版了《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释义》和《人体损伤程度鉴定适用指南》,对标准条款进行了解释,使标准条文的适用得到了很大的统一。由于颅面骨骼本身的结构复杂,形状极其不规则且有诸如副鼻窦等特化结构及菲薄的边缘部分等,彼此间又以骨缝  相似文献   

20.
夏文涛  朱广友  范利华  程亦斌 《法医学杂志》2006,22(3):239-240,F0003
1面部软组织损伤1.1面部软组织创《人体轻微伤的鉴定》第3.4条、《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第十四条,都是关于面部软组织创的规定。面部软组织创的性质、长度对于损伤程度的鉴定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对于软组织创的检验进行规范。1.1.1面部软组织创的检验在观察创口时,应当着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