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林山泉 《知识产权》2006,16(3):49-52
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权之间的冲突近年来多有发生,但解决方式却有诸多不同,本文旨在寻求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冲突解决的理论支撑,并进而提出了运用"联想理论"来认定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权冲突及应当考虑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推进,商号权相关纠纷逐年递增,因此,不论理论界还是实务界,都愈加重视从法律层面探求对我国商号权的各种救济机制。本文力求以研析商号权相关理论为出发点,探究商号权与企业名称权之真相,进而在论述我国现有的商号权法律救济机制基础上,明晰这个机制所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对我国商号权进行法律救济的完善创意。  相似文献   

3.
企业名称不仅具有人格属性,还具有明显的财产属性和竞争属性.随着这些属性的凸显,与企业名称相关的冲突越来越多.在法律层面,传统的法律制度和调整方式难以应对这些冲突与矛盾,难以调整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复杂社会关系.有必要对现行法律及调整方式进行认真检讨,从而使其得到及时的修正和完善.  相似文献   

4.
"该案的典型性在于对不正当地将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在先注册商标作为字号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判决停止使用或者变更该企业名称。该案对规范企业名称的登记使用、保障良好市场竞争秩序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本事实] 原告北京巴黎婚纱摄影有限公司于1994年5月成立并开始营业,营业范围为婚纱摄影及相关美容、美发系列服务.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勇 《电子知识产权》2007,(7):11-12,19
拟在指出,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联系在一起的关节点,在于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而非"知识产权滥用"抑或"知识产权垄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应坚持的原则和立场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7.
高校名称缩写及简称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后勤体制的改革,以高校为背景的高科技企业亦处处崛起,高校概念股也随之名声鹊起,出起了像"清华同方"、"北大方正"、"华工科技"等一系列高科技上市公司.由于其与高校的深刻渊源,让人们联想到名牌高校雄厚的科研实力、广泛的知名度和良好声誉,各公司的股票无疑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绩优股,上市之初就受到股民的极力追棒.仅以华工科技为例,该公司上市之初,其股票的价格竟被抬到每股八十多元.打着高校的旗号,客观上大大促进了该公司的资信.勿庸置疑,名牌高校的名称本身就是块品牌,是具有很高价值的无形资产.  相似文献   

8.
谈老字号中的知识产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老字号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来看,老字号应当是企业的名称.老字号由特殊产品与工艺、信誉积累而成,属于一种既有的智力成果,它主要表现在传统字号、特有产品及其名称上.老字号所具有的财产属性使它应当成为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客体之一.我国应建立老字号保护的专门法律,从法律上确立老字号企业的字号权和产品名称权.  相似文献   

9.
杨明 《电子知识产权》2009,(8):19-22,28
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是知识产权学界一个相当稔熟的理论和制度,但也是一个保护范围十分模糊的问题,所引起的争议颇多.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相关立法的有关用语的抽象性太强,再加上对"跨类保护"的过度强调,造成了适用于实际案件时的标准不统一.因此,必须构建驰名商标保护界限的分析方法,相关立法的适用才能有的放矢,而不至于对驰名商标保护过度.  相似文献   

10.
中日驰名商标保护比较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从四个方面,即依据混淆理论的保护、依据淡化理论的保护、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驰名商标的效力,比较了中日两国有关驰名商标保护的法律规定和实践。根据本文的研究,在驰名商标的保护方面,日本有一系列做法值得中国学习。例如,日本将企业名称分为"名称"的方面和"财产权"的方面,对于中国重新定位企业名称,处理企业名称与驰名商标的关系,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又如,日本的理论界和实务界普遍认为,认定驰名商标是为了解决个案的争端,其效力仅限于本案,与广告宣传等超出个案的事项没有任何关系。这对于中国重新认识驰名商标的含义和驰名商标保护的目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日本允许法院在诉讼中直接宣告注册商标无效,以及既在商标法中又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提供对于驰名商标的反淡化保护,也值得中国的立法机关借鉴。  相似文献   

11.
王妍 《河北法学》2005,23(5):49-52
企业对其名称是享有名称权还是名称专用权,我国现行法律规定有所不一,《民法通则》规定企业享有名称权,《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享有名称专用权,理论界对这一问题也有不同的认识。从理论上和实际操作的可能性上分析,企业应享有名称权,而不是名称专用权。因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活动已经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同时,经营范围问题也在被逐渐淡化,这样,现行企业名称制度中决定其专用权范围的因素所剩无几,甚至荡然无存。对于企业名称权的保护也应采取国际通行的做法,通过防止混淆原则、保护在先权利原则等保护企业名称权。  相似文献   

12.
郝以宏 《行政与法》2009,(7):124-126
商号又称企业名称.由于我国商号立法的滞后,商号在转让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如理论上的矛盾,转让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商号权转让问题等,因此,我国应统一商号的使甩,建立知识产权属性的商号权保护法律制度,建立字号权制度,引入"营业"一词,明确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字号权实现制度.  相似文献   

13.
郭晓莉 《行政与法》2008,(6):121-123
商标权与企业名称权之间的冲突产生于注册环节,而后延续到商业使用之中,造成产品标识和宣传效果上的混淆,从而使权利使用人的利益受到损害。究其法律上的原因主要表现为两种权利在设置阶段和行使阶段存在不足。为此建议立法增加“不得侵犯在先权利原则”的适用性,并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增加对权利滥用情形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周昀 《河北法学》2007,25(11):89-93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在各国反垄断法的企业合并监控制度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市场支配地位包括独占、准独占、突出的市场地位和寡占等类型.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应当遵循以下程序与规则:首先,界定企业的相关市场;其次,应当衡量该市场的集中度水平;再次,还应当充分考虑市场进入、市场容量、市场技术创新等相关因素.综合考量上述多种因素之后才能准确认定企业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15.
赵林青 《河北法学》2007,25(7):89-92
禁止地名商标注册是国际上通行的做法,但现今许多国家已通过第二含义理论对地名商标注册有条件的承认和保护.从不同的角度对地名商标注册的合理性进行法律分析,以期为该项制度的正当性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郝晶 《行政与法》2008,(2):116-118
劳动者的民主管理权是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逐步加入到劳动权的权利谱系中的。劳动者的民主管理权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现实来源与理论基础。劳动者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企业的创造者。因此,只有赋予劳动者民主管理权并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保障其权利的行使,使劳动者在企业中的独立性与主人地位日益增强,才能促进劳动关系在新的基点上达到和谐。  相似文献   

17.
手机无线增值服务中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功杰  鲍家志 《河北法学》2004,22(10):116-119
手机无线增值服务是移动通信运营商与服务提供商(SP)联合向手机用户提供的增值服务,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在这种商务活动中,移动通信企业和服务提供商赚取了巨额利润,却忽视甚至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引发了不少矛盾与纠纷。集中分析了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六大问题,试图引起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经理股票期权”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经理股票期权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具有积极作用 ,实践中应正确理解其运行机理 ,并重视为其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一方面要适时修改《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律 ,另一方面 ,在设计公司治理结构的相关制度时 ,真正做到约束与激励并重。  相似文献   

19.
公司名称是公司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同时又有工业产权的属性。文章对我国公司名称制度进行了全面讨论,认为我国公司名称制度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在名称取得方面,提高名称核准的级别,实现两级注册管理,增设名称异议制度;在使用方面,建立使用备案制度、使用许可制度,解除对未注册名称的使用限制;在保护方面,重新厘定公司名称的保护标准,强化使用保护中的反不正当竞争。  相似文献   

20.
试论国有企业经营者股权激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辉 《河北法学》2006,24(6):32-39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实行股权激励,可以促使其利益与企业趋同,从而降低代理成本.目前,由于现有制度的问题,我国国有企业的股权激励不足与激励不当的问题并存,激励效果也不尽理想.为此,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以实现对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有效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