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在官场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些升迁快的干部不停地被提拔,升迁慢的干部七八年甚至十几年都不挪动一下。好像有些人生来就是做干部的材料,不管符不符合领导班子配备的结构要求,还是其它说不清道不明的原  相似文献   

2.
干部压力,主要在于干部职业特有的"两难"处境:不向上升迁难,向上升迁也难。金字塔式的干部层级结构、上级任命的遴选机制,会不可避免地给广大干部(包括较高层的干部)造成一种持久的非良性的压力,造成一种畸形的干部作风和政坛气氛  相似文献   

3.
<正>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4.
现在,一些干部在职务升迁上心态浮躁。3年以上的科级干部、5年以上的处级干部,被提拔了认为是“该得的”,没提拔认为是组织“亏欠”他的。这种现象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5.
三怕:一怕收费,群众抵触情绪大、工作量大;二怕上访告状,群众信访和集体上访后怕上级怪罪,影响政绩和升迁;三怕得罪人,乡镇干部怕得罪村干部,村干部怕得罪群众。四不:一是依法行政水平不高。有些干部不读书、不看报,对新情况、  相似文献   

6.
《报刊文摘》第2216期头版头条刊登一位同志的文章,名为“谨防党委、政府换届中的届末现象”。换届就是换干部、调整干部、调动干部,我们是五年换一次届,如果有“届末现象”,那么五年中,到第四年这个现象就要出现,所谓“届末现象”主要表现在:有些干部不安心工作了,认为自己已无升迁希望、心灰意冷,  相似文献   

7.
说政绩     
政绩是我们党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评价一个干部不能不看政绩,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热衷于政绩上造假以骗取荣誉或谋求升迁。最常见的有“假政绩”和“黑政绩”。  相似文献   

8.
一些基层党政机关干部升迁的渠道十分有限,很多40多岁年富力强的干部,就有可能面临升官无望或者转至清闲单位  相似文献   

9.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13,(18):61
一些干部对自己的升迁太急迫……要真正让"急躁、漂浮、跑要"的人没有市场。——最近,在山西省委召开全省组织工作会议上,山西省委书记袁纯清在谈到目前干部存在的问题时说他们(落马官员)当中好几位与我共事了好多年,不规范权力运行公开,可能还有同事要犯同样的错误,从政的风险不是身体健康不健康,第一位的是政治平安。——广州市长陈建华谈规范行政权力公开运行终于可以给政府评分了。—  相似文献   

10.
对于干部的年龄问题,网上曾有一种流行的说法,指的是干部升迁的理想轨迹,最佳年龄是30岁副处,35岁正处,40岁副厅,45岁正厅,50岁副部,55岁正部,如果错过了这些年龄,就"晚"了。且不论这种说法正确与否,这种认识本身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下部分干部的心态,从政之初就为自己设定升迁"目标",而一旦错过了所谓的"最佳年龄",升迁无望,就丧失了工作的激情和动力,或工作只求应付,或无所事事混日子,甚至毫无顾忌大肆贪腐,迷失了方向。应当说,"最佳年龄"本身没有错。一个人在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是为党和人民多干事干好事  相似文献   

11.
王顶岐 《今日浙江》2006,(11):45-47
干部的成长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讲,干部的成长指的是干部知识、能力的提高,经验、政绩的积累,职务的升迁。狭义上讲,就是职务的升迁。从道理上讲,广义上、狭义上的干部成长是一致的。干部成长与万事万物一样是有规律的。对这个规律,每个人有不同的认识,从不同的角度也有不同的论述。我认为领导干部成长应顺应规律处理好以下几个辩证关系。一、内因和外因的关系大家都学过哲学,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原理: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毛主席在《矛盾论》中用合适的温度可…  相似文献   

12.
净化政治生态,先得找到政?台生态受污染的根源,以便对症下药。笔者以为,当下的政治生态,应根治以下“常见病”: 一是“不跑不送,原地不动”的潜规则.“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只跑不送,暂缓使用;又跑又送,提拔重用”,已成为一些地方干部升迁的潜规则。  相似文献   

13.
跨入2003年门槛,历史刚翻开新的一页,干部辞职之风便在政坛引发了一场冲击波,激起了阵阵波澜:2002年12月,江苏省盐城市进入换届选举阶段,全市干部格外关注自己的岗位变动和职务升迁。然而,48岁的东台市市长王小平却主动向人大提交了辞职报告。人大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与此同时,该市建湖县副县长、49岁的胥正洋也向人大主动提出辞职。据悉,2002年盐城市县处级干部中主动提出辞职的还有两位:一位是滨海县委  相似文献   

14.
一个干部职务升迁的时候,亲朋恭喜,同事祝贺,老领导赞赏,这是人之常情,其升迁者当时的心情也是可想而知的.然而,当湖北省丹江口市公安局副局长赵本森调任房县公安局长、在房县人大常委会议上被任命的时候,却没有得到一句恭贺之词,得到的却是对过去房县公安局工作的尖锐批评、对今后公安工作  相似文献   

15.
正长期以来,许多干部喜欢"往上走"的直线升迁模式。如今,不少干部却甘愿过着"假装在基层"的生活,选择"先下去、再上来"的曲线模式。基层经历,就像是部分干部镀就的"金身",有了基层工作经历,升迁可"加分",提拔重用将如期而至。记者发现,随着国家对新选拔任用干部基层工作经历的进一步重视,一些地方对基层工作经历年限作了明文规定,或者对有基层经历者予以政策倾斜。在此背景下,许多公务员积极到基层广阔天地增长才干,但同时也出现为了"攒"基层经历而"混基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考察干部政绩必须实事求是李庆林考察干部政绩是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既为干部的选拔任用、升迁降免提供依据,又对干部的价值取向起导向作用。因此,对干部政绩的考察必须客观、公正,用辩证的、长远的观点去看、去分析,力求全面、准确。在实际工作中,下列倾向应...  相似文献   

17.
政绩,即官员在任内的工作成绩,是时下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因为它与干部的升迁荣辱紧密相连。其实,细究起来,这也是“古已有之”,不绝史册。“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甘苦二十八年,燕国殷富,士卒乐佚轻战。”(《战国策·燕策》)这就是讲的政绩。商鞅法行十年,...  相似文献   

18.
论资排辈选拔干部,只能限制人才成长,鼓励“混日子”。然而,打破干部提升的常规,提拔升迁的速度太快,亦有弊端。其一,无从考虑业绩。张居正用“器必试而后知其利钝,马必驾而后知其驽良”来说明人应该“试之以事,任之以事,更考其成”。提拔考察干部应以工作业绩为主,如果干部提拔过快,则无从考察。其二,不利于工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来不及施政就升迁,也容易造成干部的短期行为、急功近利;容易诱发做表面文章、搞花架子,给事业、工作带来危害。其三,刺激“当官”欲,助长职务上的攀比之风。有的人,有心当官,无心做事,…  相似文献   

19.
据报道,湖南省常德市原政协主席彭晋镛因犯受贿罪、贪污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追踪他的堕落轨迹,从政23年间的8次职位变动、8次组织考察颇令人深思。无须赘言,选拔任用干部,对干部进行考察是非常必要的。但考察能否起到应有效果却大有文章。从实际情况看,对干部的考察往往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弄虚作假。嘴上说考察,实际上是弄份考察材料,想当然地一“填”了之。彭晋镛1983年只是一个普通的区委委员,两年之内一跃提升为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纪委书记。其间他的两份升迁考察材料的内容完全雷同,连“缺点”也是全然一致;二…  相似文献   

20.
干部“升迁快”“履历”丰富并非等同于“成长快”。正确理解干部成长,需要与解决复杂矛盾、推动建设与发展的能力联系起来。能力增长得越快,说明干部成长得越快。能力的锤炼和增长都是在复杂环境中获得的,干部只有走出“舒适区”,不断直面问题、解决矛盾,在“实干”中才能真正体会到我们党作为执政党所面临的压力,思想上才会有触动和改变,能力上、作风上才能获得真正的锤炼和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